分享

【散文苑】黄 芳 || 杨梅熟了

 凤视界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杨 梅 熟 了

作者    黄  芳

(《爸爸去哪儿》剧照,来自网路)

杨梅熟了。

头天晚上还是青中泛红,第二天便红玉一般。

红得发紫的杨梅,吃起来挺甜,多吃几颗,连豆腐都要咬不动的。

摘的过程聊胜过吃。

青的叶红的果,叶修长秀美,果丛丛簇簇,鲜红深红紫红青黄,繁枝茂叶中闪闪烁烁,宝石般美好。

享受叶的繁茂,享受果的缤纷,享受天光云影的怡人怡情,感谢大自然的深厚馈赠。

女儿捏了个放嘴里,眉头一蹙觜角一撇——酸。

我大笑。

“妈妈小时候要有这么美的东西吃,嘴巴都要笑歪。”

“你们那年代,当然啰。”

似乎我们那年代是很苦很苦的,回忆里怎么都是欢乐?

物质匮乏年代,什么都是香的。吃过青绿的西红柿,还只有纽扣大小,就被馋嘴的我们摘了拌糖拌盐吃得津津有味;桔子没分瓣就迫不及待的塞到嘴巴里,酸得龇牙咧嘴也乐此不疲;桃还是毛茸茸的就吞到了肚子里,黄瓜还带着花蒂就摘下,野草莓成熟时节是孩子的狂欢节日,酸枣树成熟的季节,一天到晚围着树摇啊摇,像期盼金元宝一样期盼果子掉下来……

儿时记忆中也有杨梅的身影。

那是一棵上学路途偶然发现的杨梅树,拐过一道坳又穿过一条河,一丛灌木木中匿着一棵丈多高的杨梅树,树已挂果,手指大小,没有成熟,跟叶一般青涩嫩绿,吃在嘴里自然酸涩得无以复加。但如获至宝,小心的摘取了一大捧,回家弄了些盐淹渍(那时家里难得有糖),居然也吃了好一阵子。

可惜,没有将发现告密一个人,这棵神秘的杨梅树第二年还是不翼而飞。不知是别人挖走了还是我记错生长的山坳了。寻觅过几次,最终无果。

少年时代的一棵宝藏就这样丟失了。

少年时代曾读到一篇课文——张洁的《挖荠菜》,作者写了贫寒年月吃榆树叶吃荠菜等野菜的记忆,我们幼时虽然没有经历那么饿的灾难年月,但馋的感受是相通的。而作者把一盆用精盐、味精、麻油精心调拌的荠菜端上桌,孩子们漫不经心的挑动筷子时,那种感受是百味交集的。

穷苦年代,找到吃食是幸运,富足年代不用为吃发愁是幸运,但曾经的美味成了笑谈,又欣慰又失落。

再见到杨梅,是长大成人,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山间植被一天天丰富,家庭日子也一天天富足,精神追求顺理成章,有不少人家里开始广种花草树木,桂花茶花树成了首选,杨梅石榴也广进家门,“笑口常开”“扬眉吐气”的愿景让杨梅树地位飙升。

这不,单位建筑落成之际,便花力气移植了这几棵杨梅树,每一棵都颇费心思地进行培植,从根部分出几根主枝,长出枝丫,主枝上又开出无数分枝,如花束一般散开又向上生长,形成浓密而又宽阔的绿荫。这些绿荫里,红红绿绿的果实正藏满了每一撸枝丫,每一串绿叶。

可以流连,可以驻足,可以欣赏,可以采摘,可以漫不经心地塞个放嘴里,可以多摘些泡酒,做紫苏杨梅,做酸梅汤……


作者简介黄芳,中学语文老师,随性随意,自由散漫真诚。爱热闹爱冷静,爱群居爱独处。爱生活,爱阅读,爱写作,爱语文。课堂,戴镣拷跳舞,也曾谈笑风生;平常,语文即生活,柴米油盐人情世故无处不在。读书赏景写文,沉静恬淡不卑不亢把日子过成诗。

(长按上面图片,即可关注)

凤视界平台投稿说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