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苑】儿女双全(2)

 凤视界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儿女双全(2)

文/图
冯罗生

1月15日,读大四的儿子从学校放假回来了。虽然之前我有跟儿子报备过这件事,儿子首先明确表示不同意的,不过在我不断情感渲染下,他只对我说了一句:“以后我可不带她哦!”

“你都马上要工作了,肯定没机会带她呀。”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儿子自由地干着他自己的事,约同学一起玩啊,完成期末放假前在学校尚未完成的事情啊,反正我们娘俩之间再也没提过这个小女孩的事情。

到了周五,我说,“妈妈答应了小姑娘,双休日带她来星沙玩几天。”

“我没空,我约了同学玩。”

“你要玩两天吗?”

“那不一定!周六是肯定没空的,周日还没确定。”

“那我就跟她奶奶打电话,说我周日去接她。”

“那是你的事,不关我事。”我没说啥,但我当着儿子的面打了电话,约定周日去乡下接小姑娘。

周六晚饭后,儿子玩了回来。我问他,“你明天又约了谁?”

“没约谁,跟你去算了。万一你这个路痴坐公交迷了路,被谁拐走,我就没娘了!”

“真是个好儿子。”我其实知道,我儿子很仁慈、纯良,也很有爱心。

23日是周日,依往常的时间起床。因为我觉得我们娘俩只要能在下午把小姑娘接出来,不耽误回家做晚饭就行。所以不用早起,吃两顿就好。 

天下着濛濛小雨,娘俩一人撑一把伞,一路上没有往常那种说笑逗乐。在车站等城乡公交时,站台上一个男人的口罩掉到了地上,沾了泥水,他还准备继续戴着,喃喃自语:“上车要戴口罩,又没有多余的”。我对他说:“扔了吧,我给你一个。”从包里掏出一个新口罩给了那个男人,儿子微微笑了一下,可能觉得我这个娘就是“好管闲事”。

车来了,我的手机一直开着高德导航模式,一路上我们母子也依然静悄悄的。大约才过了几站,接到小姑娘娭毑打来的电话,她还没开口,我就告诉她:“我们出发了,正在路上!”但我没告诉她,我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将会在几点到她们家,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远的公交,并且还需要倒一次车。导航告诉我,起码需要两个多小时,预计我们要在十二点半以后才会到的。此时是上午十点半。

运气真好,下了第一趟城乡公交车,在转车的站台等了大约五分钟的样子,第二趟公交车就来了。因为上次我跟罗老师去是坐她的私家车,走的路线不同。当时罗老师特意让我在微信里上传了地址。这次坐公交,走的路线完全陌生,所以我上车就坐在了车门口的座位,跟司机师傅说我要去一个叫毛坡的地方。

公交车一路跑来,都没有旅客再上来,这趟车就成了我们娘俩的“专车”。

于是,我就跟司机师傅攀谈起来。师傅天天跑这条线路,对沿途的情况那真是个门清。他问我去那里干嘛?我说去走访一户人家。什么样的人家?一对老人带着一个小姑娘的人家。

“哦,这户人家啊,那娭毑是外地人,这边没亲人就带个小姑娘,小姑娘没爹没妈,确实可怜。娭毑七老八十了,现在都没人请她干活了。以前她出来干活,都是坐我的车,我从来不收她的钱... ...”一路上,司机师傅滔滔不绝。他说的这些情况,其实我都已经了解了。儿子坐在车厢尾部,我相信他都听进了耳朵里。

当司机师傅知道我这是第一次来这里,跟我说,“等到了那里,我把你放在路口,然后告诉你怎么走进去,那个冲里我清楚,但具体是哪一家我就搞不清白了。”“谢谢您!没关系的,我知道是哪一家。”

下了车,师傅明白告诉我,照着柏油路进去也就几十米远就到了。母子俩走在小雨中,空气清新、四周幽静,路上偶尔有雨滴从树枝上滚落下来,掉在地上,滴在伞上,有啪嗒啪嗒的声响,我的心很宁静,儿子的步伐也很轻快。此时,我的感觉很空灵,没有任何杂念,也不再有临出家门时那种凝重、忐忑了。

走了不到十分钟,我们就到了小女孩家前坪。老婆婆不知在侧边小水池里洗什么,泛起那浑黄的水面一阵阵涟漪。我叫了她一声,她见我们来了,立即起身,高声喊小姑娘的名字。“你妈妈来啦!”

小姑娘从里屋跑了出来,一双红色的棉鞋,有点大,不过也还时尚;衣服上罩着一个白色的肚兜,手里拿着几根大蒜。看来小姑娘是在帮厨。她的脖子上系着我给她的那条红色丝巾。估计奶奶在我来之前是做了“功课”的,又或者是小姑娘自己系上的。这个,我没问,我也不打算问。至于以后会不会知道,我也不是很在意。

但是,当我们母子走进她家堂屋时,小女孩特别兴奋,一直竭力往上蹦着,大声笑着。看得出,她很兴奋,并且是在表示,她觉得眼前的哥哥太高了,她根本够不着。儿子也望着小女孩,温柔地笑着... ...这情景,就是一幅儿女双全的美好画面。我这个老母亲看着眼前这一切,顿时心生慈悲,也特别希望这幅画面能一直美好下去。

当儿子看到那只胖胖的小奶狗,他蹲下身子去逗那只狗。不知道小姑娘啥时候脱下了白肚兜,手里的大蒜也不见了。她对儿子说:“你不要太靠近它,小心它咬你!”其实,小狗一直都没叫,摇着尾巴向我们示好。不过,儿子听了她的话,站起来再没去逗那只小狗。小姑娘一直大声笑着、开心着,蹦跶着,围着儿子打转转!

于是,我走进厨房,发现还有一位老婆婆在厨房里。原来为了迎接我们娘俩的到来,娭毑把隔壁的一位老太太请过来一起做饭。我说,“我们刚吃过早餐,午饭是吃不下的,不要专门为我们做饭。”确实,我们十点才吃早餐,现在还不到十二点,吃不吃午饭其实真的没关系。

然后,我上了楼。小姑娘见我上楼去,立即跟了上来。此时我才发现,这是一个两层楼房,楼上是三室一厅的结构。我就跟小姑娘说,“我们家还没这么大,才两间卧室。”小姑娘哼哼了两声,可能是表示她听到了。她带着我了解她们家房间的布置。也许是因为我俩在楼上呆的时间有点久,娭毑也上来了,告诉我,“这栋屋都是我置办下来的,留着给小姑娘以后生活。”我就跟她说,我了解了相关的户籍政策,小女孩的户口是不可能迁来的。老人说,“那她将来可以嫁到这边来。”确实,但这是个比较久远的事情,我觉得考虑得有点早。

娭毑说,“吃饭了!”为了不拂老人的意,我带着儿子上了饭桌。好像做了六个菜,我已经记不清楚具体是几碗什么菜。隔壁那个娭毑说,“腊肉熏咸了”,我们母子没有动筷子,我吃了煎蛋和青菜,一小碗饭。儿子也是的。小姑娘也只吃了一碗饭。吃饭时,我特意把儿子和小姑娘一左一右安排在我的身边。小姑娘吃饭的速度跟我们娘俩惊人地同步!

吃饭时,我听到一种很奇怪的叫声,不是猫叫也不是狗叫,好似一个嗷嗷待哺的初生婴儿哭叫声。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在叫?”

“羊!我家喂了只母羊,前不久生了羊崽崽。”

“听,小羊崽崽在叫妈,咩——”

“还真是的!”小姑娘笑着答道。我问娭毑,“每年养羊应该也会有点收入吧?”“一头能卖几千块钱。”娭毑在一旁说。娭毑真是个勤劳的老人,养羊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吃完饭,娭毑让我们坐进左边的厢房里烤火,一个炭盆,火是厨房灶屋里做饭烧过的木头。这种烤火方式,以前儿子在他外公的老屋里享受过。这间屋的墙上有一台小型的壁挂电视机,也有机顶盒,还有一张床,说是爷爷睡的。床上很乱,也让人感觉不是很卫生。

儿子说,这种环境与氛围,让他记起了小时候在外公家的日子。也许他想说的是一种亲切感吧!小姑娘一直围着儿子转,就像一只小跟屁虫。她毫不掩饰她的开心与欢快,儿子温柔地望着她,也微微笑着。当知道小姑娘的英语基础不好,儿子建议我给她下载一个《百词斩》的免费APP。小姑娘立刻拿来了自己的那个手机,下载时需要关联手机号码,儿子说就用我的,备注写上“小孩学习用”。多么细心的儿子,已经俨然是亲哥哥了,他的角色转换得真快!

检查小姑娘寒假作业时,发现一道常识题完全做错了。“一块泡沫塑料扔水里,是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如果用手把它按下去,松开手泡沫塑料会怎样?”小女孩都是写的“会沉下去”。我就随手从她家的椅子上拈起一个塑料袋,让她自己去做实验。我说:“你拿着这个袋子去小池塘按要求玩一下......”我本来是还要说让儿子跟着一起去的。奶奶听我这么说,立即打断我的话,厉声阻止:“不要去外面水边玩,我们去厨房用桶子做。”第一次见面时,娭毑说小姑娘在两岁的时候,娭毑外出打工去了,只有小姑娘和爷爷在家。可能她就是在小水池边玩耍,结果失足掉下去了。娭毑说她小小年纪真聪明,知道赶紧叫——爷爷救我!才不至于被淹死... ...我望着小姑娘,笑着对她说了一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当时小姑娘懵懂地看着我。娭毑对小姑娘的舔护之心,让我顿时觉得自己说话得注意方式。娭毑说,她指望着小姑娘能在她余下的有生之年给她端茶送水、养老送终。但是现在她已经无法管教小姑娘,学习上不懂,生活上也保障不了。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得起身离开了。因为来时司机师傅告诉我,必须在整点时到路边等车,车是每半个小时发一趟。如果出来的时间不对,就要等很久,冬天太冷,站路边不舒服。司机师傅真是服务太周到了!

已经马上就一点半了,于是催着小姑娘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换洗衣服,在1:25时,我们出了门,娭毑提了两大袋鸡蛋给我,我收下了一袋,应该有50个。我从包里拿出口罩给小姑娘戴上,儿子提着蛋,我拿着小姑娘的换洗衣服,她自己背着书包。可是才走出不到50米,就看着对面马路上一辆公交车缓缓驶来。我们跑了几步,因为公交站上没有人等车,车子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就跟俩娃说,“不用跑了,肯定追不上的。”然后很惋惜地说,“我们要是提前几分钟出来就好了。”这时,小姑娘提议,“那我们再往前走一站吧!”听她这么一说,我很赞许地表扬了她。“妹妹真细心,知道等在这里太冷,我们慢慢走一站路,既不会冷也不会觉得无聊,确实是个好主意。”儿子也同意了小姑娘的好建议。

小姑娘在前面带着路,她走得飞快,鞋跟与地面的摩擦声一路不停歇,我就问她:“你脚上这双鞋是奶奶买的还是别人给的?”“奶奶买的。”我就想,奶奶真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问题是这双鞋能穿上两年吗?而且也会让小姑娘走路的姿态不正确。仔细盘算一下,其实是不划算的。

大约走了一刻钟,我们走到了下一站。路边有一个大姑娘带着一个小男孩,他们在互动。目测应该是姐弟。小姑娘也一直围着儿子,问儿子很多她觉得很难的问题,还有一些谐音梗的笑话。小姑娘每问一个问题,儿子总是轻声地说不知道。听儿子都说不知道,小姑娘总是很快就自己说出答案,并且笑话儿子是个笨蛋。小姑娘就像一只小麻雀,一直叽叽喳喳的不停歇,给人有一种很呱噪的感觉。

车来了,又是上午那个师傅。他问了一句:“你们把她带回家去吗?”“嗯”“那好,那好!”车上有很多人,我们仨坐到了后面,没再跟司机师傅攀谈,车至途中,我再一次上前刷了一下手机,给小姑娘付车费。直至到达终点站,我和司机师傅再没有任何交流。看得出,师傅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上车时,小姑娘跟着儿子坐在了一起,不过她一直盯着车窗外,没有再像等车时嘴巴不歇气地说话。

快到家了,我跟儿子说,“你提着这些物件回家,我带着妹妹逛街给她买衣服去。”儿子问小姑娘要她背上的书包,小姑娘不肯给,我说就让她自己背着吧。

首先带着她进了“潮集社”(童装店),店里的女店员将她身上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换上了新的。人靠衣裳马靠鞍,小姑娘顿时就光鲜了起来,看上去也漂亮了很多!

进店时,小姑娘见人就笑着打招呼“你好”,店里的营业员回答她:“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但是当脱下她的衣服时,可能觉得太寒酸吧,就问我“她是不是您的孩子?”“是啊,一直奶奶带着。”“家教很好的一个孩子。”我想,美女店员的心里已经开始波涛汹涌了......

因为这家店里的棉衣外套都是黑色的,在小姑娘的认知里,她不喜欢黑色。所以我们只在这家店买了鞋子、裤子、毛衣。

离开时,没听到小姑娘说“谢谢!”我跟小姑娘说,“你应该对阿姨说谢谢啊,还要跟阿姨说再见。”听我这么说之后,她立马变成了进店时的状态,“谢谢阿姨,阿姨再见!”

然后我又带着她去“巴拉巴拉”二楼买羽绒棉袄。一件浅蓝色的棉袄,我一眼就看上了,小姑娘一穿上就特别喜欢,然后店员又推荐了一条很闪亮的裤子,小姑娘也很愉快地同意了。

这次出门时,小姑娘主动跟店员说再见,说谢谢。看得出她对这次购买的所有新衣服都非常满意,一穿上就没脱下。

我提着她的三袋子旧衣服、鞋子回家。进家门时,小姑娘把自己脱下来的马丁靴和我的比了又比,开心地说:“我穿着跟妈妈一模一样的鞋!”也不知童装店老板是因为看着我穿着一双马丁靴,还是今年真的很流行马丁靴,小姑娘脚上的新鞋子确实跟我的差不了多少,她穿33码,我穿35码,两双鞋放在鞋架上,不仔细看真的没有多少区别。

我在厨房里做着晚饭,小姑娘依然围着儿子转。晚饭她吃了一碗饭,也吃了桌上所有的菜,我没发现她的任何食物禁忌。虽然她一直都是畏畏缩缩的,饭菜掉桌上,也犹豫要不要捡起来吃掉,虽然表现得畏畏缩缩的,但还是捡起来吃掉了,没有浪费粮食。我一直默默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既没有表扬她也没有评论她的举动。当然,我的内心其实是赞许的。

晚上,儿子进房间玩他的游戏去了,小姑娘也跟着他进了房间。不知道两人在房里嘀咕什么,没几分钟,小姑娘举着一个小人出来跟我说,“哥哥说把这个送给我!”“哇,哥哥对你真好。这是他小时候的玩具,叫篮球小子。以前是妈妈都不能碰他的玩具,现在居然送给了你,可见他是真的对你好。”小女孩笑得更甜了,一下就对“篮球小子”爱不释手了!

于是,我跟她说,“来,我们跟篮球小子合个影,留个纪念!”

作者简介

冯罗生,网名“春之呢喃”,一个爱好文学的中年老母,一个心怀“异端”、“斜”说的伪文学爱好者,虽有文字见诸网络、报端,仍觉差强人意的煮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