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苑】儿女双全(18)

 凤视界 2022-08-15 发布于湖南

儿女双全(18)

文/图   冯罗生




星期一晚上跟罗老师联系,问小姑娘有没有写放风筝的作文。回答是没有。然后又聊到——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母亲都恨,你还能指望她会爱谁?!我觉得,必须慢慢建立起她对亲生母亲的情感来,推翻她娭毑给她建立的恨心。

我还是很期待小姑娘对于放风筝的写作,于是跟罗老师商量,能不能让她写一篇?罗老师答应了。可是,我从小姑娘写的日记里真的没看出她半点情感表达。

这周,还发生了一件很让人振奋的事情。我毛泽东文学院的同学、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龙向梅女士出了一套新书,叫《从前有一个故事》。于是我跟向梅同学提出想买一套送给小姑娘,超级有爱的向梅同学听了我给她讲小姑娘的事情,居然说要把她之前和现在这套丛书送给小姑娘。于是,我就变本加厉,让向梅同学在每本书上写几句勉励的话送给小姑娘。向梅同学很配合我,都照着做了。后来,我仔细一想,小姑娘不是不爱阅读课外书籍吗?干脆,我就来一个更大方的举措——在她所在班级建立爱心阅读角。把向梅同学赠送的书和我以前买的所有儿童读物,全部捐献给她们班级,让小姑娘当一个小小图书管理员,让其他同学带动她爱上课外阅读。

我把我家装米的塑料桶清洗干净,正好能装满所有书籍,给所有书籍编上号,还打印出来一个借(还)书登记册,全部交给了罗老师。罗老师问要不要搞一个捐书仪式?我说仪式还是免了,我担心小姑娘又会“翘尾巴”。

真心希望我的这一举措,能帮助到所有的乡村小孩子。

另外,我当年在凤网写博客结识的文友“莫小丫”说她闺女有几件春装和鞋子可以送给妹妹,估计妹妹会喜欢的。这种好事,我自然会笑纳。刚好在下班途中,看到一家童装店因为店面转让有打折的童装卖,于是进店买了几件。当老板娘听说是买给一个事实孤儿的,她连忙给出了成本价。也是个超级有爱的老板娘。这个春夏季,小姑娘的衣服不愁了。

1
2
3
4
5
6

    之前,罗老师和我都有跟小姑娘娭毑说过,小姑娘已经长大了,必须让她独立起来,不能再跟娭毑睡一间房一张床了。

这周,据罗老师说,娭毑开始行动了。打算把那间大房稍微收拾一下给小姑娘一个人睡。

周六(3月19日),老公担心疫情防控期间我坐公交不安全,特意打电话来告诉我,他会在上午十点前把手头工作做完,开车陪我一起去。我原本还担心那一大袋衣服和床上用品,我如何弄到小姑娘家去?!老公一个电话打来,就立马解决了我的难题。不得不说,在小姑娘这件事情上,儿子和老公都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我也很感激他们,一直义无反顾地支持着我。

当我们赶到小姑娘家时已经十一点多钟了,发现她家请了两个人在干活。一问,已经干了好几天的活了,今天的活是把整个屋子周围用栅栏围起来。看来娭毑打算大肆发展养殖业,我觉得蛮好的,娭毑确实是一个辛劳了一辈子的可怜人。

多亏老公和儿子一起来了。

我和儿子就给小姑娘收拾屋子,把床板全部搬到太阳底下晾晒,把床架彻底用湿抹布擦干净,把房里的地扫干净。

老公就到厨房炒菜。

我们的车刚到她家时,小姑娘的爷爷急匆匆地走了,说要出去接客人。我们都来不及问爷爷到哪接,接什么样的人。结果,饭菜快上桌时,也没见爷爷接了人回来。

等了好一阵,终于看到爷爷搀扶着一个更老的嗲嗲,步履蹒跚地出现了。原来客人是爷爷的舅表兄两夫妻,两老人都八十出头了。

饭桌上才知道,做事的两位也是爷爷的亲戚,内侄儿。


所以,整天,小姑娘家一直热热闹闹的。可以想见,她完成作业的速度就不会蛮快了。我想反正今天才周六,明天她还有一天,作文和背诵英语估计只能周日让她自己独立完成。果不其然,她周六一整天就只完成了书面作业,等我们吃完晚饭走时,她的英语课文依然背不出来,作文也没有写。邓老师说,小姑娘的第三课英语课文也没背诵,于是我明确跟小姑娘说,“下周一,你必须去找老师把第三课和第四课背了!”她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我。

午饭上桌时,老公负责装饭,我负责递上桌。因为搞清楚了所有的人际关系,第一、二碗饭给了那对最年长的老夫妻,“您两老是今天最尊贵的客人。”第三、四碗给了两个干活的壮汉,说,“辛苦了两位伯伯。”第五碗饭特意给了小姑娘,老公调侃了她一句:“这么多人里唯独你一个人要读书,你也辛苦啦!”大家都点头说“确实”,小姑娘开心地笑了。

那两个年轻亲戚中的一个,估计是来小姑娘家特别多、关系也特别亲密的。他感慨说:“这次看到小姑娘,完全变了一个人。以前骄横、野蛮,还说不得她,现在文静、懂事了很多。看来还是需要引导得好才行。”

他开始絮絮叨叨讲起了他的家事。他有俩闺女,妻子死得早。他自己高中毕业,共产党员,还是个小组长。他说他妻子过世时,大女儿12岁,小女儿6岁。他既当爹又当妈,但还是忽略了女儿们的情感需求。正如网络里说的,“我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最后导致大女儿在大连读大学时网恋,爱上了一个东北农村的、没读多少书、家境也不好的男孩子,至今的日子过得不是很舒坦;而二女儿虽然书比姐姐读得少,只有高中毕业,但她乖、听话,找了个本地男孩,现在过得比较幸福。他总结了一句:“女孩子就是菜籽命。”

下午,那对老夫妻坚决要回去,于是,我让老公开车把他们送到了附近的车站。天也阴了,我让儿子把床板搬进来装好,我给小姑娘铺床,把自家带来的床单、被褥都给垫起,看上去蛮舒适的。小姑娘看到我们把她的小床弄好了,立即笑眯眯地过来,在床上打起了滚。看来,她是喜欢上了这软乎、干净的属于自己的窝。

然后,我又跟儿子把她写作业的玻璃桌子,搬到了床头的墙边。因为房间里的照明灯,开关没在床头。把桌子放在床头,就有了一盏台灯,她晚上睡觉开关灯就方便。并且这样一布置,整个房间也敞亮、整洁了。于是,我对小姑娘说,“以后再弄一个窗帘来就好了。”

作者简介



冯罗生,网名“春之呢喃”,一个爱好文学的中年老母,一个心怀“异端”、“斜”说的伪文学爱好者,虽有文字见诸网络、报端,仍觉差强人意的煮妇。
扫  码  关  注

凤  视  界


女性视角看世界

家国情怀待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