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场刺杀,为何震动世界?

 桃花映雪 2022-08-15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当地时间12日,印度出生的著名作家萨尔曼·拉什迪在美国纽约州出席活动时遇袭,被凶手连刺十多刀,一度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据外媒13日报道,目前拉什迪已摘掉呼吸机,并且能够开口说话,但他很可能将失去一只眼睛。因为30多年前出版的一本书,拉什迪曾被伊朗已故最高领袖霍梅尼下达“追杀令”,此后不得不东躲西藏、隐姓埋名近十年,伊朗和英国还一度因其断交。为何拉什迪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一次“有预谋”的袭击

12日,在纽约州肖托夸研究所准备发表演讲时,拉什迪被一名突然冲到台上的男子连刺10多刀,被刺中腹部和颈部,随后被直升机送往医院。嫌疑人则被当场逮捕。

据悉,拉什迪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据知情人士、同为作家的阿蒂什·塔西尔(Aatish Taseer)称,拉什迪已摘下呼吸机,“能够说话(和开玩笑)了”。

拉什迪经纪人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经纪人此前称,拉什迪情况不乐观,可能失去一只眼睛。他的手臂神经被切断,肝脏也被刺受损。

袭击发生后,警方将嫌疑人确定为来自新泽西州费尔维尤的哈迪·马塔尔(Hadi Matar)。马塔尔13日在纽约出庭,被控企图谋杀等罪名,但他表示不认罪。

地方检察官称,马塔尔在袭击前曾提前一天带着假身份证“踩点”,并事先获取相关活动入场票,可见这是一次“有针对性”、“有预谋”的袭击。

据悉,马塔尔现年24岁,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近才搬到新泽西州居住。马塔尔父母则是移民到美国的黎巴嫩人。执法人员调查马塔尔社交账号后发现,他曾对伊朗政府、什叶派极端主义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表达同情,但尚未发现他与相关团体有联系。

拉什迪遇刺后,多名西方国家领导人已对此表示谴责。

美国总统拜登13日发表声明称,他和夫人吉尔·拜登对这次袭击感到“震惊和悲痛”,谴责这是一次“恶毒攻击”。德国总理朔尔茨谴责这是一项“卑鄙行动”。英国首相约翰逊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强调要捍卫言论自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宣誓,拉什迪的斗争就是“我们的斗争”。

一本书引发的追杀

拉什迪是谁?这位作家为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甚至因为一本书被“追杀”30多年?

1947年,拉什迪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穆斯林家庭,14岁时移居英国读书,后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历史系。

拉什迪的成名作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曾于1981年获得布克奖。他的作品风格往往被归类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拉什迪和石黑一雄、奈保尔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后两者都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但和另两位不同,拉什迪却因为一本书陷入巨大争议之中。这本书就是拉什迪的第四部小说《撒旦诗篇》。

《撒旦诗篇》于1988年出版,文中用类似《圣经》的语言,探讨了后现代世界以及人类心灵的人性与魔性。但穆斯林认为,拉什迪采用象征手法,影射了先知穆罕默德,亵渎了他们的宗教,因而该书引起穆斯林的愤慨。

1989年,穆斯林国家掀起对《撒旦诗篇》的抗议浪潮。当年,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以玷污伊斯兰圣洁为由,在世界范围内对拉什迪发出追杀令,并悬赏数百万美元要拉什迪的人头。这一事件也导致伊英两国一度断交。

从此,拉什迪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了东躲西藏的生活。他不得不隐姓埋名近10年,24小时处于英国警方的保护之下。

不仅如此,与《撒旦诗篇》有关的人员也遭波及。1991年7月,小说的日语翻译五十岚仁被刺杀,意大利翻译卡普里奥洛也遭袭击并受重伤。1993年10月,挪威出版商尼加德三次遭暗杀,但幸免于难。

2000年前后,拉什迪移居美国并居住在纽约市,但如今仍被卷入危险之中。

伊朗政府尚未回应

1998年,伊朗时任总统哈塔米宣布,将不再追杀拉什迪。此后,拉什迪才渐渐开始公开露面。

不过,伊政府的上述宣布一直遭到国内强硬势力的反对。一些团体明确表示,将继续“追杀”拉什迪,有的还为此开出了新价码。

目前,对于拉什迪遇袭一事,伊朗政府尚未做出正式回应。在伊朗国内,一些强硬派报纸对袭击者表示称赞,但也有人担心,此次袭击可能会加剧伊朗的孤立。

有分析指出,虽然伊朗政府此前宣布将不再执行追杀令,但霍梅尼1989年颁布的教令(fatwa)并未被废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2019年就曾表示,这项教令是“不可撤销”的。

但也有人担忧,在外界认为伊核协议接近重启,伊朗正与世界大国进行谈判之际,此次袭击可能会对伊朗造成负面影响。

伊朗前外交官马沙拉·塞法扎德(Mashallah Sefatzadeh)称,这可能会使伊朗“更加被孤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