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名度要件 1.知名度要件的必要性2.有一定影响的是商品还是包装装潢3.判断知名度的考虑因素二 区别商品来源要件 1.区别商品来源2.显著性概述三 主动使用标识 四 标识权利合法 五 非权利人或案外人的注册商标 注释 [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本解释所称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境内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的商标。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的标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不具有区别商品来源的显著特征: (一)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 (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标识; (三)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以及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 (四)其他缺乏显著特征的标识。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的标识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当事人请求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予以保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邓宏光:《为商标被动使用行为正名》,《知识产权》2011 年第7期。 [5]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原理·分论》,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