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士林真相考(六)

 Daweb_YN 2022-08-16 发布于云南

作为一家西餐餐馆,到20世纪40年代,已经在天津、南京、上海和北戴河设立了不只一家分店,起士林已真正做到了“全国连锁”,辉煌一时。那么曾如此辉煌的起士林,它创业时期的那些主人们,人生又是如何落幕的呢?

图片

    感谢给我提供资料并帮助我联系采访到小起士林——威诺·起士林及其女儿的航鹰老师,感谢周立成和王勇则两位老师发表在《今晚报》上的有关起士林的档案资料,感谢张诚老师提供的老照片及线索,感谢陈凌云老师为稿件做出的精彩修改,同时欢迎各位师友加入共同探讨。

06

老起士林、小起士林和老托比奇、小托比奇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了起士林。1949年天津解放以后,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企管会”,接管外侨企业。起士林、维格多利餐厅(原义顺合西餐厅)、乡谊俱乐部(现天津干部俱乐部)等多家外资产业,都被企管会接管。

图片

那么起士林饭店的创办人

阿尔伯特·起士林又去了哪里呢?

图片
图片
相关资料
图片

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大批德、日侨遣送回国,而德国籍的阿尔伯特·起士林并不在遣送名单之列(有关资料记载的他与一些国民党要员交往甚密,由此可见一斑),他也没有跟随家人一起回德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天津人民政府欲购买德美医院(1925年建成,坐落于琼州道与解放南路交口,原建筑已不存,是现天津市河西区区域范围内最早的西医医院),因医院中有起士林与巴德的股份,外侨事务处遂于11月23日将当时居住在解放北路205号的阿尔伯特·起士林请来询问有关情况,档案中清楚地记载了整个谈话过程,从最后起士林先生的签字上可以看出,他的身体状况当时不是很好。

图片

图片
阿尔伯特·起士林最后的日子
图片

1952年9月8日,起士林先生委托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出售扬子公司2000股股票,经分行寄香港后,香港银行复信称:“扬子公司系孔、宋匪帮所主持,此股票系敌产,已被冻结,现扬子公司已发行新股票,原股票已宣布无效。”后将股票退还起士林,起士林得知后遂赴香港交涉,之后回到德国。1955年1月11日,起士林先生在德国去世。

阿尔伯特·起士林的儿子威诺·起士林讲到,老起士林回德国后,晚年一直住在他生活的那个小镇上,并深深地思念着他度过了大半人生的天津。老人每天坐在火车站的长椅上,望着去往东方的火车,如此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威诺·起士林出生于1919年,6岁开始在天津的一所德国人学校上小学(现天津台湾路小学前身),10岁时离开中国。2005年,威诺·起士林和妻子再次故地重游,再次回到台湾路小学。

    尽管2005年时的台湾路小学就已几乎没有当时一丝的痕迹,但威诺·起士林还是回忆起当年的一些故事,他说:“当时学校师生一共只有80多人,校长很严厉。不过那时我的中文比德语讲得好。”

  图片

2005年2月4日,在天津出生、后在德国科布伦茨居住、85岁的“小起士林”夫妇来到天津,与他们的好友、女作家航鹰相聚,并参观了近代天津与世界博物馆。本市山水画家申世辉将自己新创作的国画《桃红又是一年春》送给了他们夫妇二人。尉迟健平摄

图片
当事人采访资料
威诺·起士林 10岁时返回德国,但在天津出生的他一直把天津当做自己的故乡,并在2001年被授予“天津市荣誉市民”称号。2009年,威诺·起士林在接受笔者越洋电话采访时说:“我10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天津,那时候我的父母非常有钱,是当时天津的德国人社区里的名流人物,其他的德国孩子们是非常羡慕我的。7岁的时候,我和父母一起去过北京。平时度假我们会去北戴河。我的少年时期,在天津生活得非常幸福。我出生后的20年,也是起士林黄金发展的20年,后来起士林不仅成为了驰名中国,而且是驰名东亚各国的一个品牌。我在1985年和2001年的时候都回到过天津,发现这期间起士林早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菜单上的菜品更加国际化了。我在那里吃了饭,非常可口。只是我发现现在的起士林,糕点的地位已经不像从前那样重要了,这让我有点小小的遗憾。” 

据航鹰女士回忆,在德国科布伦茨威诺·起士林的家中都是中国式的摆设,威诺还保存有一段当年起士林饭店拍摄留下的影像资料,画面上展示了当年起士林饭店的盛况:中国员工们在高温的面包炉前赤裸上身,用铲子将成形的面包团放入烤炉中;饭店的大堂、酒柜的陈设;客人们如何进店、就座、用餐等。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小电影中显示,当时起士林饭店中还配有专门的乐队进行演出。

图片

图片

小起士林夫妇

图片

那么另一位重要股东之一

罗伯特·托比奇又去了哪里?

图片

    后经由威诺·起士林介绍,航鹰在奥地利维也纳,见到了起士林的另一位传人海因茨·托比奇。小托比奇是威诺·起士林的表弟,他的父亲就是前文提到的起士林的大股东之一罗伯特·托比奇,也就是阿尔伯特·起士林的妹夫。

    海因茨·托比奇1930年出生在天津,1947年离开天津回国,同样曾在天津德国学校学习,并专门请家教学习过中文。他证实了这段历史:起士林饭店开了南京分店、上海分店,都是在罗伯特·托比奇和沃尔特·瑞却尔接手起士林后。尽管当时起士林的实际经营者已经不是阿尔伯特·起士林,但他始终没有离开饭店,仍然每天到饭店正常上班,店名也根据合同延用起士林·巴德饭店的名称,因此对外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实际上饭店已经易主。饭店的业务在这一时期继续得到良好的发展。  

图片

图片
当事人采访资料

小托比奇回忆:“那个时候,凡是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起士林的。居住在天津、北京、上海的欧洲人家庭,写信给国内的亲人朋友,也常提到去起士林用餐、聚会的事情,起士林的店名真是名扬全世界了。” 他还记得全家都会在夏天到北戴河度假,1939年,罗伯特·托比奇还在北戴河建造了专门的度假别墅(前文提到北戴河起士林别墅。初步了解,在资料中提到过的北戴河起士林别墅共有三处,两处是1912年由老起士林建造,小托比奇提到的这处有可能是资料中提及的第三处起士林别墅,这一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图片



番外

海因茨·托比奇决心在他离开中国半个世纪后重返起士林。经过了2年的准备,1997年,时年67岁的小托比奇重返中国,再次来到了起士林。虽然此时起士林餐厅的地点已经改变,但时隔半个世纪再度回到天津仍然让小托比奇百感交集。他在连续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光临起士林饭店,坐在同一个位置,吃一餐饭,回忆他童年和少年时光,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是谁。。。



图片

#7

明天我们继续来讲:“起士林卖包子”的不可思议及尾声

图片

本文所使用照片部分来自长弓在手(张诚老师)的收藏,部分来自于天津本地文史类兄弟公众号及网络(均保留原始水印),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不妥请联系作者做删除处理。



//

未完待续

《城市记忆》节目组出品

转载须注明来源城市记忆故事
(ID:chengshijiyiradio)

关于城市记忆故事
    生活广播《城市记忆》
    播出频率:FM91.1 AM1386
    首播:每周一到周五 19:00
    手机收听:津云、万视达APP,万视达小程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