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是现代人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而酸枣仁是治疗虚烦不眠的常用药,对症服用能显著提高睡觉质量。酸枣仁始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属于养心安神药。吃起来,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 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 1、虚烦不眠、惊悸多梦等症状的失眠 什么是虚烦不眠呢?就是心里特别的烦躁,心绪不好,郁闷,且口干舌燥,睡觉的时候,又无法入睡。 惊悸多梦:是指病人自觉心动异常,心慌不安且睡眠不实,感觉乱梦纷纭,醒后感觉头昏神疲。 而酸枣仁就是针对这些失眠症状治疗的药物,尤其适用于血虚而致的失眠、心烦、心悸不安、虚汗的患者。常配伍茯神、龙眼和补益气血之品,方如归脾汤。而症状较重者加其他安神药如夜交藤、珍珠母等,如加减酸枣仁汤,都会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 【处方】: 1)【酸枣仁汤】: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水煎服。 【方歌】:酸枣仁汤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香甜。 2)【加减酸枣仁汤】:酸枣仁24克、茯神12克、朱砂0.45克(冲)、党参9克、白芍12克、知母9克、川芎3克、夜合花9克、夜交藤15克、甘草3克、水煎服。 3)【归脾汤】:白术30克,当归3克,白茯苓30克,黄芪(炒)30克,龙眼肉30克,远志3克,酸枣仁(炒)30克,木香15克,甘草(炙)8克,人参15克。功效: 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 【方歌】: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嫌煎煮汤药麻烦,亦可服用中成药【归脾丸】。 ![]() 4)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酸枣仁一两。炒熟令香,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出处:《圣惠方》 5)治心脏亏虚,神志不守,恐怖惊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一切心疾: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以乳钵坐水盆中研卜分。上四味研和停,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枣汤亦得,空心临卧服。出处(《局方》宁志膏) 6)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悸失眠。 【配方】酸枣仁15克,粳米1O0克。 【用法】酸枣仁炒黄研未备用,将粳米淘洗放入沙锅,加水煮成粥,加入酸枣仁末再煮即成,空腹食之。 【功效】安心安神。 2、用于治疗昏沉多睡 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酸枣仁一两(生用),全梃(一个小的包装)蜡茶(茶的一个品种)装,二两,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七分,煎六分,无时温服。出处:《简要济众方》 3、治疗体虚多汗 体虚多汗:身体虚弱多汗。 1)枣仁止汗汤:炒酸枣仁15克、五味子6克、党参9克、白芍12克,水煎服。 2)治睡中盗汗: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米饮调下半盏。出处:《普济方》 《本草害利》中讲酸枣仁的功效“八月采实阴干,四十日成。生用疗热好眠。炒香熟用,疗胆虚不寐、烦渴、虚汗等症。自汗为阳虚,盗汗为阴虚,敛虚即所以治盗汗也,非敛阳虚自汗也。” 4、治疗津伤口渴。 津伤口渴:津液受伤引起的口渴。 可与滋阴药沙参、麦冬、石斛等配伍,加入敛阴的五味子等效果会不错。甚至是单方或者是药茶也可以。 【酸枣仁茶】出处《茶饮保健》 原料:酸枣仁5g、花茶1g。 用法:用酸枣仁的煎煮液150ml,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以煎煮液代茶饮。 功能:宁心安神,养肝,敛汗;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降压。 用途: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二、酸枣仁的主要化学成分 成分为生物碱、黄酮、皂苷、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 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作用:能对抗咖啡因引起的兴奋状态。 2、镇痛、抗惊厥、降温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微循环的作用:酸枣仁液可使微血管管径扩张极为显着。 4、降压作用:酸枣仁水溶成分可引起血压持续下降。 5、兴奋子宫作用。 6、免疫增强作用: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7、对烧伤的影响:酸枣仁单用或与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白鼠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 三、酸枣仁生、炒用法临床总结: ![]() ![]() 酸枣仁药性和缓,兼有一定的滋补强壮的作用。临床上一般多为炒用,但从临床使用上观察,酸枣仁生用和炒用各有其适应症。一般虚热、精神恍惚或烦躁疲乏的人宜生用,或半生半炒用,其镇静作用较强;胆虚不宁,兼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烦渴、虚汗的人,则宜炒用。 【用量及禁忌】10~15g。大剂量可至21-24克。内有实邪郁火者慎用,因本品味酸性收敛,易敛邪气。 四、酸枣仁过敏(偶见)及剂量过大,出现的不良反应有: 口唇麻木、咽喉堵塞感、舌僵、流涎、四肢麻木、心律紊乱、昏睡、甚至是失去知觉。 (注)愿与您一起探讨中医药养生与应用的话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