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歌而来 宾至如归——重访天柱山(上)

 信江人家 2022-08-16 发布于云南


     最近,一首由广州作家任克勤作词的歌曲在他的家乡铅山火了,歌名叫《美丽的天柱山是我的家》。歌中唱到:“奇峡异谷十八弯,天柱峰高林茂昌。檀岭逶迤入云端,高泉碧水溪流长……词曲悠婉抒情 ,将天柱山险峻、神奇、美丽融入其中。

踏着歌声旋律,踩着跳动音符,我们决定重访天柱山。

是的,只要你来天柱山,首先遇见的是“十八弯”。那天,坐在面包车上,一群来避暑的美女兴致勃勃数弯道,数着数着就数乱了,数着数着就头晕了,数着数就蒙着眼,悬崖峭壁好险啊!司机老廖师傅说:“要进天柱山,何止十八湾。”

 天柱山是铅山偏远乡镇之一,几十年前,路况不好,同样的时间从县城河口出发,也许省城南昌跑到了,你可能还颠簸在去天柱山乡的路上。虽然在铅山生活多年,来天柱山的次数,可以说屈指可数。

记得第一次来天柱山是19927月的某一天,那是一场百年未遇的洪灾之后 ,应铅山县委统战部汪华光部长之邀 ,来天柱山采访灾情 ,汪部长曾在天柱山当过一届乡党委书记,对天柱山有感情。洪水过后的天柱山,说满目疮痍,一点也不为过。高泉河畔的百年枫杨树连根拔起,老桥头旁的一栋框架楼房连基脚冲走,整栋房子卷入山洪中,几吨重的鹅卵石从河里移到马路中央,这是灾情大片里的场景,在天柱山乡“92大洪灾”中真实出现,乡里的百姓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那时,我妹夫在天柱山乡工作,他和同事张正樑在通知群众转移时,险些掉进咆哮的洪水中。因公路损毁严重,我们随察看灾情的领导到天柱山时下车走了大半天才到达乡政府。这场大山洪,过去整整三十年,当年惨状,记忆犹新。

记忆深刻的还有,天柱山乡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抗灾自救的精神。当时,天柱山伦潭工具厂、天柱山车木厂、罐头厂还有出口订单,从厂长到职工,没顾得整理自己的家园 ,就忙着清洗车间泥沙,让机器转动生产,赶做订单,我采写的灾后重建报道,也被多家媒体采用。那段时间,妹夫在乡里数月没回家 ,还在上幼儿园的外甥坐在自行车上,看到一个戴眼镜路人,激动地跟他妈说,爸爸回来了!“戴眼镜爸爸”这个笑话 ,我们取笑外甥好多年。

后来,又来过几次天柱山,多数是采访,只有一次是来避暑,借一个乡干部的宿舍住了两夜。这次来天柱山避暑,与20137月随铅山作协文友来天柱山采风,又隔了十年。

 过了林家十八弯,马路平坦,视野开阔。我请廖师傅开慢点,车览高泉河畔风光。河对岸是一长排雪白的楼房,廖师傅说,是移民搬迁和农垦职工旧房改造的自建房。马路的另一边是散落在蔡家坊村的民居。整齐的房屋与绿色的田野相映衬,是城里人羡慕的风景 ,任克勤也写进了赞美家乡的歌中。

快到高泉河大桥时发现,左侧山边挡土墙有个巨大椭圆造型,写着红彤彤的“天柱山” ,这三个大字很是气魄。

中巴车快到大桥后往右拐,廖师傅在一排白房子前停了车,车上的美女也想下车,廖师傅说,先送两位老师到“顺达民宿”,再送你们。

于是,我们下车取行李。店里闻声走出一位中年女性,和蔼地问:“你们是打电话的老师”?边说边帮我拎包。我说是,因为事先和一位姓林的先生通过电话,就问林老板呢?女子说,“他是我老人(老公),去佛寨的省际关口守疫情了,明天回来。”

安顿下来,已是中午。老板娘上楼叫我们吃饭,说没什么菜。铅山人说没么里菜,是客气话。中午老板娘烧了水煮鱼、啤酒鸭、排骨玉米汤、豆腐、还有园子里摘的豆角,装菜的碗又特别大,怎么吃的了?说着,她又拿出可乐瓶装的酒问我先生,吃酒吧,猕猴桃浸的,不算钱的,老板娘的热情与直白让我感动。

在高泉住了几天,知道老板娘叫余冬梅,她的丈夫林述茂当了三十多年村支书,去年退下来,又被乡里返聘,做综治、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工作。老林夫妇生了三个女儿,当年属于超生,所以当了多年村支书,数十次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村支书的老林失去了考编转公务员的机会,退休工资每月只有一千多元。乡里返聘后,能增加一千多元收入,日子也过得更充实。

余冬梅说 :“阿生了三个姩,三个姩生了五个仔俚,大姩和郞婿在广东教书 ,二姩在上饶做会计, 郞婿在国税,细姩毛毛在身边,跟她爷佬(父亲)一样,也是村支书。”我由衷赞叹她,福气好!知道我先生喜欢拍照,冬梅建议我们到附近的浆源、港口、上坊岭等村庄看看。她说,天柱山好嬉的地方多,就是太分散,就是太远,如果你们会开车就好了。小余说:“不要紧,等阿姩有闲空,让她开车带你们去嬉。”天柱山人真淳朴,这民宿住的性价比真高,还有车送我们去拍风景。

第二天吃早饭时,在佛寨村值了一天一夜班的老林回到了家,他的面色有些疲惫,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林书记没有我想象的高大和健谈,他妻子说,吃粥吧?他笑笑跟我们打招呼说,你们先吃,阿歇一下。

坐在一旁的林书记(村民还叫他书记)并没休息,而是在看手机,我开玩笑的说,林书记也是手机控啊?老林不好意思的笑了,说在看学习强国,有任务。接着,他又笑着说,阿有五万多积分呢!我虽做媒体,退了休就是休,不知积分怎样操作,只有一笑了之。

 老林回家后,烧饭炒菜就是他的事了,我到厨房里,看见系着围裙的老林炒菜、洗碗,得心应手。老林说,他当三十多年村支书能坚持下来,能服众,全仗着讨了个好老婆,三个女儿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老婆冬梅原来在乡卫生院上班,捡中药,每月工资三百多元,他做村支书原来只有几十块钱,家里经济上不去,人情客往应酬不了。那时候,来天柱山拉竹木的车多,乡里的企业都是做出口,高际岭茶场年产茶叶二万斤,所以乡政府所在村高泉非常热闹。冬梅就辞掉工作开馆店,她一个人弄过二十桌酒,每天来馆店吃饭的人都很多。她在卫生院一个月的工资,有时一天就赚到了,冬梅成为家里的经济后盾。有时村里没钱开支,她就从家里拿钱来垫付,还得了就还,还不了也不计较。家里做屋、买车,都靠冬梅开馆店,也许她年轻时累伤了,现在站久了就腰疼、颈椎疼,所以炒菜弄酒也停了。现在大女儿、二女儿生活搞的好,他们做民宿也是顺带,补贴家用。

 在老林书记家住了三天,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互加了微信,也欢迎他们一家来我家做客。

 结账时,三天包吃包住780元,冬梅说零头就不要付了,我坚决不同意。

 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我们离开林书记家去篁碧避暑,老林和女儿小林书记一起开车送我们到篁碧。临上车,冬梅还灌了一大瓶猕猴桃酒、一包港东白莲、一袋她自己做的笋片送我们。当我们到达篁碧畲乡宾馆时,老板娘小余说 ,你们跟林书记是亲戚啊?我笑着告诉她,我们是住店住成的朋友。

 这次重访天柱山乡,我们是踏歌而来,开心而归。庆幸出门总是遇到好人 ,得到帮助。我对林述茂说,你人这么好,难怪乡亲们信任你,乡政府挽留你继续为家乡作贡献。

天柱山高泉风光

高泉(杨林)河风光

绿水青山天柱山

清晨河中洗衣女

清澈河水好洗衣

乡村振兴墙画

我们下榻的顺达民宿

民宿主人林述茂



(本文图片柯援生、汪彩萍拍摄) 


往 期 回 顾

 【海南行51】南海博物馆

 【海南行52】南海人文历史陈列

 【海南行53】南海历史两千年

 【海南行54】八百年守候——华光礁沉船特展

 【海南行55】探海寻踪  水下考古

  上饶茶厂观《时光不负——朱颜个人作品展》

   颜回后裔聚居地余源村散记

   探访港东老朝门

 【海南行56】南海渔家文化展

 【海南行57】南海自然生态陈列

|人|家|

2022年第238期(总第2807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