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的传递事关党和国家的命运,没有良好的情报传递渠道革命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我军曾为了获取情报,让许多党员战士隐藏各个地区,成为了隐秘的地下交通员,地下交通员获取情报十分艰难,那么又是怎么快速向上级传递情报的呢?没错,就是利用电台。 ![]() 在许多抗日影视剧中,我党许多大型地下联络站都配背着电台,电台的出现让我军的沟通效率提升,行军打仗的联动和命令也能及时下达,可谓是“顺风耳”。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许多领导都有着独特的代号,因为安全和保密的需要,不得直呼姓名,以免被敌人利用,像当时的101指的就是林彪,而粟裕则是502,陈毅是501,那么毛主席的代号又是什么呢? 利用电台沟通这种方式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而来,我党成立初期,电台十分缺少,也没有会使用电台的技术人员。1930年,我军集中力量歼灭了国民党的18师,清理战利品时曾发现一台无线电台,但是碍于没有技术人员的缘故,只能一直搁置下来,此时毛主席了解完电台的用处后便意识到电台是个好东西,以后必须要使用起来。后来,一个精通电台使用技术的国民党中尉前来投诚,我军也有了电台人员。 ![]() 随着我军的发展,我军无线电台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军能一次次地打破敌人的围剿,一次次地指挥军队抗击日军,这都离不开电台的使用。电台的及时传讯功能让我军的情报能快速传递,地下交通人员获得信息后也不用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传递,信息的及时有效性保证了我军的行军与作战畅通无阻,更加方便我军各部队受中央军委的统一指挥。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无线电的使用更加广泛,商用、民用的也有很多,加上无线电的发展,利用无线电传递情报也不再是完全隐蔽的事情,情报也有可能被破译。当时电台情报的传递都需要用数字来翻译成文字,因此有了“密码本”这一说,有的密码本是统一的手册,而有的也能是一本书,但是无论哪种密码本都有被破译的风险。 ![]()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就曾吃了无线电被发现、破译的苦头。解放战争打响,国内短暂的和平一触即破,老蒋迅速调动大军对我军的根据地实行进攻,妄言几个月就打败我军。随着战争的继续,老蒋才意识到几个月结束战斗不现实,因为灵活的战术让国军慌不择路,国军在明,而我军在暗,国军指挥人员无异于睁眼瞎。 老蒋经过分析不能迅速打败我军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我军的动向,对我军的信息掌握十分有限,为此老蒋大肆地使用电台情报人员来破译我军的情报,以达到了解我军动向的目的。当时胡宗南大军进攻延安,中央决定撤离隐藏,胡宗南找不到我军的大部队,就监测我军电台信号,一旦发现电台信号便进行轰炸,一次轰炸下,彭老总差点命丧当场,好在及时躲进了地下。 ![]() 在随后的战争中,我党才知道国民党为什么能掌握我军行踪,为此中央特别召开了会议,经过商量最终决定使用代号来伪装,各大司令员也有了自己的专属代号,而毛主席因为身份的特殊有许多代号,像“北京新六所”、“八二八”、“二零三”、“九所”等。 代号的出现是为了保护我军领导的安全,而毛主席身为我军领导人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这些代号就算是我军许多人都搞不清楚,更何况敌军呢?代号的出现增强了破译难度,也让我军有了极大的主动权,作用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