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静安情结

 满目青山云亦岫 2022-08-16 发布于上海

原创 上海静安 上海静安

静安公园里高大的梧桐树也不知道画了多少回,春夏秋冬四季全画过,一直画到连梧桐树都已经认识了我。老远看到,靠门口的树摇动着叶子跟我打招呼,像是在问候,你又来了吗?

文、画|黄阿忠

我的静安情结

夏日街景(油画)黄阿忠

很年轻时就喜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其实那时也不懂什么诗词,只是看了词话中的几段评论,懵里懵懂的,觉得评论句子很美。后来知道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王静安,居然和我所在的区同名。

我从小生活的静安区,辖区范围不大,后来听说把边上的新成并入,似乎扩大了不少;在南京西路有一个新成游泳池,用原来区的名字命名,还留了名,继续营业了好几年。不管与其他区并还是不并,那时人小眼界狭窄,总觉得静安区的地盘很大。

我记得当时有一种驱蛔虫的药叫宝塔糖,圆锥形、味甜、粉红色,曹家渡商区中的西药店有零售,不用医生处方。那年月物资匮乏,能吃到有点糖果味道的宝塔糖很开心,那种甜味,至今还留在舌尖。

曹家渡1979年街景(油画)黄阿忠

曹家渡还有些店属于静安区,我经常光顾,比如去新华书店买书,说准确点,是看而不买;还有去邮局,不是买邮票、寄信,而是认认真真地看人家代客写信,并且可以一直看到委托者付钱离去;那里还有一个叫三民浴室的,后来改名为健民浴室,洗澡还可以健身,名字与内容也贴切,不过我还是喜欢原来的名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经过记忆的筛选,那些最早对静安的印象无法磨灭。

小时候对静安印象太深了,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去地处静安寺的市少年宫看露天电影。我和好几个年龄相仿的邻居因为没票,管门的硬是不让进,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翻墙而入。翻墙时听到草丛里有蟋蟀叫,竟一时想放弃看电影而去抓蟋蟀。那年我七岁,小学二年级,想想那时候的静安,真的是又静、又安。

静安老街坊(油画)黄阿忠

十岁那年,跟着比我大几岁的隔壁邻居黑炭去静安寺逛庙会,印象中摊位很多,货物五花八门、玲琅满目,跟着其设计的线路兜啊兜,最后的出口竟然是万航渡路,当时回家后就想不通,怎么“兜法兜法”就到那里了呢?当中还要经过东西走向的北京西路?后来又到实地考察了几次,找原由未果,至今还是搞不清楚。还有一个搞不懂的是,从曹家渡梅邨这条弄堂进去,拐七拐八怎么会走到美术电影制片厂边上的弄堂呢?静安,好像是魔术,又好像是梦,让人难以忘记。

静安的情结似乎在延续,当年读书的上戏所在地也在静安区,上戏前后有两个门,正门在华山路630号,后门在延安西路355号。我们常常走后门,一方面我们宿舍靠近后门,另一方面交通便利。而前门幽静,不通公交,如果去那里进要兜好大一个圈子。我们常去的锅贴店也是走后门,在镇宁路拐弯处,有时晚自修比较晚,去锅贴店买半斤,每人几个分一分,其味至今难忘。

最不能忘的是去静安公园写生,这是离学校最近、最佳的写生点。静安公园很小,在两排梧桐树的尽头竖一块铅皮牌子,按着那两排树的形状,画它们的延伸,从门口望去,让我们觉得这路有一公里之长。我一有空闲就背着画夹,带上颜料去那里,在学校那几年不知道去了多少次;公园里高大的梧桐树也不知道画了多少回,春夏秋冬四季全画过,一直画到连梧桐树都已经认识了我。老远看到,靠门口的树摇动着叶子跟我打招呼,像是在问候,你又来了吗?

前些年,应邀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接待厅画一张油画。因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在静安区,构思用俯视的静安作为画面,从西往东看,画一个壮观的全景,以此来表现静安。在搜集素材时登高环顾静安,放眼望去,改建的静安寺金顶闪闪发光,静安公园的绿树郁郁葱葱,嘉里中心、上海展览中心、恒隆广场,以及高高低低的大厦、房子鳞次栉比往东排去,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曹家渡1979年雪景(油画)黄阿忠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和年轻时代的一幕幕场景、一次次经历、一个个故事。我看到那条弄堂动迁了、那片房子已经全拆了,静安寺边上十字路口中间,那竖在铁架上的警察亭也不见了……那么多年过去了,静安的变化实在太大太大,然而不管是它的过去,还是现在,我都爱着,我的静安情结挥之不去。

作者介绍

黄阿忠

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原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夏日街景(油画)黄阿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