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孔肯雅热:不容忽视的病毒感染!

 医学abeycd 2022-08-16 发布于湖北

描述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18℃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症状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2天~4天,也可长达7天至12天。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躯干部皮疹等,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结膜充血、腹痛或出血症状。初期症状容易与感冒、关节炎、登革热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恢复期可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为对症治疗。

      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ungunya)曾在2014年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多米尼加等加勒比海地区。据泛美卫生组织当年发布的通报,多米尼加共和国在两周内的疑似病例数增加了62279人,全国已发现疑似感染37万多人。其实自2004年以来,这种病毒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在亚洲和非洲造成了空前规模的持续流行,感染了200万多人,在一些地区感染率高达68%,并迅速蔓延至印度洋群岛等地。

2007年,疾病传至欧洲,在意大利东北部形成了一次局部爆发。2013年12月泛美卫生组织确认第一个美洲基孔肯雅热病例。至今该病已经迅速蔓延至美洲加勒比海及周边3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高达50多万人。这次流行加剧了世界卫生组织对这种病毒的担心。

基孔肯雅热病毒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该病在传播上与登革热类似,可以通过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疾病。该病最早的记录于1952年坦桑尼亚南部地区的一次爆发,而“基孔肯雅”这个名字来自于基马孔德(Kimakonde)语,意思是“变成歪扭的”,指的是患者因为严重疼痛而不得不弯腰。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热和严重的关节痛。其他症状还包括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劳和皮疹等。这些临床症状有一些与登革热相似,因此经常被误诊为登革热。区别在于相对于登革热,该病的关节疼痛更为明显。大多数基孔肯雅热患者可以痊愈,死亡率很低。但在某些情况下,关节痛可能是长期的。严重的并发症并不常见,但在老年人、儿童和孕妇,这种疾病可以变得更糟。

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热没有特异性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是减轻关节疼痛等症状。也没有基孔肯雅热疫苗可以用于预防。

邻近人类居住地的蚊子滋生地是基孔肯雅热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措施主要在于人为减少蚊子繁殖的自然环境和容器等。爆发期间,可用杀虫剂喷洒于蚊子停落的物体表面和附近容器来灭蚊,还可在水中添加杀虫剂用以杀死未成熟的蚊子幼虫。对于人群来说,在基孔肯雅热流行期间,建议注意着装以减少白天皮肤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另外也可以使用驱虫药水用以驱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