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关欲望,《聊斋》中最纯情的“妖”和最体贴的妻

 雪忆柔 2022-08-16 发布于黑龙江

 

  一对年轻夫妇在新婚之夜,竟听到卧房内传来阵阵琴音。丈夫对妻子说,娘子莫怕,想必这是狐仙。妻子却说,听琴声哀婉动人,这绝非是狐仙,料它可能是个孤魂。当妻子拿出家中珍宝照妖镜时,却见镜中坐立的是位绝色美人……

  

  温如春是个没落世家的公子,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却没想到自己此生的姻缘竟然是由一个女鬼牵线而成。

  一表人才的温如春善于抚琴,一次他去乡绅葛家做客。席间温如春弹奏助兴时,吸引了葛家女眷驻足帘后倾听,而温如春却一眼瞧见了一位容貌秀丽的小姐。

  原来,这位小姐是葛家的千金,名唤良工。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对方一眼,这俩人便对上了眼。

  事后,温如春向葛家提亲,对方因嫌弃温家日渐没落,便拒绝了这番婚事。

  

  不久,良工在自家花园捡到了一页旧笺,上面写有一首词:《惜余春》。

  读罢,良工瞬时被其打动,那一句“自别离,只在奈何天里,度将昏晓”,更是仿佛看透了她的心。自那一日听过温如春抚琴,从此琴声绕梁多日,此君便扎根心底。

  次日,葛老爷经过女儿卧房前,竟然也捡到了《惜余春》。他料定这是女大不中留了,便决定尽快给女儿找个婆家嫁出去。

  近来恰巧有个刘公子前来求亲,见对方门当户对、彬彬有礼,葛老爷心下欢喜,两方相谈甚欢。

  待刘公子离去后,葛老爷竟在刘公子的座位上发现了一只绣花鞋,不禁怒火中烧。葛老爷断定这个刘公子一定是个孟浪轻狂的花花公子,于是拒绝了这门亲事。

  

  良工自是每日惦记着温如春,而温如春这边却遇到了一件怪事。每晚待他抚琴之后,琴房总会传来阵阵琴音,恰是他刚刚演奏过的曲目。

  温如春心下便猜测,这八成是狐仙拜师学艺来了,心中便也不觉恐慌,只是每日照常抚琴,一来一和好不快活。

  这日,一向喜爱养花的葛老爷听说,自家独有的绿菊,温如春家也有一盆,且是刚刚开出的绿色,好奇的葛老爷打算去一探究竟。这一去不要紧,他竟然在温如春的卧房里发现了《惜余春》。

  葛老爷回家把此事告知了自家夫人,两个人担心良工和温如春早已私定了终身,便只好让温如春上门提亲。

  

  成婚当晚的事就要从本篇开头那段讲起了,那么,镜中这位绝色美女究竟是谁呢?

  原来,在遇见良工之前,一次温如春在一间茅草屋避雨,屋内一位老妪招呼了他。温如春却见房内坐着一位妙龄少女,虽是惊鸿一瞥,却让他念念不忘。

  于是,温如春向老妪提出了求亲,却遭到了拒绝。深感伤心的温如春,在大雨中弹奏了一夜的琴,第二日便失望地离去了。

  是的,这位少女就是那位每日求学的“狐仙”,名为宦娘。

  

  宦娘为温如春和良工解了谜,她本是太守之女,离世已有百年,因与温如春有一面之缘,但人鬼殊途,不敢生凡心。又因自己生前喜爱抚琴,便忍不住每日到温家偷师。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感谢,她决意为温如春觅得佳偶。

  原来,那首《惜余春》正是出自宦娘之笔,是她将这阙词分别放于两处,当然,刘公子遗落的那只绣鞋也是她的杰作。

  良工和温如春对于宦娘的成全和撮合深为感动,若非良工的细心,恐怕还难见宦娘的真身。

  接下来,便是宦娘该离开的时刻。她留下一幅画像,告知温如春和良工,若是日后还念着她,便焚一支香,在像前弹奏一曲,就当告慰这份惦念了。说罢,宦娘化成了一缕轻烟,就这样消失了。

  

  这是《聊斋》中的一段言情故事:《宦娘》。不同于那些勾人心魂、摄人心魄的贪欲之鬼,宦娘的爱情凄婉却无私。

  因为爱上了琴生,却也谈恋琴声,这本是于她而言最为契合的男子。然而,她深知人鬼殊途,情愿压抑欲望,而去成全心爱之人,这样的善良反而让一个鬼魂充满了人性。

  很多人读《聊斋》只为猎奇一段有趣的故事,其实它笔下的人性反而更值得深思。

  爱情,虽不至于是洪水猛兽,但当它来临时,去克制一份炙热的感情何其不易。鲜少有人去成全,毕竟多数人想到的是占有。相较之下,宦娘的善与真显得如此可贵。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善于将爱分为“灵”和“欲”,显然,宦娘的爱超越了世俗的情爱,它是凌驾于肉欲的灵魂相契,是毫无私欲的成全。因此,这爱情才会经久不息。

  *图片来自影视剧《聊斋志异奇女子之宦娘》

  

  作者:雪忆柔

  文字是灵魂的歌者

  指尖在书海中起舞

  愿以我之心温暖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