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山海经》的无稽之谈,以及那些在现实中被印证的实物

 雪忆柔 2022-08-16 发布于黑龙江


  近日,三星堆的挖掘火了《盗墓笔记》,也火了《山海经》。相传,当年纪晓岚在组织编撰《四库全书》时,因书中记录了“黑种人”的存在,闭关锁国的大清朝为了“愚民”,便将《山海经》列为了禁书,并且在《四库全书》中将其删除了。

  这可巧了,今儿我刚巧在图书馆翻阅了《四库全书》,《山海经》赫然在列,且就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中。书中有载:“案《山海经》之名始见《史记·大宛传》,司马迁但云《禹本记》、《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而未言为何人所作。”

  

  《山海经》在古代更多的是被当成地理著作,但是在《四库全书》中却被当作了小说处理。但见《四库全书》如此评价:“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故道藏收入太玄部竞字号中。究其本旨,实非黄、老之言。然道里山川,率难考据,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允。核实定名,实则小说之最古者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山海经》虽以记载山水居多,但是怪力乱神的故事也不在少数。因书中大多数地理记载无从考证,即便有诸多名家将其定性为地理书,但仍觉不妥。于是,《四库全书》将其放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的《子部》,称其为小说最为合适。

  

  《四库全书》的这种说法与明朝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将《山海经》定为“古今语怪之祖”之意颇为相契。

  那么《四库全书》中的《山海经》都有哪些内容呢?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南山经》到《中山经》五篇,简称《山经》;第二部分包括《海外经》《海内经》及《大荒经》共十三篇,简称《海经》。以上总称《山海经》。

  

  可以说,《山海经》所囊括的内容之广令人咋舌。从历史地理到宗教民俗,从动物植物到矿物药物,上到天文气象,下到地质海洋,包罗万象,庞杂丰富。

  之所以称《山海经》为奇书,一是其作者年代不详,二是其丰富的想象力令人叹服,三是目前已经验证的《山海经》在现实中出现的例子不胜枚举。

  譬如三星堆发掘出的青铜神树,和《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神树如出一辙。要知道,《山海经》中的扶桑树有神话的夸张成分,如果将二者相关联,查探出三星堆的古蜀文明存在的年代,似乎便可推断出《山海经》的谜团了。

  

  根据《四库全书》的推测,《山海经》似乎成书于周秦时期。但是自古相传《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不过这种说法的可能性不大,以一人之力记载如此详细和丰富,似乎难以令人说服。

  我们且不论《山海经》的来历,大可细数下书中那些被印证过的实物吧!

  早在1953年,美国有一位墨兹博士对《山海经》颇为好奇,于是便以旅行的方式一点点印证书中所记载的地理位置。最后证实了连接美国中部与西部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还有喀斯喀特山脉,以及海岸山脉的太平洋沿岸,与《东山经》中所记载的四条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完全吻合。

  

  在这一路上,墨兹博士找到了《山海经》中记载的“犰狳”就生活在美洲。而且,这位墨兹博士还笃定在4000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大禹曾经派人到达过美洲大陆。要知道,当时的人们是不具备应对各种自然风险和复杂环境的本事的,但是墨兹博士坚信我们的祖先具备远行的能力。

  还有真实存在的动物,例如“文鳐鱼”即为飞鱼,“犭也狼”即为“耳廓狐”,“軨軨”即为“林羚”,“腓腓”即为白釉。

  而《山海经》中关于植物的描述,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更是多如牛毛。比如“祝余”很像我们常见的韭菜,还有桃树、梨树、李子、杏子、梅子,日常所见均在此书。

  

  所以,这样一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怎么可能因为几个怪异的故事就被封禁呢?这么流传的说法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大概是某些自媒体创作者的杜撰吧。

  三星堆的挖掘再次让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之巅,而这也正是“民族自信”的体现吧!希望《山海经》所有的奥秘,终有一天能够揭开谜题。

  

  作者:雪忆柔

  心中有点墨 故事藏山河

  文字是坠入凡间的精灵

  灵魂唯有在书海中方能自由

  愿我的文字可以温暖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