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率军出征,曹植赋诗一首,曹丕为何嚎啕大哭?

 雪忆柔 2022-08-16 发布于黑龙江

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和曹植前来送行。突然,曹丕的衣角动了下,谋士吴质给他一个眼神,曹丕立刻在曹操面前嚎啕大哭。曹操见状,面露不悦地说:“子桓,我还没死呢,你为何而哭?”

曹操究竟是豪杰还是奸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论。易中天在品三国时曾讲过一个故事,曹操这个人不拘小节,一次他宴请众臣,有个人讲了个笑话,曹操立刻笑得前仰后合,结果因为太过高兴,脸直接扎进了菜盆里。众人见状忍着不笑,他自己却笑得越发开怀。曹操的这种性格也遗传给了曹丕,曹丕有个朋友叫王粲,不幸病逝了。当时还是世子的曹丕竟然在坟前对王粲的亲友说:“仲宣平日里总是喜欢学驴叫,今日不妨我们都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话音刚落,曹丕就率先驴叫了起来。其实,曹操有时或许就在想,或许曹丕的行事风格更像自己。

曹操一直在为立哪个儿子为世子而忧心,曹冲早夭后,曹丕和曹植这对优秀的亲兄弟就进入了曹操的视野。论文才,曹植博学多才,曹丕其实也不差。论性格,曹植比曹丕更有亲和力,所以略微占点优势。不过,在整体的政治形象上来看,曹植的胜算似乎更大一些。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曹植嫩的不是一星半点。在局势完全不利于曹丕的时候,他都做了些什么呢?曹丕知道父亲崇尚节俭,索性他自己也改掉奢侈之风,不仅衣服上带有补丁,就连家中的床帐都是补了又补。他不仅要在身体力行方面向父亲靠拢,还要处处打压曹植。

有一次,曹操派曹植率军出征,并在出发的前一夜将兵符和印信交予曹植手中。曹丕知道后,当晚就去找曹植喝酒,曹植讲明自己天一亮就要出发,而曹丕却说:“小酌不碍大事。”毕竟是哥哥发话了,善良的曹植不能不听从,只得小酌一杯。可曹丕却脸色一沉:“这当了主将就瞧不起哥哥了?倘若日后你接替父王当了魏王,还能有我这个兄长的立足之地?”曹植听出了这番话的分量,于是爽快地畅饮起来,结果三杯两杯下去就喝多了。第二天,曹植酒醉不醒,眼看日晒三竿,众将士却不见主帅身影,难免引起了一场骚动。监军见状急忙告知曹操,气得曹操是暴跳如雷。

曹丕恰好赶来,曹操立刻破口大骂:“明知今日出征,你偏要让子建喝酒,你安的什么心!” 曹丕连忙跪下解释道:“父王冤枉了儿臣,儿臣知子建政务在身,不敢与他多饮,是子建贪杯。他还说自己做了主帅,就是日后的魏王,儿臣不敢不从啊!” 气头之下的曹操也顾不得想太多,甚至差点杀了曹植。虽然,最后是被劝了下来,但是自此对曹植的态度却改观了不少。不过,接下来这件事,可就让曹操动摇了想要立曹植的心。

一次出征前,曹植以他出色的文学才华张口就为曹操吟诗一首。众大臣也是格外会捧场,又是夸曹植才华横溢,又是赞曹植有父王风采。总之,吹得曹操心花怒放。一旁的曹丕心凉半截,满脑子都只有一句话:“世子没戏了。”谁知,他身侧的谋士吴质轻轻拉了曹丕衣角一下,附耳说道:“哭,放声去哭。”曹丕充满疑惑地看了眼吴质,很快便心领神会,于是他果然哭了起来。那边曹操和曹植正上演父慈子孝呢,这边听见曹丕在哭,曹操忍不住皱起眉头说道:“我还没死呢,你哭什么?” 曹丕悲悲咽咽地说:“父王,您远征在外,儿臣不能在您身边尽孝,万望您保重身体!” 曹丕的这番话可真是说到了曹操心坎了,想自己一把年纪还得征战沙场,不免有些英雄迟暮的悲凉。这一刻,曹操也觉得,曹植的行为过于花哨,流于表面,而曹丕虽然话不多,却是个孝顺务实的孩子。相较之下,曹丕反而越显忠诚。大家也别笑话曹操不懂识人,自古皇权之争下,为了掩饰自己而做以隐藏的大有人在,何况曹丕呢?这就是所谓的知人知面不知心。

曹操当然希望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能传给更优秀的继承者,所以,他绝不会因为这一两件事就下结论。换句话说,究竟该选谁,还要看曹丕和曹植身后的智囊团,是否足以让曹操在百年后,依然支撑他们继续走下去。在难以抉择时,曹操想到了贾诩,便向他征求意见,而贾诩迟迟不回答,曹操问他在想什么,贾诩却说:“我只是想到了袁绍和刘表。” 贾诩似乎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曹操何其聪明,袁绍和刘表之所以会败,就是因为没有让嫡长子继承其位的关系。可以说,正是贾诩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曹操一锤定音。他所需要的继承者不是曹植这样的浪漫文人,更不能没有军纪且华而不实的人。打江山不需要文学浪漫的风花雪月,稳固江山时自然更不需要。其实,曹操早就知道该选谁了,不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