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专权,参了李饮冰一本,朱元璋先是施以黥面之刑,而后割其双乳,李饮冰最后失血过多身亡......
朱元璋起义之后,有个叫刘辰的人,起初进入了李文忠的幕府,后来被提拔为了监察御史。这个人文笔极好,喜欢写文章。到了朱棣称帝后,刘辰被推荐去编修《太祖实录》。刘辰还是很有才华的,后来干脆自己编撰了一本史书,名为《国初事迹》,又名《明朝国初事迹》。他从朱元璋起兵,一直活到了永乐十六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都是他的的所见所闻。今天忆柔要给大家讲的这段历史,正是出自这本《国初事迹》。 
朱元璋给后世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残暴”吧!刘辰曾记录这样一件事,朱元璋称帝后挑选后妃,他得知有个姓熊的官员,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妹妹,便有意将她选入宫中。但不巧的是,熊氏已有婚约在先,她的未婚夫也是朝中一个小官吏,他的名字叫杨希圣。注意哦,这个名字是个知识点。朱元璋当然不会管这些,有婚约不等于已经结婚,于是便动了点心思。当时有个叫张来硕的官员,大概是个谏官吧,他就特别不讲究语言艺术的对朱元璋讲道:“熊氏既然已经许配给了杨希圣,您要是还想让她进宫,这与明抢无异,于理不合,也有损圣上的威严!”
朱元璋一听,顿时怒火中烧,他觉得张来硕触犯了自己的威严,于是恶狠狠地说:“劝谏也要适可而止,哪有你这样劝谏君主的!”
而后,朱元璋让人用刀直接将张来硕的牙齿敲碎了。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杨希圣。当时,朝中大权由宰相李善长牢牢把控,他仗着朱元璋的宠信,一度达到了专权的地步。有一次,杨希圣和另一位叫李饮冰的官员犯了点事,恰好落到了李善长的手中。李善长请朱元璋定夺,实际上就是展示自己如何受到信任。而朱元璋便给了这两人最大的羞辱,对他们实施黥面之刑,就是宋江遭遇过的刑罚。这还不算,朱元璋命人割下了李饮冰的双乳,又将杨希圣的鼻子削掉了。杨希圣倒是苟延残喘地活了下来,但是李饮冰却因失血过多死掉了。那么,杨希圣到底是何方神圣呢?竟能让宰相亲自动手。
杨希圣的哥哥是杨宪,就是朱元璋一度很宠信的铁腕官员。可惜,杨宪智慧有余,城府不够。他为了打倒李善长,不惜孤身打击所有淮西将领。不消说,这种蚍蜉撼大树的行为,注定就是自讨苦吃。杨希圣究竟犯了什么错没有记载,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他和熊氏联系在一起。然而,真正抓住他把柄的却是李善长,李善长此举可谓一箭双雕,既能迎合朱元璋,还可以打击杨宪。过后,朱元璋召来了杨宪,对他说:“你弟弟以身试法,弄权无度,我已经罢黜了他的官职。这事与熊氏无关,把熊氏带回去还给他吧!”
杨宪一听,噗通一声就给朱元璋跪下了,连连磕头认罪。最终,熊氏还是归还给了杨希圣。那么,朱元璋难道是个贪恋美色的暴君吗?
有趣的是,同样是在《国初事迹》中,却记载了另外一个故事。朱元璋称帝前,起兵婺州(今天的金华)时,当地有个富户想要巴结他,便将自己的女儿献给了朱元璋。这个女子生的是闭月羞花,可以能文善舞,非常的有魅力,朱元璋的部将都羡慕他能有这等好运气。可是朱元璋非但没有欣然接受,反而怒斥道:“男子汉大丈夫打天下,难道还经不住女色的诱惑?”
说罢,朱元璋抽出刀,这位美女随即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确实是不为美色所动的正人君子,却也是个残暴冲动之人。
朱元璋其人有着坚韧的性格,以及坚定的决心,这是他能够通过率领农民起义,最终走向人生巅峰的决定性因素。打天下时,朱元璋需要狠劲,守天下时,朱元璋更需要狠心。从九五之尊的角度来讲,天下未平之时,唯有暴力可以解决和制约一切。最后再补充一个知识点,在《明史》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朱元璋有个很信任的侄子叫朱文正,而李饮冰就曾构陷过朱文正,朱元璋听信了他的谗言,最终将朱文正囚禁了。如此看来,李饮冰肯定也不是善茬,所以,他的结局也有咎由自取的成分吧!至于杨希圣的悲催命运,大家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