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刘邦的传记,看到了他厚着脸皮去参加吕公的宴会,非常佩服他的胆量。说得难听一点是,这个人的脸皮可真厚。 后来的剧本历史都写好了:在宴会上吕公观相识人,把自己的大女儿吕雉嫁给了当时无所事事的刘邦,经过一番奋斗之后,刘邦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帝,吕雉也成了吕后。 我虽不会看相,但也知道像刘邦这样脸厚皮的人,一定有所作为。就像身边很多比较爱表现自己,还有点厚颜无耻的小伙伴,他们成就的事业要比不敢乱说的人大得多。 村里人有句俗语就形象地说出其中的关键:「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皮,天下无敌!」 为什么说脸皮厚的人容易成事呢? 一、有胆量,敢想敢做 一般太在意别人眼光的人,都比较缺乏自信和勇气,他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想得越多,越不敢行动,久而久之他就放不开手脚,很难主动去做一件事了。 相反,你不在乎别人怎么想,该做什么就大胆去做,甚至还要厚着脸皮去做,那么这件事你一般都做得成。 当听到别人的冷嘲热讽时,你都不为所动,甚至还跟对方说:「我就要去做,你来咬我啊!」你还怕什么? 刘邦就是这样的人,可能是当无赖习惯了,也可能是他真有那个胆量,竟然不带一分钱就说自己出一万钱的礼钱,还大摇大摆地坐在吕公宴会的头把交椅,把县令都晾在一边。换成别人,谁敢? 刘邦就是通过类似厚脸皮的行为积累了创业的本钱。虽然他这种行为有吃闭门羹或失败的概率,这次不行下次可能行,但什么都不去做就没有任何机会,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二、心理承受能力强 说到心理素质最好,承受能力最强的人,我最佩服朱元璋。他在很小的时候,亲眼见到父母和哥哥被活活饿死,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背井离乡以乞讨为业。在当时的社会,乞讨也讨不到吃的,他好几次差点被饿死。 这段经历让朱元璋懂得世态炎凉,为了活下去他自然顾不上面子了,就算出价当和尚有口粥吃就行。不过朱元璋可不仅练就了一副厚脸皮,还锻炼了他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正如《孟子》里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可是我们发现很多人的心理承受力非常差,脸皮也很薄,别人批评了一两句他就难过几天,朋友或家人的忽略让他痛不欲生,甚至得了抑郁症。 这样的人,你能指望他做成什么事?他只能放在温室里好好保护起来,跟他说两句话你得琢磨半天,担心无意中伤害他,怕他上吊。 相反,那些脸皮厚的人什么都敢去做,吃过闭门羹,被人嘲笑和羞辱过,可他还是持之淡然,根本不放在心上,以致于羞辱他的人只好承认自讨没趣。试想一下,这样的人他有什么承受不了的?成功只是早晚的问题。 三、人际关系好 你可能听过类似的一句话:「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宅男,这个假期我已经几天不出门了……」说这句话的人有满满的自豪感,好像把「宅」字放在自己身上特有面子似的的。 其实不然,一个人把自己标榜为「宅男」,实际上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害怕走出去与人交流,说白了就是脸皮薄不敢融入各种圈子中。 当然,以前是社交达人,后来却不想混圈子以及不屑于社交而故意宅的人例外。 而那些真正厉害且想成事的人,他勇于突破自己,即使因为脸皮薄而不敢在别人面前说话,他也克服困难走出去,主动融入到各种社会活动当中,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好,不管是信息的互通有无,还是积累人脉,都是百利无一害的。 再说了,脸皮厚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主动,哪怕被人说无事献殷勤,也照样主动去跟别人套近乎,主动去帮助别人。 虽然遭受有些人的白眼,在面子上过不去,但是他们不在乎,依然厚着脸皮四处结交朋友,勇敢走出去。这样的人自然有机会遇到贵人,做什么都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自然就很容易成事。 李嘉诚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其实不仅仅是赚钱,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当你脸皮不够厚时总是瞻前顾后,死要面子活受罪。你只有厚着脸皮,大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死要面子,才能有所作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