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咸北甜的月饼

 Tree小馆 2022-08-16 发布于北京
儿时的月饼

里面的馅儿一般是五仁儿的,偶尔也有枣泥的。皮儿有普通的硬硬的,也有酥皮的,那时候不叫酥皮叫翻毛月饼,谁家有老人的都送这样的,老人牙口不好,喜欢这款。可想而知,不是翻毛的月饼得有多硬,一咬,月饼上还留有一个白印子。


我不爱吃月饼,尤其不爱吃五仁月饼;其实不光是月饼,还有元宵,那种五仁馅儿的元宵,馅儿里面还有青红丝的那种;我也不爱吃红枣粽子……

我一直搞不明白,为啥那么难吃,还要坚持每个节都坚持,难道要塑造坚韧不拔的精神吗?


我曾经悄悄打开了月饼的包装,筛出枣泥馅儿的,把枣泥馅儿都取出来捏成小丸子,然后把月饼再合起来,重新包装好,居然没有人发现。

礼尚往来

每次年节,亲友之间必然要送些礼物以示有往来,每家无外乎是月饼,罐头,酒等这样的硬通货,或者再加些时令水果。

每家都有算计得很清楚的掌柜,我们家就是妈妈管这种事,家里有什么酒,什么罐头,心里跟明镜似的,一到年节,妈妈就指派哥哥把她做好的排列组合,送到各家亲友中,当然最重要的是A家的东西要被拆开送到B家或C家,最应该避免的是千万不要送回A家。

这种送礼是一项巨大工程,每次年节结束,妈妈一定会复盘,谁家今年给咱家送礼了,咱家忘了回礼,下次年节必须补上,当然这种情况在妈妈那基本不会发生;至于别人家回没回礼,就不打紧了……

哥哥在这场送礼回礼的工程中就是担当了现在的快递员的工作,他机灵,又速度快,从来不在人家逗留超过五分钟。

那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礼盒,都是妈妈用布做的三角兜子,所以哥哥每次的任务是把礼送到,还得负责把兜子带回来。

因为各家做兜子的布不一样,非常容易分辨出来,别人家要用和我们家一样的兜子,那就奇怪了。

有一年过年,细心的哥哥发现,居然有两瓶罐头是两年前中秋是在我家呆过的。那时候保质期就是包装上印的图案,好像没人看。甚至有前年的月饼转回来的,这些已经失去了食用价值的物品,一直保持着流通的价值。好多人家从来没打开过包装,舍不得吃,就这样一直在转着。

南咸北甜

现在的月饼有各式各样的,想吃啥馅儿的就做啥馅儿,我甚至做了杭州的鲜肉榨菜月饼,还准备做小龙虾馅儿的。


我一直特别奇怪,明明北方人爱吃咸,南方人爱吃甜。

可是为什么到了汤圆、粽子和月饼上,北方人却抱着甜口不放,南方人却尝试了咸口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