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吃鸡”忘带钱,写副“对联”来抵账,没想到老板却发了大财

 liuhuirong 2022-08-16 发布于湖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是平明百姓,还是皇宫贵族,日常生活总是离不开一个“吃”字。在古时候,人们生活并不发达,所以吃东西只是为了果腹。不过随着生产力的慢慢发展,人们对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

当然,对吃喝最挑剔的当属皇宫贵族了,他们讲究吃饭的精致程度,还讲究饮食的营养健康,所以也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吃饭的皇宫秘事。例如乾隆就有这么一件关于吃饭的奇闻异事,有次乾隆“吃鸡”忘了带钱,就写了一幅“对联”来抵钱,没想到老板却因此发了横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01乾隆六下江南

乾隆贵为九五之尊,平日里吃饭都是由御膳房负责的,也不用他掏钱,所以这件事并不是发生在皇宫里,而是发生在乾隆南巡时期。

乾隆当了60年的皇帝,这个时间跨度不可谓不长。一开始的时候,乾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操持国家大事,这也迎来了康乾盛世的又一高峰不过渐渐地,日复一日的琐碎政事也让乾隆感到麻木了,他觉得这种生活实在无趣,于是便想效仿自己的爷爷康熙六下江南。

与康熙不同的是,乾隆下江南并不是为了体察民情,考察政事的,更多的是为了吃喝玩乐,游山玩水。毕竟南方的江水一绝,美人也是颇有另一番韵味,就连江南菜系都和北方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都吸引着乾隆前往。

如此游玩了几次之后,乾隆又感到了厌倦。因为每次出巡都是一大帮子人拥护着他,这种前呼后拥的姿态和在宫里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不管是吃喝还是美人,都是底下的官员挑着最好的进贡上来。这也就让南巡这件事变得非常形式化,没有新意。

乾隆本来就是为了游玩的,但是这些人却破坏了他的兴致。见着万岁爷郁郁寡欢,这时他身边的心腹和珅就发话了。和珅作为乾隆的狗腿子,是会讨乾隆开心的。他说的话总能够说到乾隆的心坎上。

这次他就建议,让乾隆干脆微服私访。所谓微服私访,也就是乾隆带着一些必要的侍卫和大臣,乔装打扮一番,悄悄地下江南游玩。这样才能够近距离接触江南的风土人情,岂不是比过去的老一套有意思多吗?

果然,这个建议让乾隆笑开了花。他觉得知我者,和珅也。于是带着和珅以及一些贴身侍卫,打扮成普通富家公子的样子,下了江南。这也是乾隆第五次下江南了,和过去不一样的是,这是微服私访,几乎没有外人知道乾隆来了江南。

02乾隆下馆子

到了江南以后,乾隆体会到了平民百姓游走在街头的舒适感和惬意感。这让他感觉到十分的新鲜,也让他不由得希望哪天能够自己一个人来到街上,就连身边的大臣都不带了,那该是何等的轻松和惬意!

说干就干,到了翌日,乾隆就只身一人来到了大街上闲逛。这下可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了,他身着普通少爷的衣衫,和旁边的百姓别无二致,自由自在游走在大街上,这是他前几十年的人生都没有体验过的经历。

眼看着到了中午,太阳也升到了最头顶的位置,乾隆感到一阵阵热浪袭来。正好此时他也感觉饿了,便进了一家看起来比较豪华的酒楼。进去之后,器宇不凡的乾隆马上就引起了小二的注意,当即就有人来接待他了。

翻看着小二呈上来的菜单,乾隆目之所及都是吃过的菜式。说来也正常,乾隆身为皇帝,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呢?不过这时,却有一道菜映入了他的眼帘,那就是“叫花鸡”。这道菜奇怪就怪在它的名字上,叫花子指的都是乞丐,难道这是乞丐才能吃的饭菜吗?

于是乾隆就指着这道菜,当即就下了单。店小二也不含糊,很快就将后厨做好的叫花鸡端了上来。这一看,乾隆更傻眼了,原来叫花鸡是用泥巴糊起来的,这可怎么吃?

03乾隆写对联抵账

看着眼前这位客官似乎陷入了为难,店小二就善解人意拿过来一个锤子,一下子就敲烂了泥巴外壳,露出了里面肥美多汁的肌肉。顿时间,肉香扑鼻,乾隆也顾不上惊叹这道菜的外表奇特了,只顾着风卷残云吃鸡了。

很快,乾隆就将这只鸡卷入腹中了。一方面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食物,另一方面因为这只鸡的确十分鲜美,所以乾隆对今天中午的这道菜非常的满意。

看乾隆酒足饭饱了,店小二走了过来,开口就是要饭钱。而这时乾隆才想起来,原来自己第一次出门没经验,所以身无分文就出门了。只是乾隆身为皇帝,自然不会大惊失色的,他当即就让店小二把老板叫来。

店小二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老板过来之后,听说有人想吃白食,自然脸色是不太好的。但是乾隆这时却要来了笔墨纸砚,大笔一挥,写下了一副对联“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并且写完乾隆还表示这幅对联少说也值一千两银子。

老板听完将信将疑,但是看这幅对联的确写不错,而且将自己店里的饭菜夸的是天上有,地下无的,心里也是乐开了花。便让乾隆离开了。

04结语

只是到这里,故事还没结束。当乾隆下江南并且品尝了叫花鸡,还写下对联这件事传开之后,这家酒楼可算是出了名了。一时之间,顾客络绎不绝,老板几乎应接不暇。

就这样,乾隆的这幅对联为这家酒楼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让这位老板发了一笔意外横财。当然,乾隆的这次行为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轶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