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古道陆码河

 鲁继 2022-08-16 发布于湖北

                   千年古道陆码河

古时青山绿水的白云(面)山下东北麓,有条河流,河口连接鲍湖,又名太平湖,即今蜜泉湖。河口处三国时期称“鲍口”。时有诸葛亮扎鲍口,刘备驻竞江口,周瑜屯陆口。时为 “三口”锁钥。

鲍口宋时称太平口,现名湖口。湖口不但是蜜泉湖的水域出水道,而且还上接陆水河、大岩湖、长港之水,下经白云山下的大港河流入嘉鱼县港门口注入长江;以蜜泉湖口至鱼岳山(永逸闸)的其经流河段,俗称“陆码河”。陆码河是陆水河的下游延续河段,所以,《水经注释地》载:“陆码河原是陆水河故道。”

陆码河原名叫“大港河”。后又将该河经流的地段,以三国东吴名将陆逊的姓氏及水域河道中建有码头而综合命名为“陆码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屯陆口,擒斩了蜀国五虎大将关羽。后又火烧蜀营四十座,战功赫赫,孙权为了表陆逊之功,将原隽水河改称为“陆水河”。陆水河从界石(又名青龙山、蒲矶山)山经流至长港河(24.1公里),转南流至杨家泾(3.5公里),经蜜泉湖口东流至大港河。由于大港水是接入陆水河之水,再北流从嘉鱼县鱼岳山港门口注入长江,而故名“陆码河”。

古时公路不发达,水路兴旺,陆码河是蜜泉湖沿湖人民进出县城和长江的必经之路。在河的途北岸有个码头,旧时岸边店铺相连,商贾繁盛,有茶馆、饭馆、粮行、槽坊、药铺、勤行、理发、缝纫等行业,故命名为“陆码头”。后并形成为自然村,村民从天门、沔阳、洪湖等地迁移而来,杂姓而居,均为汉族。现有村民96户,326人,有建筑面积12480平方米,耕地620亩,其中旱地300亩,水田320亩,渔池200亩。

陆码河为陆水河之尾部,源于蜜泉湖口,经大湾沟至新生桥,终点在鱼岳山后的港门口。港门口古时又称江口、驾御()口、嘉鱼口。全长8公里,河底海拔高程19米,水深3.27米,宽2448米,流域面积84平方公里。

1913年自界石山陆口至石矶头沿长江修筑三合垸堤后,陆码河便成了蜜泉湖和陆码村、石矶头村、南门湖的排水河,后来蜜泉湖面缩小,原陆码头远离了蜜泉湖。白小港、鲁港,后逐渐淤塞;1960年三湖连江水库建成后,白湖港及鲁港三分之二淹入三湖连江水库,陆水河并成了蜜泉湖沿区的主要排水河。

嘉陆公路在陆码河流经的凤凰山东南角处建有大通桥(又名新生桥)。1966年在陆码头村一组二湾沟村建有陆码河渡槽,横跨陆码河之上,长47米,宽1.5米,槽面距河底高8米,单孔跨度44米,整个西干渠长3公里,可自流灌溉农田1.4万亩,为县不可移动的保护文物。1974年神州围堤筑成后,从鱼岳山、沿神州垸上横堤开挖一条长300米,宽40米,底高18米的出水港,俗称“新河口”。陆码河水经永逸闸改从新河口直流清水沟入长江。鱼岳山西头建有永逸电排站。长江汛期电排陆码河水入长江。1984年,陆码河道全面进行一次疏浚,1989年从大通桥至永逸闸段河道两边筑起了石坡岸。1974年修筑神州围堤后,陆码河经鱼岳山东麓永逸闸出江,神洲(古名沙阳洲、龙穴洲)围堤内的木鱼港之水也在北侧建闸注入长江。2017年国家投资对陆码河全面进行清污疏通,使淤塞的河床然一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