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色陷阱:谍海女王玛塔哈丽

 A松毛岭634高地 2022-08-16 发布于山东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某一天,名噪一时的妖艳舞女玛塔·哈丽正在荷兰寓所里看窗外的风景。突然,她听到一阵咚咚的敲门声,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名叫卡尔·克雷莫尔的人,他自称是德国领事馆的新闻专员,其实是德国情报局的人。他对玛塔·哈丽赞美了一番,然后说:“我们知道您和许多国家的高层人物有来往,所以想请您去巴黎为我们办几件小事,我们可以为此付2.4万法郎酬金,您看怎么样?”玛塔·哈丽虽然赚了很多钱,但是她挥霍无度,总是入不敷出,这笔生意正好满足她的需要。她爽快地说:“可以,不过要先付钱。”

克雷莫尔第二次来的时候,带来了2.4万法郎和三个小瓶子。玛塔·哈丽立刻被吸引住了,克雷莫尔解释说:“这是德国最先研制的隐形墨水。你先用要先付钱。第一个瓶子里的液体把纸弄湿,等纸干了以后,用第二个瓶子里的液体写字,写完后用第三个瓶子里的液体敷一下,字就看不见了。你到巴黎后,尽量收集对我们有用的信息,然后用隐形墨水写信,发给我们。”克雷莫尔走后,玛塔哈丽收拾行装,赶赴巴黎。

谍海女王的身世

玛塔·哈丽原名玛格丽特·吉尔特鲁伊达·泽勒,1876年8月7日出生在荷兰的莱瓦顿市。她父亲亚当·泽勒是一个帽子铺商人,母亲安切·冯德尔·妙莲具有印度尼西亚血统。玛格丽特有一个哥哥和一对孪生弟弟。作为独女,她得到父亲的溺爱,养成了任性的习惯。具有异国血统的玛格丽特从小就美貌可人、与众不同,别的女孩都是金发碧眼,而她拥有一头乌黑的秀发和双黑亮的眼睛。也许她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因而喜欢特立独行,读书的时候,就以显眼的服装而闻名。她喜欢红色和黄色的衣服,衣服的下摆很大,像盛开的花朵,而其他的女孩都穿灰色的衣服,这就使她显得鹤立鸡群了。玛格丽特不但容貌出众,学习成绩也很优异,外语、钢琴等方面都超过其他女孩她还特别擅长唱歌和跳舞。

玛格丽特作为富裕帽子商的女儿,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由于父亲亚当经营不善,帽子铺很快就破产了。追求时髦的玛格丽特不得不穿着过时的大摆裙。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坏,不断与母亲吵架。母亲经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于1891年去世了。亚当只好把孩子送到亲戚家抚养。15岁的玛格丽特出落得愈发楚楚动人,东方人的黑头发和黑眼睛加上玲珑有致的身材,使她对男人有极强的诱惑力,经常闹出风流韵事。

1895年,19岁的玛格丽特嫁给了个40岁的驻守荷兰殖民地的军官鲁道夫不久,她跟随丈夫来到爪哇,在那里生活了6年,生下一儿一女。玛格丽特在爪哇专心阅读东方文学作品,研究佛教经书她有幸在当地寺院看到了卡丽女神(古婆罗门教信奉的神灵,是爱情和死亡之神)的舞蹈,精妙绝伦的舞蹈给她极大的震撼和启发,为她以后走上舞蹈艺术之路打下了基础。

玛格丽特的安守本分并没有得到回报,丈夫鲁道夫时常酗酒,醉酒后还经常殴打她。更不幸的是,他们的儿子和女儿被佣人投毒,儿子身亡,女儿活了过来虽然严惩女佣报了仇,但是鲁道夫埋怨玛格丽特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因此与她离婚。玛格丽特争取到了女儿的监护权,但是鲁道夫不服法庭判决,私下绑架了孩子。绝望的玛格丽特孤独地回到荷兰,父母虽然理解她,但是邻居的冷嘲热讽让她不堪忍受。一天,夜幕降临之后,她揣上从家里偷出的一点钱,登上了开往巴黎的玛塔:哈丽像列车。从此,玛格丽特登上一个光怪陆离的舞台,开始闯荡自己的人生。

一脱成名

1904年,孑然一身的玛格丽特来到灯红酒绿的巴黎。巴黎,她的梦想之都,处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有戴着高筒帽和金边眼镜的绅士,有披着蓝色斗篷、肩缀勋章的军官。她幻想自己是英俊军官身边那柔情蜜意的美人,她相信凭着自己的美貌和舞姿,一定能成为巴黎社交界最耀眼的明星。

在一位巴黎剧院的经理面前,她表演了一段脱衣舞,当时很少有人敢做岀如此出格的舞蹈表演。剧院经理被她这种“带有神秘东方色彩的婆罗门艺术”镇住了,立即录用她,并给她起了一个艺名“玛塔·哈丽”,意思是“黎明的眼睛”。1905年4月,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演出巴黎上流社会的绅士和贵妇先后收到精美的请柬,请柬署名是“东方舞女玛塔·哈丽”。到场的观众多为男性,他们对这位神秘的东方舞女充满期待。大厅里的印度熏香和神态各异的佛像,让看客以为身处印度。随着音乐响起,灯光变,帷拉开,一个娜多姿的女人扭动腰肢出现在舞台上,她时而轻舒玉臂、顾盼生姿,时而急速盘旋、衣裙飞舞。她跳的是令人销魂的蛇舞,轻纱裹着她修长曼妙的身躯。随着娜留的动作,轻纱从肩头慢慢滑落,引起一片惊叹。她赤足在柔软厚实的东方地毯上旋转曼妙身躯,衣服一件件滑落,她身上的衣物越来越少,看客们贪婪地看着她扭动的腰肢、圆润的肩头、高耸的胸部、修长的大腿和精致的双足。音乐戛然而止,灯光骤亮,身上只剩下珠宝首饰的舞女双手合十而立,宛若女神。观众如痴如醉,完全被玛塔哈丽的风姿迷住了。

塔·哈丽那美丽光润的身材和充满魔力的舞姿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感官,优美的身躯蕴藏着神秘莫测的韵律,她的手部动作快得令人咋舌,淋漓尽完全被玛塔·哈丽的风姿迷住了。致地展现人体各种各样的姿势,充满了张力,使观众陷入一切皆空的幻觉。如此奥妙无穷的舞蹈怎能不使人陶醉?爱好舞蹈的惊叹于她的舞蹈,爱好女色者则倾倒于她的美色。1905年出版的《巴黎人报》如此评论:“只要她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便如痴如狂。”

玛塔·哈丽一夜成名,第二天所有报纸都毫不吝啬地在最抢眼的版面对她赞美、恭维、宣传,并配以巨幅艳照。她成了轰动一时的人物,整个巴黎都被台下的观众便如痴如狂。”这位色艺双绝的东方舞女所征服。从此,法国各大城市的剧院纷纷与她签约只要有她的演出,剧院就天天满座,观众们如癫如狂地追捧她。玛塔·哈丽成了巴黎大红大紫的明星,频频出现在游乐场、音乐厅、贵族沙龙和大企业主的私人聚会。知名人士争相与她结识,虚名、金钱和众多大献殷勤的男人如同梦除了美艳的外貌和精妙的舞蹈之外,玛塔·哈丽还显露出非凡的智慧,她幻般的云霞簇拥着她,她在其中陶醉、迷失、沉沦……

除了美艳的外貌和精妙的舞蹈之外,玛塔哈丽还显露出非凡的智慧,她有一般舞蹈家不具备的社交才能。她在塞纳河畔购置了一处豪宅,那里经常聚集一些上流人士,他们彻夜狂欢。随着玛塔·哈丽在欧洲各地的演出,她的影响力渐渐向欧洲扩展,皇室贵族、政治家、百万富翁等社会名流争相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上流社会的绅士们竞相吹嘘自己和玛塔·哈丽有私交。追逐她的大多是有钱有权、无所事事的中老年绅士,玛塔·哈丽对婚姻不再抱有希望于是终日周旋于众多男人之间。先是法国侯爵,接着是德国皇太子,皇太子送给她大量钻石,并带着她检阅军队,随后是布伦斯威克公爵,还有柏林警察局长冯亚戈夫。

她向崇拜者们如此讲述自己的身世,她出生在马拉巴尔海岸一个有教养的长冯·亚戈夫家庭,她那古铜色的皮肤和黑头发、黑眼睛可以证明这一点。她说,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她成了当地庙宇的舞蹈演员。她将自己的舞蹈节目改编为三幕舞剧“爱之舞”、“罪恶之舞”和“死亡之舞”。她的创新非常成功金钱滚滚而来。尽管她赚了不少钱,但是她挥霍无度,纵情享乐,赚来的钱总是不够花。虽然有阔绰的情人帮她填补空缺,但她还是常常债台高筑。

有一次,玛塔·哈丽为几个工业巨头即兴表演舞蹈,赢得一片喝彩。德国情报处的军官米尔巴赫看到她巧妙地周旋于显贵巨富之间,觉得她是一块做间谍的好材料。她有作为间谍的最强大的武器:美貌、名声和广泛的交际,而且她挥霍无度,对金钱的需求没有止境,正好可以通过重金收买。在巧言令色和金钱的诱惑下,玛塔·哈丽成了德国的间谍。她既不是德国人,也不是法国人当间课不是出于爱国热情,只是为了依靠美色享乐之外,获得一笔额外的收入。这笔收入比当舞女高得多

玛塔·哈丽天资聪颖,很快将自己的表演天赋应用到这个新行当里,运用自己柔软的身体和精湛的舞技,从那些贪图享乐、迷恋女色的大臣、将军口中源源不断地套取情报。她勾引某个目标人,依偎在情人怀里,嬉笑中套取情报。她在巴黎的豪宅也是获取情报的好场所,宾客们醉意朦胧之际,玛塔·哈丽展开各种话题,她看起来只是一个无知、好奇的小女人,绅士们毫无戒备地把自己知道的内幕透露出来:某某职位升迁了,某某因叛国罪被处分了,某某被派往前线了…玛塔·哈丽仔细听着,把这些信息记在心里。没有人怀疑她的身份。谁能猜想得到,这个以美貌和舞技闻名的交际花竟然是间谍呢?

窃取俄军的作战计划

1913年底,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已经形成剑拔弩张之势,大战一触即发

一位年轻英俊的俄国军官勒伯夫登上了一辆开往柏林的列车。他抱着公文箱,内心十分紧张,因为公文箱里面是一份绝密的作战计划,事关几十万士兵的性命。他的任务是把这份作战计划交到俄国驻巴黎大使手中。包厢里只有他一个人,他略微轻松了一些。这是他第一次来德国,但是他对外面的繁华世界显得毫无兴趣。

车到了一个站停了下来,一阵喧闹之后,包厢的门被打开了。勒伯夫意外地发现列车长和一个雍容华贵的夫人走了过来。

“尊敬的先生,很对不起,林纳特伯爵夫人临时上车,没有预定包厢。您能不能让夫人在这里待一会儿?到下一站我们就有空的包厢了。”

“这个”

“我想我不至于成为一个负担吧。”

悦耳的声音让勒伯夫精神为之一振,只见这位夫人美貌绝伦、体态轻盈身穿名贵的貂皮大衣,钻石项链和耳环闪闪发亮。她举手投足间露出销魂的媚态,让人不忍拒绝。

“没有问题,您能够到我的包厢是我莫大的荣幸。”本想拒绝的勒伯夫改口答应了。

贵夫人非常热情,两人愉快地交谈起来。过了几站之后,他们已经无话不谈,从对面而坐到了并肩而坐。勒伯夫了解到这位夫人“不怎么幸福”,因为她的丈夫“有某方面缺陷”。伯爵夫人身上散发的淡淡清香和落在她肩头的几缕发丝挑人心弦。勒伯夫不由得想入非非。

“到了柏林,何不到我家小坐一会儿?”伯爵夫人柔声邀请。

“很抱歉,尊贵的夫人,我今晚必须赶夜间到巴黎的火车。”

勒伯夫巴不得到伯爵夫人家里做客,哪个男人不愿意在绝世美女身边多停留一会儿呢?但是这趟车下午5点20分到柏林,而他必须在5点45分登上另列开往巴黎的列车。车到站后,他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伯爵夫人给他留下了自己的地址,热心地邀请他下次到柏林的时候来做客。勒伯夫若有所失在站台转了几圈,然后登上了开往巴黎的列车,去执行自己的任务。然而发车时间到了,列车却没有动。列车长说:“女上们,先生们,由于前方铁路故障,本次列车今夜不能运行了,”别的乘客满腹牢骚,勒伯夫却兴高采烈地跳下车,朝贵妇给他的地址奔去。

伯爵夫人似乎早就知道他回来,盛装打扮,并准备了丰富的饭菜和美酒。她热情地拥抱了勒伯夫,轻声说:“伯爵不在,今天只有我一个人招待你。”偌大的客厅只有伯爵夫人和勒伯大两个人共进晚餐。伯爵夫人频频劝酒,勒伯夫朝贵妇给他的地址奔去开怀畅饮,头越来越沉。朦胧中,他依稀觉得有仆人扶他上床。伯爵夫人温柔地解开他的衣扣……。

第二天早上,勒伯夫醒来想起了公文包,他四处寻找,看到公文包在床头柜上。他扑了上去,急忙打开锁,看到文件一份不少,才舒了一口气。如果丢了文件,他可就性命难保了。他懊悔自己昨晚贪杯,急忙告别伯爵夫人,赶上开往巴黎的火车。

半个月后,俄国发现作战计划泄密,俄国秘密警察很快追查到这位押送文件的军官身上。勒伯夫被秘密警察逮捕,很快被处决,一度春宵断送了他的性命。玛塔·哈丽扮演的伯爵夫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汉普郡号”巡洋舰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军队不仅在大陆上干戈相见,战火连天,在海上的战争也异常激烈。德国海军利用潜艇部队使英国皇家海军蒙受巨大损失。英国军方竭力从装备和情报等方面保护自己的主力战舰不受德“汉普郡号”巡洋舰是英国皇家海军刚刚下水不久的新式军舰,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排水量达19000多吨,航速达每小时27节,装备了8门280国潜艇的攻击。毫米的大炮。德国潜艇部队对这艘战舰垂涎已久。

德国情报机构打听到,英国海军总司令吉青纳勋爵即将乘这艘军舰出海,而当时他正在巴黎开会,于是给舞女间谍玛塔·哈丽安排了一项任务:从吉青纳勋爵那里获得“汉普郡号”战舰起航的准确日期和行程。

这对玛塔·哈丽来说是小菜一碟。她很快就打听到吉青纳勋爵将到法国国防部长家里赴宴,而她与国防部长交往甚密,顺利得到了这次宴会的邀请函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去赴宴。法国国防部长把她介绍给吉青纳勋爵,吉青纳勋爵礼貌性地赞美了玛塔·哈丽的美貌。用餐过后,玛塔·哈丽献上自己的绝技在地毯上跳起印度舞。她的一颦一笑无不引起观众的赞叹,然而60多岁的吉青纳勋爵对眼前这个性感尤物却视若无睹,始终正襟危坐。这是她表演脱衣舞以来第一次有男人对她美妙的身体不感兴趣。玛塔·哈丽愦愤地想:“他要么是圣人,要么是?

一次挫败并没有打消玛塔·哈丽对自己魅力的信心。她把目标转移到吉青纳勋爵的侍从官—一年轻的哈里斯上尉。精力充沛的哈里斯上尉对巴黎灯红酒绿的生活非常感兴趣。他所在宾馆的一位侍者主动向他介绍:“我们这里有位红得发紫的舞蹈明星,她的印度舞技艺高超,惊若天人。在巴黎如果没有见到她,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是吗?”

“每个欣赏过的人都如痴如醉,先生如果感兴趣,我可以帮您引荐。”

哈里斯一听,顿时心花怒放,在“热心”的侍者的安排下,哈里斯见到了这位美丽的舞女,并且立刻迷上了她,不到几个小时,就如胶似漆。玛塔·哈丽当晚留在他的房间里,趁他洗澡的时候,查看了他的公文包,没有发现什么。她又在上尉的衣兜里找到一串钥匙,那是一串密码锁的钥匙。第二天晚上,哈里斯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带密码锁的公文包。他急不可耐地向玛塔·哈丽奔来,说:“明天我就要出发了,真舍不得离开你!”

我也舍不得离开你,”哈丽含情脉脉地说,“在分别之际,我们去喝点儿什么吧!”

于是,他们来到宾馆的酒吧,两人开怀畅饮。玛塔·哈丽悄悄在哈里斯的酒杯放了点儿安眠药。很快,他就睡着了。她迅速回到房间打开公文包,找到份海军总司令乘坐“汉普郡号”的日程安排。哈丽迅速拍照后,将文件放回原处,然后回到酒吧,对醒过来的哈里斯说:“亲爱的,你喝得太多了。”

德军获得这一情报后,立即派出潜艇,截击“汉普郡号”。一声巨响,鱼雷击中“汉普郡号”,海军总司令吉青纳勋爵、上尉哈里斯,以及船上的一千多人官兵,全部葬身大西洋海底。

智取情报

玛塔·哈丽照旧在巴黎寓所举行宴会,听到来宾们聊起战争,她像一朵娇艳的罂粟花轻轻颤抖,喇响地说,她害怕这场战争。来宾们纷纷安慰她,说法国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这时,隐藏在英法联军内部的德国间谍得知有一份英国19型坦克设计图藏在法国统帅部高级机要官摩尔根将军家的绝密金库里。玛塔·嗆丽接到命令,要尽快获取该图纸。

哈丽为此筹办了一次家庭舞会,名义上是为她的老情人法军海军部长庆贺生日,实际上是为了邀请摩尔根参加。当天晚上,哈丽浓妆艳抹,打扮得格外撩人。舞会开始后,她先与几位以前认识的将军跳了几曲,然后与初次见面的摩尔根跳了一曲。摩尔根搂着这位风靡一时的巴黎美女,有点儿魂不守舍。舞会结束后,他日夜思念玛塔·哈丽,希望能与她进一步发展。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他邀请哈丽到自己家中。哈丽觉得天气很热,就脱掉外套。摩尔根凝视着用轻纱裹着的美妙的身体,禁不住把她搂在怀里狂热地亲吻,随后把她带进自己的卧室。一夜销魂之后,他们便同居了。哈丽大大方方地当起了家庭主妇,每天利用收拾房间的机会寻找金库,但是一无所获。她趁谈情说话的时候套问金库的信息,然而老奸巨猾的摩尔根却守口如瓶。

一天,她收拾书房的时候无意中触碰到墙壁上一张巨幅油画,发现后面是空的。她兴奋起来,掀开油画,密室果然就在油画后面,密室门上有一个密码锁,号码拨盘上有0~9的数字。她到处寻找记录本,希望能发现密码,结果毫无头绪。她把这件事回报柏林。柏林方面来电:据可靠消息,该库密码为6位数字,你务必在24小时内将情报送出,不得有误!

当夜,她在摩尔根酒杯中放了大量安眠药,老家伙睡着后,她溜进书房尝试打开密码锁。但是,尝试了很多次,都一一碰壁。两个小时过去,已经到

午夜时分了,她感到精疲力竭,手指麻木,肩膀酸痛。正在她感到绝望的时候,忽然看到墙上有一个老式挂钟,天都快亮了,怎么指针停在9点35分15秒?哦,想起来了一这是一个坏的挂钟。既然挂钟坏了,为什么还挂在这儿?哈丽眼睛一亮,这个坏的挂钟与富丽堂皇的家具装潢极不相称。摩尔根老了,记性不好,他很可能把密码巧妙地放在金库周围。9点35分15秒不就是93515吗?不对,还差一位。玛塔·哈丽盯着挂钟苦苦思索。她猛然想到摩尔根经常在晚上反锁上书房的门,他很可能在这时存取文件。晚上9点不就是21点?她兴奋地快步走到密室门前,用颤抖的手拨出六位数213515,“咔哒”声,锁开了!玛塔·哈丽迅速找到英19型坦克的资料,用微型照相机拍下来,然后把文件放回,重新锁上金库,迅速走出书房。她刚拐过走廊,女仆就从旁屋进入书房了。

后来,213515成了间谍史上的一个传奇数字。玛塔·哈丽的这种急中生智,被称为“哈氏急智”。不少间谍书籍都将“哈氏急智”列为重要间谍技巧。

法德双面间谍

“汉普郡号”巡洋舰沉没事件非同小可,协约国组织人马进行调查。从同盟国内部情报员送来的情报来看,德军掌握了“汉普郡号”行程的确切日期德军如何得到情报的呢?有人在“汉普郡号”出发前,曾看到哈里斯上尉和巴黎当红舞星玛塔·哈丽在一起。这条消息马上引起法国反间谍组织注意,立即对玛塔·哈丽展开调查。

法国反间谍组织注意到,玛塔·哈丽交往的情人非富即贵,从外交部长到德国皇储,都是位高权重的人。上尉哈里斯虽然年轻英俊,但是怎么会得到玛塔·哈丽的青睐呢?法国情报机关通过宾馆的侍者得知玛塔·哈丽确实曾与哈里斯共度良宵。

法国情报机关进一步调查玛塔·哈丽的底细,发现与她交往的官员,近半数有重大泄密嫌疑。玛塔·哈丽被秘密监视起来。她每个月定期到巴黎去一两次,每次她都去拜访荷兰、瑞典和西班牙驻法国大使。拦截搜查三国大使的邮件之后,他们发现每位外交大使的公文包里都有几封发往国外的信件。不过信中并没有加密的情报,都是日常琐事。法国情报机关不敢对她贸然下手,毕竟她的情人都是军界和政界的实力人物。没有足够的证据,只会打草惊蛇,但是任由玛塔·哈丽出入达官贵人之间,难免还会有泄密事件。情报局最终决定将她驱逐出境。

玛塔·哈丽被驱逐出法国,然而没过多久,德国间谍冯·克拉马给她安排了一项任务:去维塔弄清法军的战略计划。哈丽觉得为难。

冯·克拉马说:“夫人,你去维塔的理由非常充分。马斯洛夫不是你的朋友吗?他受伤了,住在维塔的疗养院。

“什么?负伤?严重吗?”玛塔·哈丽着急了,马斯洛夫是法军第一军团的军官,是唯一一个让玛塔·哈丽不为金钱等好处而与之相好的男人。女间谍不该有感情,但是玛塔·哈丽却爱上了他,德国间谍机关恰恰利用这一点来控制她。为了去看情人,她痛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1919年6月,玛塔·哈丽为了得到去维塔的通行证,找到法国情报局的头头之一杜拉·劳德克斯上尉。上尉痛快地给了她通行证,同时暗中派人监视她的一举一动。玛塔·哈丽找到情人马斯洛夫,度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暗中盯梢的人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他们没有注意到,在玛塔·哈丽离开维塔的前一天,她和马斯洛夫在餐厅用餐。她看完合页式菜单后很随意得合上递给侍者,一张小纸片已经被送出。根据玛塔·哈丽的情报,德军修改作战计划,从单纯依靠步兵和炮兵,到发展新式武器—轰炸机。

回到巴黎之后,玛塔·哈丽难以忍受离别之苦,她多么想回到马斯洛夫身边啊!为了见情人,她再次找到杜拉上尉,希望能得到一个特别许可证。杜拉上尉说:“夫人,既然你这么喜欢他,为什么不嫁给他呢?”玛塔·哈丽说“嫁给他需要钱啊。马斯洛夫是贵族出身,我嫁给他不需要嫁妆吗?”深受金钱困扰的玛塔·哈丽突然想到,既然自己把法国的情报出卖给德国人,为什么不能把德国的情报卖给法国人呢?她主动告诉杜拉上尉,德国潜艇早就开始运送武器到摩洛哥马赫迪亚港,为什么盟军不去拦截呢?她甚至提出,以自己的交际能力去说服德国著名干将比辛克将军,让他向法国投降。她的建议一个比个诱人,杜拉上尉同意给她一笔经费和一个联络员的名字,派她去被德军占领的比利时。同时,他也派出了间谍监视玛塔·哈丽。

不久,玛塔·哈丽就引诱了一名德军上校,并从他口中得到重要情报,随后将情报传递到法国情报部门。德军因此蒙受重大损失,严惩了那名泄密上校,并顺藤摸瓜怀疑到与他有染的玛塔·哈丽身上。

香消玉殒

1916年年底,战争接近尾声,协约国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玛塔哈丽继续自己的双面间谍生涯。她一边与法国情报官相谈甚欢,一边与德国情报官打得火热。她以为自己瞒过了双方,却不知道双方都已经不再信任她了,并都在暗中监视她。法国当局已经知道哈丽是一个双面间谍,决定逮捕她。德国也开始厌烦她,决定放弃玛塔·哈丽这颗棋子玛塔·哈丽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她很快成了德国情报机关驻马德里的负责人冯·卡勒的情人。然而,这位谨慎的德国人只谈风月,不谈工作。她在死缠烂打之下,终于得知一项德军进攻摩洛哥对非洲作战计划。她把这个情报告诉法国上校丹维纽,上校表面上对她大加赞赏,暗地里透露“摩洛哥计划”泄密来自驻马德里大使馆的某位官员的情妇。

冯·卡勒意识到自身的危险,用电报借刀杀人,使玛塔·哈丽送了命。他明知德国的密码电报能够被法国截获破译,仍向柏林发了电报:“H-21急需金钱和新的指示。”两天后,柏林回电:“应指令H-21立即返回法国,在巴黎德斯科银行领取经费1.5万法郎,继续完成前任务。”

玛塔·哈丽重回巴黎必定危险重重,她以为自己乔装打扮一下,法国人就不会注意到,即使出了事,法国还有那么多老朋友呢。她哪知道,两封电报都已经被法国截获并破译,巴黎警察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她呢。

1917年1月2日,玛塔·哈丽回到巴黎,她先去找丹维纽上校寻求保护丹维纽让她去找杜拉上尉。杜拉上尉老奸巨猾地满口承诺有事可以找他,临别时却说:“你的将来在你自己手中。”玛塔·哈丽想找自己的旧情人情人马斯洛

夫,然而马斯洛夫已经受到上级的严重警告: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前途,就与这个女人断绝关系。

孤立无援的玛塔·哈丽只好求助自己的同胞荷兰大使馆,但是她得到的仍个女人断绝关系。是漫无边际的搪塞。玛塔·哈丽在惊恐中等待未知的命运。1917年2月13日,玛塔·哈丽在爱丽舍饭店被捕,然后被拘禁在圣拉扎尔监狱。监狱中的玛塔·哈丽已经风光不再,这时的法国报纸把她贬得一文不值,说她是“年老色衰,其貌不扬。”

1917年7月24日,玛塔·哈丽因叛国罪受到审讯。法庭强调,她长期从衰,其貌不扬的女人事服务于德国的间谍活动,导致17艘协约国船只被击沉,5万多法国士兵阵亡。玛塔·哈丽向敌人出卖英法军队的情报,导致“汉普郡号”巡洋舰被德军击沉,海军司令吉青纳勋爵遇难,此外,她还出卖了6名法国间谍。

玛塔·哈丽拒绝承认自己是间谍,她徒劳地争辩:“我只是一个情妇个高级妓女,仅此而已,但绝不是什么间谍!永远不是!”

审判官:“我们从你的寓所搜到一张1.5万西班牙银币支票,这是德国人为你提供的活动经费。这笔汇款是寄给'H-21’的,这是一个德国间谍的代号,也就是说,这是你的代号。你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玛塔·哈丽:“我确实接受了那笔钱,但是那只是一笔'情债’,是我无数个晚上献身后应该得到的报酬,给我这笔钱的德国间谍头子卡纳里斯是我的情人。我并不是什么“H-21。我要再次提醒法庭,我不是法国人,我有权利和任何取悦我的人培养感情。”

法国军方拿出从玛塔·哈丽寓所搜查出来的一小瓶药水:“这不是你的密写药水吗俊?“不,那是我的消毒药水。”玛塔·哈丽绝望了。她提出有利于自己的事实:“我在马德里认识了冯·卡勒,不也向法国提供了德国要向摩洛哥派兵的情报吗?

审讯的结果是,玛塔·哈丽为法国工作之前就曾长期为德国工作,她交给德国的情报是最新的准确的,给法国军队造成严重损失,而交给法国的却是过时的,没有什么价值。法国军方将玛塔·哈丽定为超级间谍,军事法庭判她死刑。她平静地听完判决,并没有感到紧张和害怕,因为她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去面对行刑队的枪口,她有自己的想法:“法国政府不是男人组成的吗?男人怎么舍得把自己这么一个绝色美女杀死呢?

据报道,玛塔·哈丽以自己不是法国人为由,上诉法国总统,请求免除死刑。荷兰首相也在国民要求赦免死刑的请愿书上盖章并经由女王交给法国政府。

行刑前夕,一位医生和一位修女被派到牢房与哈丽作伴,目的是预防哈丽自杀。修女对哈丽说:“让我们也看一下你的舞蹈,如何?”哈丽微笑着点点头,缓缓地脱去衣服,在牢房中舞了起来。

1917年10月15日,凌晨4点,她在睡梦中被叫醒,得知法国总统驳回了她的赦免申请,最后的希望破灭了。“这不可能!”她喃喃地重复着这句话,但很快,她向修女保证:“我将面不改色地面对死亡!”

她自言自语地评论道:“在黎明处决犯人有些不正常,在印度处决犯人都是在中午,我喜欢饱餐一顿后再面对死亡。”她对长官说:“请您回避一下,我要换衣服。请给我找一双漂亮的鞋,我总是注重穿着打扮的。

玛塔·哈丽仔细地梳理了头发,化了淡妆,换上一件较好的衣服。长官问她最后还想说点儿什么,她交给他一大叠写给朋友的道别信,所有的人都是男人。

在通过监狱的走廊时,她使劲从看守的手中挣脱出来:“我不是一个贼,用不着这样对我!”长官同意让她独自行走。她看到天花板上有一个喷嘴,用力一跳,摸到了它,然后俏皮地对修女说:“我敢打赌,你摸不到它,小修女,你个儿头矮了些。”走出监狱,她看到外面守候着一大群人,人们都想看看这位红极一时的女舞星被执行枪决。“呵,这么多人啊!”她惊叹道,“真是太热闹了!”

在她走过人生尽头的最后几步时,依旧谈笑风生。来到行刑的位置,12位行刑的士兵已经排成一排,瞄准了玛塔·哈丽,准备射击。一个士兵想给她戴上眼罩,她微笑着拒绝了,也不让行刑者把她绑在木桩上。排枪射击的闷响打破了秋天黎明的宁静。美艳绝伦的舞女、人间少见的女间谍,玛塔·哈丽与这个曾让她恣意狂欢的世界告别了。面对死亡时,这位41岁的女人脸上没有丝毫慌张,她挺直了胸脯从容面对呼啸而来的12颗子弹。在紫色的硝烟中,玛塔·哈丽缓缓地俯下身去,就如同她听到掌声响起在轻轻地俯身谢幕。不过这次谢幕与以往不同的是,她再也没有直起身。这位性感的社交明星、巴黎人的宠儿在刑场上香消玉殒了。

她的尸体并没有被安静地掩埋,而是被人们解剖、观赏、研究、评论名医学院的学生利用她的尸体做了阑尾切除手术实习。学生发现,哈丽只被4颗子弹打中。8年后,一名行刑士兵承认,他开枪的时候没有对准玛塔哈丽。

玛塔·哈丽被处决后,有关她的死的传言很多。传闻说玛塔·哈丽没有死,她的一位有权势的情人给她找了一个替身。另有传闻说玛塔·哈丽企图以自己的肉体迷惑行刑的指挥官,让他暗示自己的11个手下放空枪,她可以躺在埋入泥土很浅且透气较好的棺木当中,然后再让“盗墓的人”及时发现,那么她就能够活命了。当然,这些都是虚假的谣传,是浪漫的法国人杜撰的故事。玛塔·哈丽被处决了,她被多方所利用,又最终被多方所抛弃。从某一角度来讲,玛塔·哈丽也是战争的牺牲品。

玛塔·哈丽曾在临刑前给她在巴塔维亚的女儿写下一封信,告诫她的女儿长大后不要追求荣华富贵,平平淡淡就是真正的幸福。然而也许是命运的捉弄,她的女儿班达小姐长大后“女承母业”,被美国招募为间谍,并于1950年死于非命。

玛塔·哈丽死后,她的头颅一直保存在巴黎阿纳托密博物馆,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后,仍保持生前的红唇秀发,栩栩如生。2000年,玛塔·哈丽的头颅不翼而飞,据说是被她的崇拜者盗走了。

1996年,荷兰政府为玛塔·哈丽彻底平反昭雪,不仅给她恢复了名誉,还在其家乡为她修建了纪念堂。这位曾遭人唾弃的色情间谍,成了荷兰人心目中美的化身。她的照片被制成明信片,俨然就是一副女神的形象。

玛塔·哈丽的间谍生涯一直被人们谈论,很多人对她进行专门研究。一些研究者将她的故事写成专著,她的生平多次被搬上银幕,美国著名影星葛丽泰,嘉宝还扮演过玛塔哈丽。她的名声并没有随着岁月而消磨,反而被世人捧为古往今来最著名的间谍之一。她的绝世美貌和旷世传奇让人们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