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只渐凋零。” 在河北省一个偏僻农村的破房子里,住着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这位老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2020年有几个官员在破房子中找到了这位老人,更是提出要给他30万作为补偿,老人听后潸然泪下。 ![]() 他叫做孙顺明,是一位退役老兵,家中本来有两个儿子,可是他们都不愿意孝顺他,还将他赶出了家门。 那么孙顺明曾经有过怎么样的履历? 为何政府会专门找到他并提出要给30万的补偿? 对印作战的英雄1962年9月20日,印度在我国边境线上进行了多次挑衅之后,终于伸出了他们的魔爪。 印军大批边防部队突然越过两国边境线,径直向我国西藏地区发起攻击,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当时我军的边防战士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印军是突然发动袭击,一时间我军战士们有一些寡不敌众。 ![]() 孙顺明是当时边防部队中的一员,当时的增援部队还没有到达战场,孙顺明只能和战友们殊死抵抗来犯的印军。 狭路相逢勇者胜,孙顺明和战友一连几天都在坚持和敌人作战,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战士们坚强的意志,他们一开始还是多次击退了印军的进攻。 印军的入侵行动遭到了一定的阻挠,但是我军边防部队这边也不容乐观。 由于作战的环境极其恶劣,加上人数上的劣势,我军打得十分不容易。 虽然孙顺明和战友们有着良好的默契,利用合适的战术与敌军周旋,但是增援部队还在长途跋涉地进入战场,战事的情况开始变得危急。 经过几天的抵抗之后,我军损失也比较严重,接连几天的作战让许多战士都精疲力竭了。 增援部队迟迟未到,不仅仅是人数上没有支援,战斗物资也一直得不到补充,许多战士都身受重伤无法救治。 ![]() 在抵抗过程当中,孙顺明的腿部也中了枪,不过相比起身边倒下的兄弟,孙顺明还算是幸运的。 他不顾腿上的伤痛,多次在前线与印军交战,不少印军也被孙顺明击倒。 只可惜我军到了弹尽粮绝的阶段,实在是抵抗不住来势汹汹的印军,只能够暂时退出战场,边防部队整体开始进入到山洞里休整。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基本上没有任何专业的医疗用品,一些受伤的战士由于无法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因为伤势过重而牺牲。 孙顺明强忍剧痛,让战友将自己腿中的子弹取了出来,简单处理过后捡回了一条命。 眼看着外面敌军的火力越来越猛烈,孙顺明多次想要出去与敌人拼杀,可是面对眼下这样的状况,冲出去也只是白白浪费掉自己的性命。 ![]() 孙顺明在老班长的阻止下停住了脚步,没有去作无谓的牺牲。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战场上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等待援军的战士们内心十分煎熬。 所幸增援部队终于到了,我军开始发起反击,孙顺明也主动要求重返战场。 他似乎忘掉了腿上的伤口,和增援部队一起冲锋陷阵,成功击退了印军的进攻,同时还俘虏了不少的敌军士兵。 在我军的顽强抵抗下,印军想要入侵我国的邪恶计划未能得逞,对印自卫反击战以我军的胜利告终。 孙顺明在战斗当中表现十分出色,因此获得了二等功的嘉奖,不过孙顺明此时选择了急流勇退,没有继续在部队里面发展。 因为孙顺明在战场上多次负伤,除了腿部以外身上多个位置也有不同程度的伤口,他无法继续坚持训练。 ![]() 在战斗结束之后,孙顺明时常会因为身上的伤口饱受折磨,当时的他已经离开了边防的最前线,不用面对残酷的战斗。 但孙顺明不愿意成为部队里面的负担,他在身体无法继续支撑其作战时,选择了退出部队告老还乡,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曾经保家卫国的英雄,在孙顺明退伍之后,考虑到他在战场上做出的贡献,国家决定奖励其一笔钱。 拿到钱之后的孙顺明没有过多的考虑,第一时间就打算回去自己的老家,想在那里度过余下的人生。 孙顺明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回到家乡之后没有因为曾经的功绩而骄傲,反而将这些成就全部藏在心里面,平平淡淡地过生活。 大家都知道孙顺明当完兵回来了,但是没人知道他曾经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村民们依旧像往日一般地照顾着孙顺明。 ![]() 可是就这样一位战斗英雄,为何会沦落到在晚年住在破房子,孙顺明在参军前后有着怎么样的人生经历? 村民们的热心照顾1942年孙顺明出生在河北省一个农村的贫困家庭里面,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染上重病没钱医治,在病魔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 父亲去世之后,孙顺明就和母亲相依为命,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孙顺明想要吃上一口饱饭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好景不长,孙顺明的母亲由于积劳成疾,在独自一人照顾孩子没多久之后,染上了重病不幸离世。 孙顺明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孤儿,村里面的人都不忍心让孙顺明独自一人生活,于是就打算轮流请他来自己的家中吃饭,孙顺明就这样在全村人的照顾下慢慢长大。 ![]() 孙顺明是不幸的,年纪轻轻就成了一个孤儿,但是他又是幸运的,能够有一群如此热心的村民帮助他成长。 孙顺明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深知村民们对他的恩情,于是长大之后的他经常会帮村民们做一些事情,报答村民对他的养育之恩。 孙顺明从小就胸怀大志,他决心以后要走出这条村子,靠自己的努力让其他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他16岁的那年,艰苦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胜利,大家都去街头上欢迎志愿军战士凯旋而归。 孙顺明也在欢迎的队伍当中,他看着保家卫国的英雄,心里面也萌生了一个报效祖国的想法,他打算当一名士兵,为国家作出贡献。 ![]() 不久之后孙顺明就决定报名参军,可是参军的条件也不是那么简单,由于孙顺明从小就没有读过书,导致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报名的时候工作人员还把他的名字写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孙顺明通过了体检,顺利地进入到了部队里面服役。 孙顺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士兵,进入兵营之后很快就要开始艰苦的新兵训练,虽然训练的过程十分艰苦,孙顺明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通过训练之后的孙顺明很快就接到了第一个任务,上级派他去重庆挖掘防御工事。 这个工作对孙顺明来说并非难事,不过孙顺明也是十分认真地对待这一个工作,争取在上级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挖掘任务顺利完成之后,孙顺明就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随后他跟随部队来到了喜马拉雅山驻守边疆。 ![]() 刚开始来到高原地区的孙顺明十分不适应,高原反应也是家常便饭,不过坚强的信念一直都在支撑着孙顺明。 很快孙顺明也适应了高原反应,他在边疆地区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边防战士。 只是和平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要结束了,几年之后孙顺明和部队就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之后,西南边陲的印度一直都很不安分,不断在我国的边境线上发起挑衅。 面对虎视眈眈的敌军,孙顺明和战友们没有丝毫的松懈。 虽然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但是他们每天都坚持训练,保持高度集中的战斗精神,他们准备好了随时应对敌人的入侵。 不久之后爆发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在孙顺明以及一众边防部队的英勇抵抗下,成功击退了进犯的印军。 ![]() 孙顺明凭借在战斗中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嘉奖,但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退役回乡。 拿到奖励的孙顺明回到家乡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他先是为自己盖了一座房子,然后娶了个老婆生了孩子,终于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由于曾经受到过村民的帮助,所以孙顺明一直心怀感激,每当有村民来找自己帮忙的时候,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可是次数多了就出问题了,孙顺明的妻子对这样的行为感到有些不满,他希望丈夫能够给自己多留点钱,为自己的家庭子女考虑考虑。 但是妻子不会明白孙顺明的想法,她不知道如果不是村民们的帮助,或许孙顺明早已经饿死了。 ![]() 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十分重视情谊,面对再造之恩,孙顺明坚决地拒绝了妻子的建议,无奈之下妻子也只能够任由丈夫的行为。 可是孙顺明不知道,妻子此时的建议是为了他晚年的生活考虑,事实也证明了孙顺明晚年的生活过得十分悲惨。 为何孙顺明的善举会招致晚年的悲哀? 晚年的悲惨生活孙顺明回乡之后过了一段安稳的生活,他的妻子很快就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当时大家都觉得孙顺明好福气,以后两个儿子轮番孝顺。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不久之后妻子因病去世,孙顺明独自一人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由于手中的积蓄全部都借出去了,所以孙顺明只能够靠自己赚钱养孩子。 ![]() 即便如此孙顺明也没有任何怨言,但是在孩子长大之后问题就开始接踵而来。 孩子长大了就要娶妻生子,这里需要一大笔的开销,孙顺明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不惜在外面借了一些钱。 等到分家的时候,孙顺明将这些债务分摊给了两个儿子,可是两个儿媳妇却对此十分不满。 两个儿媳妇在丈夫出外打工之际,经常在家里向孙顺明老人发泄着怨气。 她们不仅要求老人家继续出外工作,而且还不让他吃饭。 老人家年事已高,而且曾经在战场上受过伤,此时身体已经无法支持他继续高强度的劳动了,但是两个儿媳妇却丝毫不管。 等儿子回来之后,孙顺明以为他们会孝顺这个老父亲,可是没想到两个儿子竟然默许了妻子的行为,让他们继续虐待自己。 ![]() 孙顺明虽然很伤心,但是也没有其他办法,不过这还不是终点。 老人家因为长期劳累身体每况日下,两个儿子发现老人没有了利用价值之后,不仅不愿意为他治疗疾病,还将他扫地出门。 孙顺明被赶到了一个破旧的机井房生活,这个房子十分残破,四面漏风连基本的遮风挡雨都实现不了。 村民们看着那么善良的老人家遭到这样的对待,十分不忍心,毕竟大家以前都曾经接受过老人家的帮助。 于是大家就开始帮老人家修缮机井房,这样一来孙顺明才有了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栖身之地。 平时村民们都会给老人家送来饭菜,孙顺明人生走了一个大圈,没想到晚年的时候又回到了当初吃百家饭的日子。 ![]() 孙顺明也是很有骨气,他不愿意接受其他人的救济,在空闲的时候就出去外面捡破烂维持生计。 所幸老人家的生活很快就迎来了转机,当时政府正在四处寻找当年的战斗英雄,孙顺明就是其中的一员,只可惜因为当年写错了名字,导致工作人员一直都找不到老人家。 后来几位政府官员终于在这个破房子里面找到了孙顺明,曾经的战斗英雄身份也由此为世人所知,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孙顺明是当年的战斗英雄,老人家曾经帮助村民的积蓄是当年英雄的身份换回来的。 官员们询问老人家为什么不早点来向政府寻求帮助,可是老人家只是摇摇头说了一句不想给国家添麻烦。 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一个老兵的气节,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这位战斗英雄肃然起敬。 ![]() 之后孙顺明就收到了来自政府的30万补偿金,这些是孙顺明多年来没有领取的补贴积累下来的。 两个儿媳妇看到老人家手中有钱了,就打算过来将他接回家中,不过老人家心里面也很清楚两人的目的。 于是老人家将其中20万全部捐给了村子,自己只留下10万元使用,不过这也足够他安享晚年了。 结语:国家和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任何一位英雄,所幸老人家的晚年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不用再过着被儿子虐待的生活。 ![]() 老人家在面对困境时也没有轻言放弃,更是不愿麻烦国家,这样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孙顺明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他有着一群热心的村民抚养自己长大,也有着两个不孝的儿子。 不过老人家曾经的战功已经足以说服一切,他晚年的生活终将会得到温暖。 |
|
来自: 格林书屋 > 《首藏网络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