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膳食用药更讲春夏养阳与秋冬养阴

 图书 馆员 2022-08-17 发布于内蒙古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日:“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浮沉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万物之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此论述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同时也阐明了人类只有顺应四季的变化,才能健康、长寿,百病无生。相反与四季的变化规律相违背而行,则必然影响人体的健康,从而变生百病,甚至死亡。

自然界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生存的万物无不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的生长、生存,同样也遵循着这个规律,这就是常讲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故古人曾把精于摄生之道的人尊为“圣人”,认为他们能够掌握四时阴阳的变化,以春夏之季养其阳,秋冬之季养其阴,故能长寿。体现了古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然而如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呢?概括地讲不外乎根据四季的变化,从起居、锻炼、饮食、用药等方面来进行调养,因前人对如何起居有常,如果进行锻炼的记述颇多,故此不赘述,现仅就如何在药膳方面“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在饮食,用药上春夏如何养阳,秋冬如何养阴呢?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这里的养阳绝不可理解为用温热之品,养阴也绝非用寒凉之品。《内经 .至真要大论》日:“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四季的特点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顺其性即为养,逆其性则为伐,因此王冰就提出了:春食凉、夏食寒以养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阴。朱丹溪也谈到:食凉食寒而养其阳、食温食热而养其阴。这完全符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及“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的原则。但是从阴阳之间的关系上来看,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阴生则阳长、阴阳互根、阴阳是互相转化的,因此我们在补阳时就要兼顾其阴,补阴时又要兼顾其阳。而且无论是在膳食或是用药上也都不应滥用纯阳、或纯阴之品。 例如,每到冬季人们就喜食羊肉,这实际上就是秋冬养阴之理。《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日:“味厚者为阴, 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羊肉性温、味甘厚味,为血肉有情之物,为阳中之阴药,其温可养阳,其味可养阴,温养柔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用药法象论》中也说:“羊肉有形之物, 能补有形肌肉之体。”羊肉确为温阳大补之品。另外,在民间每在寒冬腊月,许多老人常食用附子炖羊肉。附子是温热性药物。为老人冬令的补剂,因老年人气血已衰,畏寒怕冷,易患感冒和夜尿多等症,而附子能温中散寒,强心利尿。羊肉又暖中益阴。二者同食,不但增加了热量和耐寒力,而且还增强了抗病的能力。所以冬季老人吃附子炖羊肉,有病可祛病,无病可有保健之功。但到了夏季则不宜多吃羊肉,《证类本草》 有:“六月勿食羊,伤神。”的记载。冬季又是吃狗肉的好时节。因为冬令进补除了羊肉之外,以狗肉为佳。狗肉性温,滋补力效高。《本经逢源》说:狗肉“下之虚人食之最宜”《普济方》说:“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若用附子炖狗肉不但可治肾虚阳痿,而且还对风湿痹痛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还有许多秋季或冬令饮食或服药的记载,例如在《嘉祐本草》中就有:雀肉“十月巳后,正月巳前食之,续五脏不足气,助阴道益精髓,不可停息。”野鸡:“九月至十二月食之稍有补, 他月即发五痔,以及疮疥等等记载。 又如对于阴血素亏之人,自当补血。我国的南方则喜用龙眼肉。龙眼肉性平偏温,味甘,善补血,其内含糖、蛋白质、脂肪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是名贵的滋补品,在服用时也是有其时间规律的,我国的南方习惯于冬至开始服,至立春则止服。本品虽可养血,然而春夏之季阳气开散,如果继续服用就会以热助热,反而会伤阴耗血。

若当夏月盛暑之时,人体的阳气散越,既易伤津,又易耗气。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李东垣就主张:暑热盛夏宜服用人参, 以益气生津, 常选用生晒参、皮尾参、白参须等。

还有一些人每值夏季则饮食不振,消瘦。《摄生众妙方》 即以“五味枸杞饮”来调养。五味子性温,味酸能养五脏益气生津,枸杞子性平、味甘,善补益精气。如与冰糖同用,可增加补益之功。 又如夏令之佳品西瓜,性寒、味甘淡多汁,可清热生津止渴。为阴中之阳药,消暑热以养其阳。从以上的各种膳食和用药的方法来看,都本于四时,均渊源于《内经》的理论。 用药除了应依其寒热温凉阴阳属性之外,还当以药物的升降浮沉来合四季的升降浮沉。王好古说:“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春升夏浮,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甘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李东垣在其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中说:“凡用药苦不本四时,以顺为逆,四时者是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因此膳食用药不可忽视其升降浮沉之性。春夏之时,在我国许多地方喜欢用药荷叶烧饭。荷叶甘淡,性平,具有芳香之气,既可醒脾和胃生津,又可升发清阳之气。与春夏阳气之升浮,及人体阳气的升浮相应。此也为养阳之一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春夏之季阳气盛,人们往往贪凉饮冷,过之则反而宜伤阳气。而秋冬之季人们又喜温远寒,过之则反而宜伤阴精,所以春夏要防过寒以保养阳气,秋冬要防过热以益养阴精。 综上所述,膳食用药要本于四时。顺应四季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的变化,方为养阳、养阴之法。区别有病可医,无病强身之目的。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 
  春、夏、秋、冬该如何养生?
  阴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阳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四季养生的秘诀——顺应阴阳气化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
什么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阴阳?
  要能做到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当然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产生于宇宙运动,具体是日、月的运动。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讲到阴阳,那就必须提到 《易经》,《易经》 是中国经典中的经典,一部 《易经》 就是讲阴阳运动、讨论阴阳哲理的书。
  有这么一条真理:愈是简单的,就愈是实用的。太极图就是讲阴阳气化的最简单却又是最实 用的图示,它浓缩了 《易经》 最高深的阴阳哲理。
  美丽的太极图由阴鱼及阳鱼所组成,如下图所示。
  太极图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运动的象征。
  太极图的含义其实就是一句话:阴阳平分天下。
  说具体一点,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那么,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
  一天之中的子时 (夜晚23至1点) 、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 (11至13点) 、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至7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至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 (风) 气通于肝。
  夏 (火) 气通于心。
  长夏 (湿) 气通于脾。
  秋 (燥) 气通于肺。
  冬 (寒) 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 《黄帝内经》 早已指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循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春天如何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所以 《黄帝内经》 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 (到庭院中散步) ,以使志生 (使志气生发) 。
  夏天如何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 (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 (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正如 《黄帝内经》 所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 (心情要愉快) ,使气得泄 (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 (多到户外活动) 。
  秋天如何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完谷不化的腹泻) ,奉藏者少 (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冬天如何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 (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所以 《黄帝内经》 说:冬三月,万物闭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 (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 (多晒太阳)。
  为什么说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为什么要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气化养生?
  因为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所以 《黄帝内经》 说圣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为什么要养阳?因为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春夏要养阳。
  秋冬为什么要养阴?因为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秋冬要养阴。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
 阴虚的人如何养生?
  ——阴虚的特征
  阴偏衰,指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主要是肾阴不足,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
  阴虚则热,所以具体表现是:五心 (胸心、两手心、两足心) 烦热、骨蒸潮热,面红上火,咽干口燥,消瘦盗汗 (夜里睡醒出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导致阴虚的原因:主要是邪热伤阴,五志 (喜、怒、悲、思、恐) 太过,化火伤阴,久病体虚耗阴。
  ——对阴气的重新认识
  阴气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类:病理性的阴是废物,是要排出的;而生理性的阴是人体所不可少的,因为阴为阳之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所以养阴确实重要。
  水在养阴中更为重要。因为水是阴阳气化的基础,没有水,生命就不能继续。水是阴气之源,因此,不但应多喝水,还要吸阴气。
  ——阴气在哪些地方最多?
  第一,海边、山林、河畔、高山。在这些地方进行锻炼,做深呼吸,吸入大量的阴气,无疑对长寿十分有益。
  第二,接地气。这是养阴的重要方法。因为天为阳,地为阴,地是阴气的矿藏,所以接地气十分重要,这就是说,应该经常赤足,这样地气可以从足心的涌泉穴上升入体。
  第三,北方。这是阴气产生的重要方向,所以阴亏养生要面北,以汲取北方阴气。
  第四,夜晚,面向月光。因为昼为阳,夜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所以阴亏的人养生,在夜晚面对月光效果最好。
  第五,低凹处。这是阴气较浓之处,因为高为阳,低为阴。住一楼的人也有好处,每天都能接着地气,因此寿命要比住高层的人长。
  ——养阴的饮食有哪些?
  第一,长在水里的东西,如藕、竹笋、荸荠、菱角。
  第二,生在向北、背阴处的食物,越冬的冬小麦,长在地里的地瓜、山药等。
  总之,地气、北方、月光、低凹之处都属阴,是采吸阴气(所谓负氧离子)的有效地方。
  阳虚的人如何养生?
  ——阳虚的特征是什么?
  阳偏衰,指人体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阳虚则寒。人体阳气不足,主要为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因为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本。
  产生阳虚的原因:多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包括饮食不当、劳倦或疾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对生命的重大意义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气,在古代写“”。即气寓火之意,火,就是动力。所以阳气有动力的作用。
  阳化气,阴成形。无阴则阳无根,无阳则阴无以化,所以阴气的化生必须依赖阳气。先天之气,又称为元气,是生命的火种,藏于肾,又称为命火,命火极为宝贵。
  火种熄灭则生命终结,所以保护阳气、减少阳气损耗,是抗衰老的重要奥秘。
  ——阳气在哪些地方、哪个时辰最多?
  第一,正午,日头当顶,立于庭院,脱帽,日精可从头顶百会穴入人体。
  第二,站在高楼、高处面向南方,打开窗户,阳气可随光照从皮肤进入人体。
  第三,日出时,面向东方,做深呼吸,阳气可从鼻孔及人身皮肤腠理(毛孔)进入人体。
  第四,晴天,蓝天白云,立在旷野,做深呼吸,阳气可从口鼻进入人体。
  总之,要去天气高、太阳光好、南方、东方、向光、高凸处去采吸阳气。

  五脏(心、肝、脾、肺、肾)是人体养生保健的重中之重,中医对五脏养生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食物中的太极之道,阴阳平衡

太极之道,贵乎阴阳平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阴阳两方面的协调统一,也就是阴阳平衡了,身体才健康。而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营养来源。 食物分四气五味,也分阴阳。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是辛甘酸苦咸。

具有寒凉,酸苦咸等性能的食物是属阴的,如:冬瓜,苦瓜,海带,杏仁,绿豆等。而温热,辛甘淡的食物是属阳的,如:羊肉,狗肉,桂圆,大枣,蜂蜜,红薯等。在日常饮食中只有合理进行阴食与阳食的平衡搭配,本着“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原则来合理饮食。

春夏季要多进食偏寒凉、酸苦咸的食物,如:小米,小麦,荞麦,绿豆,苦瓜,冬瓜,鸭肉等,使肌体皮肤腠理致密,阳气血汗不易外泄。秋冬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多食温热 一日分为四时,也可为春夏秋冬,早晨和中午犹如春夏,阳气旺盛,下午和晚上像秋冬,阴气较盛。所以早上和中午多加一些阴性食物,下午晚上多加些阳性食物,阴阳制约,相互消涨,达到平衡。
中国南北地理有很大的不同,西北方地势高、多燥寒,饮食上多用些温热的阳线食物,如:羊肉,狗肉,高粱,桂圆,枸杞,大枣,大蒜,杏,桃等, 而居住在东南方的人可以多食用一些寒凉的阴性食物,如:杏仁,薏米,百合,苦瓜,海带,紫菜,冬瓜等。
人与自然存在着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不能一味偏食用“阴食”或“阳食” ,在饮食的阴阳搭配时要兼顾健康状况、年龄、体质等。 阴阳平衡的进食带来阴阳平衡的身体,太极无处不阴阳,机体的阴阳平衡也是太极的最大追求。
心系全民健康、共圆太极梦!
探讨如何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的关键于在顺应阴阳气化。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与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

(一)什么是阴阳?
问得很好!要能做到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当然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产生于宇宙运动,具体是日、月的运动。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讲到阴阳,那就必须提到《易经》,《易经》是中国经典中的经典,一部《易经》就是讲阴阳运动、讨论阴阳哲理的书。
有这么一条真理:愈是简单的,就愈是实用的。太极图就是讲阴阳气化的最简单却又是最实用的图示,它浓缩了《易经》最高深的阴阳哲理。
太极图浓缩了阴阳哲理,是阴阳运动的象征。
太极图的含义其实就是一句话:阴阳平分天下。
说具体一点,天下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全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那么,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
人的养生也要随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变化,那么,阴阳消长 的规律是什么?
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
23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了;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点~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立即,进入阳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  时是一天中的57点,是一年之中的春分;  时是一天中的1719点,是一年之中的秋分,简要言之,从子时到午时为阳时,从午时到子时为阴时。
(二)为什么要养阳阳?
我们就从高血压谈起。从中医角度来说,高血压的病机是常见的是虚阳亢。记得还在初中时,我的语言老师得了高血压,休假去了,后来老师好了,是中医治好的,中医说老师的高血压是阴虚阳亢引起的。阴虚阳亢,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医的阴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学中医更加体会到阴阳平衡的重大意义。中医的病机主要就是阴阳失衡,中医辩证论治就是清脏腑阴阳气血失衡的部位,然后通过处方用药用以纠正阴阳的失衡,病就会好了。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是阴虚阳亢,大部分是肝肾阴虚导致肝阳上亢,所以要通过滋养肝肾之阴,以平抑肝木,血压便能降下来,就是治本。所以高血压可以通过中医调节阴阳达到治本的作用,而平衡阴阳的目的就是为了治本。
中医的阴阳来自于《易经》的阴阳,阴阳是相对立又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以人而言,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体为阴天;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每一个脏腑都分阴阳,如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肾也分肾阴、肾阳,总的来说是分为阳气及阴精,阴精又包括精血津液。阳气是功能,阴精是物质。
我们中医的养生方法,就是为了平衡阴阳。阴阳平衡,健康一生。阴阳平衡是动态的平衡,阴阳平衡关系着人的健康和衰老。养阴阳这样重要,所以在这个世界是,只要还有一个中国人,中医的养生方法就会发展下去
(三)阴阳平衡太重要了
<p 我们知道,阴阳要保持平衡人才健康,才不生病,阴阳失衡不会导致疾病,中医的辩证论治是辨别人体中哪同处脏腑发生阴阳失衡,然后通过处方用药纠正阴阳失衡、恢复脏腑的平衡,这样病就会好了。阴阳平衡不仅在中医治疗学中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中医养生学中同样至关重要。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所以养生的宗旨是维系生命的阴阳平衡。
阴阳失衡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第一,阴阳轻度失衡可导致人体长期牌亚健康状态。
第二,        阴阳中度失衡可致疾病、早衰。

第三,阴阳重度失衡导致重病。

第四,阴阳离绝则生命终止(死亡)
所以,阴阳平衡对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无论中医治病和养生长寿都与维持阴阳平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风)气通于肝。
夏(火)气通于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
秋(燥)气通于肺。
冬(寒)气通于肾。
所以中医学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早已提出四季养生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也是遵偱四季阴阳消长的规律进行的。
下面,我讲一下四季养生,这是把人的阴阳和天时的阴阳相顺应的方法,四季养生的总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维护人体阴阳平衡的法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春天如何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就会降低人体适应夏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发缓行,广步于庭(到庭院中散步)、以使志生(使志气生发)
2.夏天如何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心为主。要使气得泄(当汗出就不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症(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降低人体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不要怕阳光)、使志无怒(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闭汗),若所爱在外(多到户外活动)。
3.秋天如何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完谷不化的腹泻),奉藏者少(降低了人体适应冬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秋三月,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与鸡一起作息),使志安宁,收敛神气。。
4.冬天如何养生?
冬天,大了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着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降低了人体适应春天的能力)。
所以《黄帝内经》说:冬三月,万物新生藏,水冰地冻,无扰乎阳(不要耗散阳气),要让神气内守,要避寒就温,少出汗。必待日光(多晒太阳)。
为什么说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为什么要顺应大自然的阳阳气化养生?
因为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所以《黄帝内经》说圣人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为什么要养阳?
因为春夏是阳长阴消的阶段,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效果就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春夏要养阳。
秋冬为什么要养阴?
因为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顺应阴长的气化趋势养阴,会比其他时候要好,所以秋冬要养阴。
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根地阴,阳根地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秋冬养阴,也就是为了春夏的阳有根基;春夏养阳,那么秋冬的阴才有动力。
阴虚的人如何养生?
阴虚的特征:
阴偏衰,指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主要是肾阴不足,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
阴虚则热,所以具体表现是:五心(胸心、两手心、两足心)烦热、骨蒸潮热,而红上火,咽干口燥,消瘦盗汗(夜里睡醒出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导致阴虚的原因:主要是邪热伤阴,五志(喜、怒、悲、思、恐)太过,化火伤阴,久病体虚耗阴。
对阴气的重新认识
阴气包括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类:病理性的阴是废物,是要排出的;而生理性的服是人体所不可少的,因为阴为阳之基础,无阴则阳无以化,所以养阴确实重要。
水在养阴中更为重要。因为水是阴阳气化的基础,没有水,生命就不能继续。水是阴气之源,因此,不但应多喝水,还要我吸引阴气。
阴气中哪些地方最多?
第一,海边、山林、河畔、高山。在这些地方进行锻炼,做深呼吸,吸入大量的阴气,无疑对长寿十分有益。
第二,接地气。 这是养阴的重要方法。因为天为阳,地为阴,地是阴气的矿藏,所以接地气十分重要,这就是说,应该经常赤足,这样地气可以从足心的涌泉穴上升入人体。
第三, 北方。这是阴气产生的重要方向,所以阴亏养生要面北,以汲取北方阴气。
第四, 夜晚,面向月光。因为昼为阳,夜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所以阴亏的人养生,在夜晚面对月光效果最好。
第五,低凹处。这是阴气较浓之处,因为高为阳,低为阴。住一楼也有好处,每天都能接着地气,因此住一楼的人的寿命比住高层的人长。
养阴的饮食有哪些?
第一,        长在水里的东西、如藕、竹笋、荸荠  、菱角。
第二,        生在向北、背阴处的食物,越冬的冬小麦,长在地里的地瓜、山药等。
阳虚的人如何养生?
阳虚的特征是什么?
阳偏衰,指人体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阳虚则寒。人体阳气不足,主要为肾阳虚衰(命火不足),因为肾阳为人体诸阳之本。
主要特征为:畏寒肢冷,面色   白,喜静  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脉迟。
产生阳虚的原因: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包括饮食不当、劳倦或疾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对生命的重大意义
阳气是生命的动力。气,在古代写作“  ”即气寓火这意,火,就是动力。所以阳气有动力的作用。
阳化气,阴成形。无阴则阳无根,无阳则阴无以化,所以阴气的化生必须依赖阳气。先天之气,又称为元气,是生命的火种,藏于肾,又称为命火,命火极为宝贵。
火种熄灭则生命终结,所以保护阳气,减少阳气损耗,是抗衰老的重要原则。
阳气在哪些地方,哪个时辰最多?
第一, 正午,日头当顶,立于庭院,脱帽,日精可从头顶大百会穴入人体。
第二,站在高楼,高处面向南方,打开窗户,阳气可随光照从皮肤进入人体。
第三, 日出时,面向东方,做深呼吸,阳气可从鼻孔及人身皮肤肤腠理(毛孔)进入人体
第四,晴天,蓝天白云,立在旷野,做深呼吸,阳气可从口鼻进入人体。
总之,要去天气高、太阳光好、南方、东方、向光、高凸处去采吸阳气。

四季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是最富东方特色的养生瑰宝。四季养生的三大关键是按照四时养阴阳、养五脏及养生长化收藏;四季养生的核心是指人的养生要顺应四季阴阳变化来进行调养,按照天时的气机升降来进行保健。二十四节气养生是四季养生的细化,尤其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及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蒸气与时令病的防治及养生都有密切的关系。

调阴阳治百病绝密配方
先以29条为例。29条是营阴亏虚的芍药甘草汤证,不是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是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p 29条“小便数、心烦、脚挛急”是连贯症状,是营阴虚的见证。营阴虚则生内热,内热迫阴下泄则小便数,内热扰心则心烦,小便数又加重了营阴亏虚,则出现筋脉挛急,表现为脚挛急。  虽然有脉浮(卫阳强)、自汗出(营阴弱)、微恶寒(表证)的桂枝汤证,也不可与桂枝攻表。因为营阴已经亏虚,卫阳缺失了后援,与桂枝攻表必亡阳,故得之便厥,逆变成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的阴阳两虚证,此证不能与芍药扶阴,扶阴则厥不还,吐逆不止。
故作甘草干姜汤先复其阳。反与桂枝,得之便厥,这是桂枝损阳的明证。
桂枝汤证脉浮弱、自汗出,必无小便数、脚挛急的营阴亏虚证。
故桂枝汤方以桂枝通泄浮越有余之卫阳,以芍药补益缓弱不足之营阴,促使营卫和,其病则愈。如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怎么解决呢?宜桂枝汤“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荣卫怎么和了?就是芍药甘草补益不足之营阴,桂枝通泄有余之卫阳,协助人体实现营卫和,其病则愈。桂枝类方治虚劳也是调和阴阳虚劳急病,小建中汤是代表方。
小建中汤证有阳气强的表现,如心悸、四肢疼,手足烦热;也有阴气虚的表现,如衄血,腹中痛,梦失精,咽干口燥。故以桂枝通泄有余而外亢之阳气,以芍药甘草胶饴补益不足内敛之阴气,促使内外谐和,其病则愈。
虚劳慢病,薯蓣丸是代表方。
薯蓣丸同样以桂枝柴胡大豆黄卷桔梗杏仁防风等药通泄有余之阳气,以当归地黄甘草人参芍药麦冬阿胶大枣等药补益不足之阴气。
以一百丸为剂,长期调理。虚劳伤人,有急病也有慢病。
虚劳并不都是慢性病,也并不都是阴阳两虚者。
虚劳急病若能及时得到正确治疗,就能防止发展为慢性病。而一切疾病的治疗原则,都是察其阴阳,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以期阴阳得和,其病乃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