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儿为防老”,在如今的现实中还成立吗?

 健康养生新坐标 2022-08-17 发布于北京

养儿防老,是古代和旧社会人们的生育观。那个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机械化程度不高,以体力劳动和手工作业为主,男性在生产活动中是主要劳动力。再加上宗族势力的因素,男性多的家庭,在宗族中有更多话语权和执行力。因此,生儿子,不仅仅是接续香火,更重要的是提高家庭的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多子家庭和无子家庭相比,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差距。

另一方面,在过去,社会保障体系极不健全,老有所养一直是个大问题。老年人因年龄和健康原因退出生产活动之后,也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基本上全靠儿女们供养。女儿出嫁后,便成了别人家的人,很少能照顾老年父母的生活。儿子就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年老后的依靠。所以,养儿为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也就形成了。

现在,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健全,老年人退休后有养老金,在经济上对子女的依赖性明显减弱。以养老院、老年公寓为代表的社会养老机构也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从我国的现状来看,老年人的养老金水平普遍偏低,社会养老机构从数量上或服务水平上,还不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所以,居家养老仍然是主流。

尽管男女权利平等,已经得到了法律的确认。但是在民间,多数老年人仍然愿意把财产让儿子继承,并和儿子共同生活,或者主要依靠儿子赡养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养儿防老的观念和格局在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