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笔下有个冤大头,武功天下第一,却遭妻子背叛,还与仇人为伴

 耳东话史 2022-08-17 发布于湖南

常言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话用来形容武侠故事也很贴切,其中存在太多天马行空的设定与桥段,无法以正常逻辑去理解,因为武侠故事大多数剧情引领角色行动,而不是从每个角色情感出发,去推动剧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天龙八部》中萧峰听信了康敏的谗言,认定段正淳就是当年的带头大哥,于是他去找段正淳寻仇,继而亲手打死了替父赴死的阿朱,阿朱死后,萧峰在这世上了无牵挂,这也为他后来在宋辽大战之时选择自戕埋下伏笔。

(萧峰剧照)

这段剧情就是典型的因为剧情需要而无视角色情感和逻辑,中原群雄如何会推举一个大理皇室成员为带头大哥?当年的段正淳也不过二十来岁,他一个愣头青凭啥带领群雄?

而本文要提到的那人比萧峰更冤,这人武功天下第一,却遭妻子背叛,还与仇人为伴,收仇人当了徒弟,他自己还不觉得憋屈,属于纯粹的工具人。

一、《射雕》时代的天下第一高手

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开篇之前,故事背景中已经发生过一次华山论剑。

原著道:“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周伯通在回忆五绝争夺《九阴真经》这段往事时明确提到了王重阳天下第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王重阳早已仙逝,压根就没有活到《射雕英雄传》时代,所以《射雕》时代的天下第一并非王重阳,而是五绝中的另一位,即“南帝”段智兴。

当年参与论剑的东南西北四绝基本都是同一水平线上的高手,彼此不分伯仲,但王重阳在临死前去过大理一趟,为的是与段智兴交换武功,而那之后,段智兴就成了理论上的天下第一。

段智兴早凭借大理段氏祖传的一阳指跻身当世顶尖高手行列,而后来王重阳为确保自己死后仍有人能压制欧阳锋,于是将先天功传给了段智兴,有先天功加持的段智兴,武功自然更上一层楼,作为一个武痴,段智兴自然有理由继续精进自己的武功,说他是此时的天下第一,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天下第一又如何?金老大笔一挥,要他走霉运,他就得当冤大头。

二、爱妻背叛

要说金庸笔下最厚颜无耻的女子,瑛姑一定榜上有名,不过她与周伯通勾搭上,也怪周伯通传授武功时与她的接触过于亲密。

当年段智兴和王重阳是在交流武功,那周伯通却是因传授瑛姑武功而与瑛姑擦出了火花,两人做出不轨之事,还有了一个孩子,二人无疑是有愧于段王爷的。

(瑛姑剧照)

后来那孩子被裘千仞打伤,瑛姑还厚着脸皮去求段智兴救治,段智兴拒绝了她的请求,这做法固然有些残忍,却也说得过去,毕竟是瑛姑负他在先,与人有染,那孩子可以说是与他非亲非故,结果瑛姑反倒因此记恨段王爷,也不知哪来的脸。

段王爷因此大受打击,后来出家为僧除了因大理段氏避位的习俗之外,也多少受此事影响。

三、与仇人为伴

其实段智兴这个角色“当皇帝”都只是在书中之人的口中回忆提及,登场的时候,他早已是出家人一灯,很难想象,当年一个一心只想成为天下第一高手的武痴,如何能够转变成一个潜心修佛的高僧。

(裘千仞剧照)

而后来一灯大师的经历更显工具人本色。

《射雕英雄传》书末,群雄汇聚华山,决定再来一次华山论剑,当年未能参与论剑的铁掌帮帮主裘千仞也抓住机会,想来与群雄一较高下,结果是被洪七公一番痛骂之后打得重伤,命在旦夕之际,一灯大师站了出来,收了这仇人为徒。

要知道当年裘千仞之所以偷袭瑛姑的孩子,目的就是为了让段智兴耗费功力去救那孩子,他是冲着段智兴去的,如今裘千仞需要一个改邪归正的机会,金庸却让段智兴来收留他,多讽刺啊。

(一灯剧照)

“与仇人为伴”这话说的还不仅仅只是一灯收了裘千仞为徒而已,这师徒二人的确是为伴多年,但到了《神雕侠侣》书末,一灯甚至和那有着“夺妻之恨”的周伯通住在了一起。

在杨过的一番调解下,周伯通和瑛姑走到一起,瑛姑也原谅了已是出家人的裘千仞,一灯大师与他们二人站在一起不知是何感觉,也不知三人回想起当年被打死的那孩子是否会心痛,还是早已不在乎了?

(周伯通剧照)

但你以为三人只是冰释前嫌,那可就错了,原著道:“一灯、周伯通、瑛姑数十年前恩怨牵缠,仇恨难解,但时日既久,三人年纪均老,修为又进,同在这百花谷中隐居,养蜂种菜,莳花灌田,那里还将往日的尴尬事放在心头?

有过这样痛苦经历的三个人,终日住在一起,就真不会想起那些往事吗?尤其是对于一灯大师而言,从头到尾,他也没做错什么,怎么就这么憋屈呢。

纵观段智兴的经历,尽显工具人本色,明明有天下第一的本领,却被妻子背叛,与仇人为伴,着实是个冤大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