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孤求败想败尽天下高手,何不去大理挑战段誉?答案由王语嫣说出

 耳东话史 2022-08-17 发布于湖南

武侠的世界中固然也讲法礼,但武林高手之间的对决却往往只讲强弱,在这充斥着刀光剑影的武林中,一个习武之人的武功更高一分,他便多了一分生存的概率,也正因为如此,金庸笔下出现了不少武痴类的角色,比如鸠摩智、欧阳锋、周伯通,不过有一人对于习武的执迷比他们似乎更深一些,那人便是“剑魔”独孤求败。

金庸是借杨过的视角提到的独孤求败这位高人,而这人不仅执迷于习武,他更是有心败尽天下高手,这一点从他刻在剑冢石碑的文字也能看出。

原著道:“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既然独孤求败有心败尽天下高手,结合书中设定来看,他应是《天龙八部》故事结束后到《射雕英雄传》开篇之前这段时间活跃于武林之中的,那他为何没有去挑战段誉?

一、独孤求败行走江湖的时代

关于独孤求败这个角色生存的时代,书中只有两个信息能够推测,一是杨过做出的推测。

(杨过剧照)

原著道:“武林各位前辈从未提到过独孤求败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

这事倒是不假,书中高手皆以五绝为尊,五绝之中,东南西北四绝又都推崇“中神通”王重阳为天下第一,从没有人提及“剑魔”独孤求败的名字,如此看来,他的确不该是《射雕》、《神雕》时代的人物。

第二条线索便是那只神雕的存在,其实在笔者看来,神雕既然被称为“神雕”,哪怕是活了数百年都不足为奇,但多数人更倾向于神雕只能活几十年,所以与雕为友的独孤求败自然只能像杨过推测的那般,是六七十年前的人物。

所以独孤求败的确是在《天龙八部》故事结束之后才开始行走江湖的,而《天龙八部》故事结束之后,老一辈的高手几乎都已退场,明面上最强的高手就是段誉和虚竹了,独孤求败为何没挑战他们?

二、尚存于世的高手

《天龙八部》中最顶尖的高手莫过于“一僧、二挂、三老、四绝”,其中扫地僧带着慕容博、萧远山在少林潜心修佛,鸠摩智功力尽失,而萧峰及逍遥三老已不在人世,剩下的高手的确就只有段誉和虚竹了。

那虚竹最终是去向不明,多半是和梦姑退隐了,独孤求败找不到他的踪迹,自然也谈不上挑战他了,而段誉则不同,书末明确提到段誉是当了皇帝。

(段誉剧照)

原著道:“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所以段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在武林中抛头露面的,即便算不上是行走武林,他身为大理皇帝,自然也谈不上是退隐,只要独孤求败了解有他这么一位高手存在,自然会去挑战他。

要知道当年段誉在少室山大战之时可是用六脉神剑打得慕容复披头散发,这事可是世人皆知的,到了宋辽大战之时,他又与义兄虚竹一起在万军中劫走辽主完颜洪烈,他的事迹自然会被世人传颂,独孤求败又岂会不知?

(鸠摩智剧照)

而根据历史事实来看,段誉这人物的历史原型可是活到了九十三岁才死,独孤求败活跃的时代极有可能遇上中年或者晚年的段誉,他为何没去挑战段誉?笔者之所以如此肯定他没挑战段誉,只因为段智兴作为段誉的孙子从未提及这事,所以到底是为何呢?

三、王语嫣解惑

其实金庸借王语嫣解答过这个问题。

独孤求败要挑战的必然都是武林中那些最顶尖的高手,可段誉真的算得上是顶尖高手吗?早在他与萧峰比轻功的时候,萧峰就一眼看穿他的确是不会武功,只是内力深厚,加上学过几门武功,却不懂如何驾驭。

(王语嫣剧照)

而到了书末,王语嫣与段誉有这么一番对话:“王语嫣叹道:'誉哥,以前我心中常说:'段郎虽然武功不行、傻里傻气,毕竟忠厚老实,挺靠得住,决不对我说半句假话。’这份好处,现下可又没了。’段誉急道:'我没变啊。我仍然武功不行、傻里傻气,但忠厚老实,挺靠得住,决不对你说半句假话。’”

段誉本就是个不爱习武的人,他从始至终都只是接触了几门武功的皮毛加上空有一身内力而已,所以明眼人一看都知道他是何水平,自然武林中的人也不会传“段誉很强”之类的传言,独孤求败也就不会将段誉视为“猎物”,这是合情合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