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小我之名,赴时代之约

 胡高清 2022-08-17 发布于辽宁

作文材料 

江山在变迁,家国有兴衰。历史的洪流中裹挟着无数一个一个的个体。

一个人无法抗拒时代。《采薇》中士兵守边一生,最后却只落在雨雪的归路上踽踽独行;《国殇》里将领奋尽全力也无法改变“严杀尽兮弃原野”的结局;李白徒叹“蜀道难”,高适悲歌《燕歌行》,杜甫泪洒武侯祠,都无法阻止一个伟大落幕;岳飞精忠报国,却被杀害于“风波亭”,陆游“身老沧州”,终身报憾,痛苦离世,而两宋繁华,就在无数仁人志士的拼死抗争中结束于血染的崖山海面;上个世纪,《茶馆》里欝儿卖女的乱世百姓,上海日本纱厂里的包身工,还有米庄里生活着的蒙昧的阿Q们,无数个体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无法改变个体命运的结局。

但在“时代”里,许多个体仍然闪光着光辉。

阅读了上述文字,你对“个体与时代”的关系有什么思考和感受?你将如何在当今时代里自处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和感受,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胡高清作文教室初级班”线上学生作文展台

以小我之名,赴时代之约

开发区一中 新高一 

陈禹彤

时代的洪流翻腾至今,无数的个体就如一颗颗水珠被时代包裹着,不断抛起又落下,最终留在历史的河床中。从《采薇》中守边一生的士兵,到陆游“身老沧州”,终身报憾,无数人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中与世浮沉。我的思考是,时代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我们唯有将个人融入时代潮流,方可以小我之名,赴时代之约。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曾言:“时代像筛子,筛得大多数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一个人是贪图安逸,做被时代筛掉的沙子,还是追求卓越,做紧扣时代发展的弄潮儿?这是一个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选择。是的,在如万花筒般变幻莫测的当今社会,个人不再只是社会结构的被动接受者,我们也可以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主角。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而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曾记否,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百年前远眺未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站在历史的海岸边漫溯那一道道沟渠,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仁人志士与时代的车轮并驾而行——鲁迅、钱玄同、陈独秀在黑暗中高举“德”、“赛”旗帜,唤醒彼时沉睡着的灵魂。他们在至黑至暗中踽踽独行,却依然坚信“倘若能唤醒几个较为清醒的人,你决不能说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他们就是这样,为了唤醒人民,将自己燃烧。不断探索国家渺茫的希望。但中国,也正是在这无数华夏儿女劈波斩浪的铮铮铁骨中,中华民族重开绝壁、夺隘而出,才得以铸就如今盛世华章。

看今朝,仍有“沙漠愚公”苏和勇担重任,十年来潜心造林,守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大潮;亦有董宇辉在信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化底蕴深厚的“双语带货”成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发展之势,听从内心召唤,才能让个体生命在时代中铿锵绽放。是的,中国力量,从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个人与时代的交叉点上汇聚而成的。顺应时代潮流,也从来不是一味盲从于流行时尚,而是整个社会的前进目标。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小我,将个人的奋斗置于时代的平台上,才印证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结尾:“孩子,你究竟是谁呢?”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历史大势浩荡而来,许多个体积极进取,砥砺前行,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把个人责任融入时代发展,从而在“时代”的洪流中闪耀着熠熠光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新时代的缔造者,为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就像鲁迅先生笔下所写的那样:“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不必等待火炬。”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一个人也许无法抗拒时代,但不能说他绝无可能闪耀出光辉。循着心的方向,我们定能站在时代洪流的浪尖上舞出美丽人生。让我们新一代的“接力者”顺时势而为,守进取之心,以小我之名,赴时代之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