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没做到有始有终”——追记重庆市奉节县扶贫干部张涌涛

 老沈阅览 2022-08-17 发布于广东

2019年12月3日,重庆市奉节县太和土家族乡太和小学校长张涌涛的生命,定格在了47岁。十里八乡的村民来了,生前同事和扶贫战友来了,结对帮扶的贫困群众也来了,这位小学校长的离世,让无数人泪奔。

“罗小!你好,请你转(告)易支书......(我)又到重庆住院了,正式辞去金子村帮扶责任人,请另安排他人加入扶贫。对不起,(扶贫工作)没做到有始有终,身体不允许!”

这是2019年11月24日,张涌涛发给自己结对帮扶村——奉节县太和土家族乡金子村本土人才罗小(罗月英)的一段话。

“今年秋季开学后,我就感觉他身体有点不对头,开始催促他去医院检查。他总说没事,只是胃上有点毛病。还说学校有一堆事,扶贫工作也很重要。” 妻子谭蓉讲起来“悔恨不已”。

谭蓉清楚地记得那是2019年10月14日,一家人没办法,“设计”让张涌涛陪同父亲去万州三峡医院检查身体,“顺便”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

张涌涛和家人

当时查完血后,医生要张涌涛住院。可他牵挂着工作,拒绝了。17日凌晨3点钟左右,他实在“扛不住”,立即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肝硬化。

这次住院超过20天。张涌涛着急起来。从11月8日起,他就嚷嚷着要出院,“11号到15号我值周,脱贫攻坚也要'回头看’,一个都不能耽误。”

3天后,张涌涛如愿出现在学校。11月18日,他带领学校相关人员,到金子村结对帮扶户走访,关怀各家近况,再次核算每户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同时张贴明白卡。

“我们劝张校长就不要去嘛,但他坚持要去。”大队辅导员金燕很是自责。

提起这次走访,金子村村支书易礼敬眼眶泛红,“张校长最负责任,我们都不晓得他得了这么重的病,也看不出来,走访都和往常一样,只是这次没有那么'讲礼’,中午在村里食堂吃了一口饭。”

11月20日,张涌涛再次住院,并转院到重庆新桥医院进行治疗。无奈病情继续恶化,随后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肝胆科进行急救,期间几度昏迷不醒。

回忆张涌涛生前的点点滴滴,大家至今不愿接受他离去的消息。岳母梁伦清几度哽咽,“他是个好人呀!对工作又那么认真负责,怎么会是这样!”

张涌涛的母亲已去世近10年,现年76岁的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岳父岳母也多病。对3位老人来说,如今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对儿子张杰威来说,父亲一直是指路的那盏明灯。今年7月高中毕业的他,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暑假期间,张涌涛没有兑现“一家人出去旅游一次”的承诺,而是带着儿子一起走访贫困户。

“爸爸一路上跟我讲,以后无论做什么,千万不可忘本,要有家乡情缘,一生多做好事和善事。”男儿有泪不轻弹,张杰威的眼眶始终红红的。父亲的话音犹在耳,住院期间坚持与贫困户电话交流、仔仔细细解答问题的样子犹在眼前,可再也听不见这样的教诲了。

生命进入倒计时,张涌涛最放心不下的依然是工作。教导主任唐琪栋回忆,他和校长最后一次联系是在11月28日,校长当时说了政务平台OA系统的事儿,特地又交代了结对的几户贫困户有什么事要帮忙办一下。

张涌涛生前帮扶了5户贫困户。对这些贫困群众来说,他就是亲人。

张涌涛走访贫困户候礼属

“张校长帮我家太多了,为外孙落实了教育资助,住上新房也没花一分钱。”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苟文权的妻子候礼属潸然泪下。苟文权急得从病床上坐起来,喊着要去看最后一眼,可实在走不了,埋头嚎啕大哭。

现年79岁的张昌清一再说张校长是个好人、大好人,经常打电话不说,还嘘寒问暖,一到冬天就送来棉被和毯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涌涛尤其注意教育帮扶。冉方权的女儿冉月由于存在智力问题,同时患有“癫痫病”,对学校生活严重不适应,他便定期送教上门。

8岁的太和乡娃娃李浩呈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张涌涛就以微课、视频方式让其感受教育的魅力。

2018年10月20日,他带领送教班主任牟艳莉等一行驱车238公里,前往云阳县鱼泉镇马槽街实地协商送教模式,确保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

“今年金子村已经连续两次得到全县脱贫攻坚'流动红旗’,这离不开像张涌涛一样拥有金子般心的诸多扶贫干部的共同努力。”乡党政办主任雷清平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