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主政过苏州、扬州,后任江苏省委书记,功勋卓著,活到了97岁

 茂林之家 2022-08-17 发布于湖南

如今的江苏是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支柱,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发达,不论是市场规模还是未来发展前景都与广东不相上下,这一切离不开历代江苏主政官的努力,其中真正改变江苏发展格局的,要数韩培信,他是邓公钦点的“长三角工程师”。

韩培信是江苏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母在他幼年时相继去世,要不是亲属的接济,他恐怕要饿死冻死。1937年,日寇进占上海,又攻克南京,残害了数十万无辜百姓。眼看家乡父老死在外敌的铁蹄之下,韩培信悲愤不已,他想要挽救国家与人民,于是加入左翼团体,开始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一些抗日活动。

1940年,韩培信正式加入共产党,他上过中学,文化知识水平较高,因此很受上级的器重,没多久就当上了干部,在军区总部做文职工作。1943年,日伪军集结1万多人,分三路向新四军攻来,新四军当即执行坚壁清野的战术,黄克诚将军特地找到韩培信,要他在三天之内,将八滩的庄稼全部收割掉,房屋全部拆毁,柴草全部焚烧,不能留给敌人一丁点可用之物。

八滩是新四军的后勤中心,有野战医院、兵工厂、弹药库等重要设施,要在短时间内全部拆掉,实在有些困难。但军令如山倒,韩培信只能咬着牙执行,绝对不能让日本人占一点便宜!往后三天里,韩培信带着战士们日夜奋战,将数百间房屋夷为平地,将老百姓全部迁走。日军赶到八滩之后,连一滴水,一颗粮食都找不到,只能忍着口渴和饥饿露营荒野。当天晚上,黄克诚带人杀了一个回马枪,突袭疲乏至极的日军,取得了一场大胜。

解放战争时,韩培信出任滨海县县长,粟裕率华野在苏中打了几场漂亮仗,即将撤回山东的时候,他动员一切力量征集了数十万斤粮食,供华野用度,随后又接收了1000多名伤员,分散安置在农村里治疗休养。伤员痊愈之后,韩培信又派人将他们送回原部队,继续为革命战斗。

时间来到1949年,解放军即将发起渡江战役,韩培信受到上级指示,集结了几十个人的行政班子,跟着部队一起南下,去江苏常熟建立人民政府。常熟的情况并不乐观,虽然县城被解放,但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由地主乡绅把持,他们与躲藏在山里的土匪和国民党残兵眉来眼去,抗拒社会主义改造。

韩培信对此绝不姑息,他组织了公安军迅速肃清匪患,并抓捕所有地主恶霸,进行公审判决,他们的家产则由土改工作队分给贫苦百姓。没过多久,韩培信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苏州地委书记,后被调入省委任秘书长。1970年,他出任扬州市委书记,1983年出任江苏省委书记。

江苏是长江的门户,是华东的中心所在,地缘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中央很重视这个地方,指示韩培信“放手大胆去干”,不要束手束脚,要争取把江苏的经济搞得和台湾一样好。韩培信在考察了各地的区位之后,决定将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作为行政工作的主要内容,他一手打造了“华西村”模式,并将其推广到整个江苏,迅速拉高了经济,邓公闻讯后,亲口赞许说江苏这是要“异军突起”。

苏北地区发展势头不好,远不如苏南富裕,韩培信便加大对苏北的资源投入,并让苏南点对点进行帮扶。除此之外,韩培信还从省委抽调出一大批青年干部到苏北去“支援建设”,其中就包括韩培信的儿子韩建华。韩建华起初拒绝接受任命,是韩培信一直做他的工作,最终说服了他。

新世纪初期,韩培信退居二线,晚年致力于做慈善,帮扶贫穷山区的失学儿童。他曾对媒体说,自己出身寒门,因此对于与自己有相同遭遇的孩子很是同情,总想做点什么帮他们一把,哪怕是让他们吃上饱饭也行。2017年,韩培信在南京离世,享年97岁。

韩培信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出身毫末,却不坠青云之志,加入革命队伍,肩负起报国的伟大理想。期间虽经历磨难,但他从未退缩,迎难而上,最终成功走出困境,迎来了久违的光明。之后,韩培信又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将江苏打造成了经济强省,造福了数千万江淮百姓,这份功绩将一直留存于历史中,永不褪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