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丁樱妙用乌梅、 乌梅炭经验拾萃

 新用户5616Y0eR 2022-08-1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丁樱

7月20日,71岁的丁樱入选第四届国医大师,获得中医药行业最高荣誉,同时成为河南省首位女国医大师。丁樱老师多年来执着于研究儿科肾病、紫癜等疑难病症,今日将丁樱教授临床应用乌梅、乌梅炭的经验介绍如下。

01
过敏性紫癜

1.风热夹瘀

紫癜瘙痒, 此起彼落, 恶风或咳嗽, 咽红, 发热, 流黄涕, 舌质红, 苔薄黄或薄白, 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经验方: 生地黄、牡丹皮、紫草、忍冬藤、当归、鸡血藤、丹参、连翘、徐长卿、乌梅、地肤子、川芎、赤芍、甘草。

2.血热夹

皮肤瘀点瘀斑较多, 此起彼落, 色泽鲜红, 心烦, 口干欲饮, 面红或唇赤, 便秘, 舌质红或舌红绛或有芒刺, 苔薄黄或黄厚, 脉数有力。 

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经验方: 生地黄、牡丹皮、水牛角粉、紫草、当归、丹参、 鸡血藤、 川芎、徐长卿、忍冬藤、乌梅、墨旱莲、 黄芩、甘草。

3.阴虚夹瘀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 咽暗红, 低热或盗汗, 手足心热, 口干喜饮, 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 活血化瘀。 

经验方: 生地黄、牡丹皮、知母、黄柏、当归、丹参、鸡血藤、益母草、玄参、墨旱莲、茜草、女贞子、忍冬藤、乌梅、甘草。

4.气阴两虚夹瘀

神疲乏力或易疲劳, 纳差或便溏, 面色白, 素体脾虚 (如易感冒、腹泻),舌淡苔薄或舌淡胖, 边有齿痕, 脉细数。阴虚证候及血瘀主证同上述。 

治法: 益气养阴清热, 活血化瘀。 

经验方: 生黄芪、太子参、菟丝子、桑寄生、当归、丹参、生地黄、知母、川芎、茯苓、薏苡仁、益母草、鸡血藤、忍冬藤、女贞子、甘草。

按语

乌梅酸以敛精, 能增加水牛角中角质成分的利用率, 促进其吸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梅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二者皆有抗过敏作用, 起到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形成的肾脏损害, 改善肾血流量及其功能作用。

02
小儿泄泻

1.湿泻经验方

太子参15g, 车前子 30g, 陈皮 10g, 半夏 15g, 茯苓 30g, 藿香 10g, 乌梅肉10g, 粉葛根 10g, 炒山楂 5g, 炒麦芽 5g, 大砂仁 5g, 薏苡仁 10g, 砂仁 10g, 桔梗10g, 白术 20g, 白扁豆 15g, 山药 20g, 党参 20g, 甘草 10g。

共为细面, 1次1g, 1日3 次, 用适量乌梅炭水冲服。 

本方有健脾利水、除湿止泻、消积化滞之功能, 方中乌梅涩肠止泻。

2.秋泻经验方

乌梅15g, 黄连10g, 广木香2g, 炒苍术30g, 茯苓30g, 党参9g, 焦白术6g,山楂3g, 神曲3g, 麦芽3g, 金银花30g, 木香3g, 煨肉豆蔻6g, 车前子15g, 石榴皮6g, 山楂炭 10g, 地锦草10g, 甘草3g。用法同上。 

本方有清热敛阴止泻、消导止痛之功, 方中乌梅清热生津, 兼有收敛之效。

善用乌梅, 丁樱教授根据小儿肝常有余, 阴常不足, 肝木乘脾土是泄泻的主要原因, 用乌梅以起敛肝之目的, 其次乌梅味酸养阴生津, 可防暴泻伤阴, 其养阴清虚热之功, 可疗泄泻时的发热症状。

现代药理研究炭类有吸附毒素保护黏膜之功,无论细菌或病毒感染均可应用, 乌梅炭妙用在此。 

乌梅酸敛较过, 量不宜大, 若配他药组方, 每剂控制在 15g 以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