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名与通名:范畴化带来的两大认知偏差

 羽轩阁 2022-08-17 发布于江西
之前提到,语言哲学(philosophy of language)是一种必要之难,即,这门学问虽然很困难,但学好之后,又能有很大的收获。
最近大家在读的《语言学的邀请》一书也到了收尾阶段,那我就再借用书中的一些说法,和大家一起复习若干个重要的知识点:专名、通名、范畴化。
先来看这张图:
图片
这张图上的三个圆形表示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三个个体。它们是真实存在于这个物理世界中的对象。它们都是生物,体型比人类小,有四条腿和一条尾巴,还会汪汪叫。
在这三个圆形下面都有箭头,箭头的末尾有个方框,方框里包裹着由两个字组成的汉字词。这些词叫做“专名”,它们是这些个体的名字。
专名并不是对象。毕竟,对象全身都有毛发,会跑到你面前,舔你的手指,怪可爱的。但专名只是符号,它们不会呼吸,也没有舌头,并不是什么可爱的对象。
专名唯一的作用,就是方便我们人类使用这些专名来指代这些专名所代表的对象。
比如,假设有“鲁迅”这个专名,那我就可以很方便地告诉另一个人,“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而另一个人听了我这番话,也就立刻明白了我想表达的意思。对方很快就会知道,我想说的是“鲁迅”这个专名所代表的那个人的一些相关信息。
假设没有“鲁迅”等专名,那人与人的沟通就非常麻烦,成本很高。如果我想要对另一个人表达“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这个意思,那我就需要把那个人带到上海,挖开一片墓地,然后指着其中的某口棺材,让对方记住。然后再带这个人坐火车前往另一个地方,然后说:“上次那个棺材里的尸体,它还活着的时候,出生地大概就是我们现在站着的这块地方。”
所以说,专名是非常有用的。但还有另一种更有用的名字,叫做通名或类名。
看下图:
图片
这张图和上一张图很相似,唯一的不同在于,下面不是个方框,而是个六边形,其中只有一个汉字:“狗”。
“狗”这个名字也不是对象,毕竟,对象会汪汪叫,但“狗”不会汪汪叫。“狗”由八个笔画构成,但那个会汪汪叫的对象不是由笔画构成的,而是由血肉构成的。
“狗”也不是专名,它并不特指某一个个体,而是泛指许多个个体。所以说,“狗”是通名或者叫类名。“狗”不是一个东西的名字,而是一类东西的名字。
专名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指代某一个对象,而通名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指代某一类对象。而且,通名的作用还不止于此。它还能帮助我们认识那一类对象,这是专名所不具备的作用。
其中的原理,就是范畴化。
所谓“范畴”,也就是“类别”,或者叫“一类东西”,只是“范畴”这个说法听起来更厉害一点。而“范畴化”,也可以叫做“分类”,也就是将这个世界中的诸多个体划分进诸多范畴或类别的过程。
范畴化之后,也就出现了通名。每一个通名代表一个范畴,也就是一类东西。
现在问题来了,我们到底是怎么分类的呢?我们依据什么原则来完成范畴化这一过程的呢?
答案也很明确:我们根据个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做出分类和范畴化。
比如,我们发现阿花、小白和旺财这个个体比较相似,于是我们就把它们都叫做“狗”,并且把其他与这些个体相似的别的个体也都叫做“狗”。
并且,我还发现阿花、小白和旺财以及小咪(猫)这四个个体之间还有个相似性,也就是,它们都是我花钱买来的,我还会给它们提供食物,它们还会跑到我身边,希望我去摸它们。于是,我就把这四个个体划分进一个新的范畴,名字就叫“我的宠物”。
我还发现,阿花、小白、旺财、小咪、手机1号、手机2号、编号为76456的智能马桶盖、贴有“KK”标签的小风扇等个体,它们也有一些相似性,也就是,它们都是我花钱买来的。于是,我又把它们以及别的具备这一相似性的动物,都划分入了新的范畴:“我的所有物”。
不难发现,划分总是有依据的。被划分进同一个范畴里的个体,都是有一些相似性的,至少在做出“划分”这一行为的行为者看来,它们至少在某方面是相似的。
不同行为者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划分,因为行为者可能关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会不太一样。
比如,我比较喜欢读书,尤其是各种科学类的书。于是,我就会给家里的几千本书按学科进行分类:心理学类、哲学类、数学类、逻辑学类、社会学类、语言学类、医学类、物理学类、生物学类、化学类、计算机科学类、教育学类、经济学类……
有的人不那么喜欢读书,但比较喜欢家居摆件等装饰品,而书籍也可以作为装饰品。于是,这样的人就可能对这同样一批书做出不同的分类:红色封面类、蓝色封面类、黑色封面类……大开本类、小开本类……中文类、英文类……硬壳封面类、软壳封面类……
再比如,我这个人很挑食,不吃肉,蔬菜类也很多东西都不吃。于是,在面对食物时,我就分为两类:我吃的,我不吃的。
有的人则非常重视食物,他们会对食物做出各种各样的分类,比如:中餐、西餐……甜点、主食……炒的、炸的、煮的、煎的……
总之,“范畴化”这个过程带有一些主观任意性。毕竟,每个人关心的点不一样,知识背景不一样,看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也会不一样。
比如,同样的两场球类比赛,我只能划分出“篮球赛”和“足球赛”这两个类别。但有的人能划分出上百种类别,比如,精彩的与不精彩的,有人作弊的和没人作弊的,有X球员参加的和没有X球员参加的,在Y地举行的和没有在Y地举行的……
《语言学的邀请》里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两个是,阿司匹林到底是算药品还是食品?吹口琴到底算是表演乐器还是耍杂技?从书中不难看出,范畴化过程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判定的。
总之,“范畴化”这个过程虽然带有一些任意性,不够严谨,但它却十分重要。因为,它能产生通名。而通名不像是专名,通名用处更大,它能帮助我们了解通名所指代的对象。
比如,假设我跟你说,“阿花在客厅里”,那你对于阿花的了解还非常浅,你只能知道有这么一个叫做阿花的个体,它此刻位于客厅当中。但如果我跟你说,“我家的宠物狗,阿花,它在客厅里。”那你就能知道非常多的信息。你知道阿花很可能会汪汪叫,每天都会想要出门散步,并且还可能会和我玩捡球游戏,并且还可能得狂犬病,并且还可能需要主人清理粪便……
专名的作用只是指代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专名不需要透露出特别多的其他信息。而通名因为要指代许多个个体,所以通名往往还能传递许多信息,这些信息通常都涵盖了共享同一通名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因此,知道专名,知道很少,知道通名,知道很多。
但是,使用通名也会给我们带来坏处。这就是范畴化过程带来的两大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1:高估同一范畴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或者说,低估同一范畴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认知偏差2:低估不同范畴内的个体之间的相似性。或者说,高估不同范畴内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我们来看下面这两张图:
图片
图片
第一张图很明确地表明了,个体1、个体2、个体3,这三个东西是不等同的。它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它们每一个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名字(暂且忽略重名现象)。
对于了解这三个个体的人来说,就很能清楚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比如,阿花也许胆子很大,经常生病,不会对陌生人乱叫。而小白性格温顺,长相好看,十分讨邻居喜欢。旺财模样普通,但最顺从主人的指令,最不贪玩……
而对于不了解这三个个体的人来说,它们都只不过是“狗”这个范畴的成员罢了。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性。
如果我们把人也划分成不同的范畴,那么这个现象就特别明显。
比如,我们把人划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划分为男人和女人。划分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美国人……。划分为程序员,农民,教师,医生,警察……。划分为佛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无神论者……。划分为南方人,北方人。划分为甜豆腐脑党,咸豆腐脑党。划分为X粉和非X粉,X可填入偶像明星的名字,或者某种产品的品牌名字,或者别的东西,比如张学友粉和非张学友粉,苹果粉和非苹果粉,奔驰粉和非奔驰粉……
当我们把人划分为一个个类别时,我们往往会高估同一范畴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似性,也会低估不同范畴内的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最近,我听说有些人以煽动性别对立为业,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视频、音频或者文章等载体,谈论一些男人都怎么怎么样,女人都怎么怎么样的内容,来激发男性和女性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吸引大众的关注。然后再把关注转变成金钱,具体怎么做我不清楚,可能是最后再打广告,卖一些产品。
我们先不去关心“煽动性别对立”这件事情为何有利可图,只看一点:当我们把人划分为男人和女人之后,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认知偏差?
1.我们会高估不同男人之间的相似性。我们会以为,男人都是那个人说的那个样子。女人也是那人说的那个样子。
2.我们会低估某些男人个体和女人个体之间的相似性。我们不会想到,某些女人或男人也可能是那人说的那个样子。
我忘了在哪里看到了“日本人都该死”这句话。显然,说这句话的人也是做出了特定的范畴化过程。这也会导致认知偏差:
1.高估日本人之间的相似性。
2.低估日本人与其他国家的人之间的相似性。
这种认知偏差也是偏见的来源之一。
所谓偏见,就是针对一个群体(一个范畴)下的所有成员的负面看法。而这种看法往往是基于以偏概全的错误调查得来的结果。
举个例子,好些年前,我听到某个管理者说:“不要招90后的员工。”当时那人列举了一组他认为90后都具备的特征,于是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显然,他对人群做出的范畴化过程,导致了这些认知偏差:
1.高估了90后之间的相似性,即认为各种各样90后个体都具备他所认为的那种负面特征。
2.低估了90后与非90后之间的相似性,即认为非90后个体更少地具备他所认为的那种负面特征。
有朋友可能要问,即便范畴化过程会带来的这两大认知偏差,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两大认识偏差吗?
基本没有办法。
不过,上次有提到过,要想对抗偏见,我们只能依靠更多的偏见。因此,要想对抗范畴化过程带来的认知偏差,我们只能依靠更多的范畴化过程。
比如,当我们遇到某一个体时,不要仅仅想着适配于这一个体的某一个通名,而是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各样的通名。
假定“吉田正一”是一个专名,它对应某一个具体的个体。这一个体属于“日本人”这一范畴。如果仅止于此,那我们可能会根据自己对于“日本人”这一范畴的认识,判断吉田正一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更多吉田正一所属的范畴,那我们就会更准确地认识吉田正一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比如,吉田正一也许是生猪养殖专业户,丧偶,有3个孩子,养2条猫,曾见义勇为而受过伤,热爱中餐,喜欢跳巴西战舞,热衷于玩电子游戏,尤其是三国题材游戏……
当我们知道“吉田正一”这一个专名时,我们对他没什么了解。而当我们知道他还有“日本人”这一个通名时,我们可能对他就多了一些见解,但这种见解有可能是一种偏见。
但是,当我们知道吉田正一的几十甚至上百个通名时,我们就会对他产生几十甚至上百种见解。这样一来,我们就拥有了几十甚至上百种关于吉田正一这个对象的偏见,它们组合在一起,也就不那么偏了。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要点:
专名不能帮助我们认识专名所指代的个体,但专名能体现那一个体的独一无二的本体论地位。而通名虽然能帮助我们认识通名所指代的个体,但通名却可能让我们产生偏见,产生那两类认知偏差。要想减少偏见和认知偏差,我们需要去寻找适用于个体的更多的通名,而不是用少数通名去概括那个独一无二的复杂个体。
用文艺的来说:我想了解你的所有名字,而不仅仅是一个专名或少数通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