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核经济学: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红蓝白郁金香 2022-08-17 发布于广东

1776年,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的绝对成本的差异。

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绝对低于他国,该国就具备该产品的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出口;反之则进口。

如果一个国家相对另一个国家在所有产业方面都没有成本优势,就不会产生国际贸易了吗?

相对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将这个理论更进一步,发展出相对优势理论(也叫比较优势),认为:一个国家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产品,也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双方都获益。

案例:

葡萄牙生产一吨酒需要花费劳动时间80天,生产一吨毛呢需要90天;而英国则分别需要120天和100天。

葡萄牙在这两个产品生产成本都低英国,具有绝对优势。

根据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这两国是不会发生国际贸易的。

葡萄牙的毛呢成本为英国的90%,酒的成本为英国的67%。

英国在生产毛呢方面差距更小,即机会成本更小,具有相对优势。

如果葡萄牙把生产这两种商品全部170天的劳动时间全部用于生产酒,可以生产出2.125吨;英国则把220天的劳动时间全部用于生产毛呢,可以生产出2.2吨。

而之前,两国这两个产品的总产量都是2吨。

仅仅进行了国际分工,并没有增加劳动时间,就比以前多生产出0.125吨酒和0.2吨毛呢。

这一理论从实证经济学角度给出了证明: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或者低的国家,只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加分工和贸易,都可以从中获益。

经常会有一些对经济学一知半解的人,对前人的理论提出了各种质疑。

除了“理性人假设”,相对优势理论是被质疑的另一个重灾区。

大卫·李嘉图为这理论设置了了九个前提条件,例如没有运输成本、劳动价值论等。

可以看出,他自己也明白,相对优势是个比较理想化的简单模型。

这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当然会有很多不足之处。

该理论是200多年前的产物,国际贸易理论在此基础上早已更新换代了,再纠缠其中的弊端已经没有意义了!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理论,又称要素禀赋论, 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他的学生俄林系统创立。

1933年,俄林在《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贸易学说,标志着要素禀赋说的诞生,创立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他因此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与相对优势的劳动价值论相比,俄林认为资本、土地、技术等要素也在生产中起到了作用。

为了方便描述,可以所有要素简化为劳动力与资本两要素,因为土地和技术等要素可以用资本合法买卖。

根据生产所投入最大比例要素的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

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而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引起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

所以,各国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该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换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金过剩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前者一般是发展中国家,后者一般是发达国家。

赫克歇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定理

保罗·萨缪尔森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该理论又被称作赫克歇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定理(即H—O—S定理)。

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价格在所有地区都趋于相等,要么是生产要素直接移动;要么是通过商品进出口间接反馈到价格上。

这个很好理解!

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生产参与国际贸易后,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大增,需要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增,引起工资上升。

同理,资本过剩的国家,出口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会使得利率上升。

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过剩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过剩的资金结合起来,实现了资源的全球配置,不但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上升、发达国家的利率上升;而且还压低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以及发达国家的工资。

劳动力跨国转移受到移民政策的影响,最难;资金跨国转移受到外汇管制的影响,难度次之;而商品进出口相对容易些。

因此,即便劳动力和资金不能跨国流动,直接影响这些要素的价格;但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商品流动,间接影响各要素的价格。

久而久之,各国的工资和利率水平趋于相同。

萨缪尔森更进一步,证明了:在特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不仅仅是一种趋势,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这就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自由贸易不但使各国工资与利率趋于相同;并且各要素密集度也趋于相等,即同种商品各要素的比例趋于相等。

前者是绝对收益,后者是相对收益。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假设资本与劳动可以互相替代,形成一条长期生产曲线。

生产者会寻找各要素的最优组合,也称为生产者均衡:既定的成本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

例如工资上涨,会促使生产者使用更先进的设备(资本品),减少雇佣人数。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当商品价格变动导致资本—劳动比例下降时,由于资本相对于劳动的投入减少,所以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升,而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下降。

也就是资本的实际报酬增加了,而劳动的报酬降低了。

相反,如果价格变动导致资本—劳动比例下降时,资本的实际报酬下降,而劳动的报酬增加。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怎么理解这个定理?

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短期内会导致该产品国内价格上升,刺激扩大生产,对劳动力需求量也会上升,从而提高工资水平;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会降低国产同类产品的价格,使得该产业对资金需求量下降,从而降低利率水平。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劳动力是丰富要素,资金是稀缺要素。

因此可以推断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国际贸易并不是有利于所有人,所以也会遭到反对。

这个理论也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逻辑基础!

如果国际贸易引起分配格局的变化过于剧烈,引起很多社会问题,政府就必须采取关税、配额、补贴等政策和措施,来调节收入分配,使任何个人或阶层都不因对外开放而蒙受收入水平绝对下降的痛苦。

例如,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就业,会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关税;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民族产业,会提高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关税。

里昂惕夫之谜

华西里·里昂惕夫,美籍俄裔经济学家,1973年经济学奖获得者。

上世纪50年代,他在研究了大量的贸易数据后发现: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违背了H—O理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对此,不少经济学家经过长年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1、技术和人力资本

美国的科技比较发达,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较高,在农业这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也具有比较优势。

2、要素密集度逆转论

同一种产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则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有的产品极易用一种生产要素代替另一种要素,而有的产品很难用一种要素代替另一种要素,这时就可能发生要素密集型逆转。

例如,有的国家相对于美国在劳动方面的优势很大,用人力代替先进的机器设备更容易降低成本;而资金即使再便宜,也不可能负利率,美国在这方面的优势不足以缩小劳动成本的差距。

因此,这个国家生产的资本品比美国便宜。

3、自然资源缺乏论

有些行业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大,例如农业和采矿业,而自然资源是不可能移动的。

美国拥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土地和气候资源,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能完全被本国消费,剩余部分就出口了。

这些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说法并没有颠覆H—O定理,而是对其进行了完善和丰富,特别是技术、自然资源、企业家才能等也被纳入到生产要素之中。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H—O—S定理仍然是静态分析,没有考虑到规模效应带来的各要素成本变化。

1985年,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与艾瀚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由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已跃居为主导因素。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包揽一行业的上中下游的全环节,从而使国际分工成为必然。

许多资源、技术相似的邻国,在生产要素方面并没有太强的互补性,却组成自贸区,以规模经济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合作,取得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传统的比较优势带来的利益。

而且,国家间的要素禀赋越相似,就越容易取得规模效应。

2008年,保罗·克鲁格曼因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独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