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艳的画展——伦勃朗和他的时代

 闻诗人 2022-08-17 发布于江苏

几天前我和家人一起去国博看画展《伦勃朗和他的时代》。这是美国莱顿收藏馆的藏品,包括欧洲十七世纪最伟大画家之一伦勃朗的11幅画作真迹,以及维米尔的《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首次在北京展出。还有伦勃朗首位学生格里特·德奥以及他的两位杰出弟子弗兰斯·范·米里斯和戈特弗里德·沙尔肯等人的艺术佳作,共70余幅作品。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莱顿收藏由美国收藏家托马斯·S·卡普兰博士(Dr. Thomas S. Kaplan)与妻子达芙妮·莉卡纳第·卡普兰(Daphne Recanati Kaplan)于2003年创建,拥有250幅艺术珍品,是目前全球拥有十七世纪荷兰艺术画作数量最多、最重要的私人收藏之一,其收藏规模仅次于少数几个国家级博物馆

莱顿收藏馆主人卡普兰

去看展览的过程很艰辛,早上7点出门,乘地铁,然后是进入天安门安检的长队,再经历拐了几道弯的换票长队,接着是展厅入口长队……更要命的是天气闷热,大汗淋漓,心跳加快,我只担心还没等到入口自己先晕菜了。保安一段一段地放人,参观者只能是挪着碎步,走走停停,终于走到了入口,看看手机已经是上午十点十分了,好在入馆之后人流分散,更多的人愿意进免费的馆,此展要收50元入场费,所以人不算太多,展品全是真迹,非常惊艳。我赶快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这颗极度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经常和摄影团出去旅行,不时地听他们讲到“伦勃朗光”,指的是“被摄者脸部阴影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依靠强烈的侧光照明,被摄者脸部的一侧,会呈现三角形的阴影”。对此,我只是一听而过,这次见真格的了。伦勃朗的作品中把对光和影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其色彩的微妙与细腻使画面呈现出了虚实交替的景象,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在人物的描绘上,伦勃朗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深刻刻画,注重人物的内在精神。他的作品真挚自然,注重细节描绘,色彩和谐丰富,并擅于表达空间的深远以及光线和空气。伦勃朗笔下的人物皆来自现实的生活。伦勃朗用明暗对比画法,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因此,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既主要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气韵生动,层次丰富而且富有戏剧性。这,正是当今摄影人所追逐的技巧。

生活在北京这样的文化中心,各类展览多如牛毛,只要你有兴趣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题材,但像《伦勃朗和他的时代》这样高品质的画展还是凤毛麟角。

展品不许拍照,我拍下了画签,回到家里在网上搜出一些作品反复欣赏,但还是觉得不够过瘾,故把喜欢的文字和图片整理一下下,保存在自己的自留地里,以便日后看起来方便。

伊萨克·乔德尔维尔(约1612—1648)

身着东方服饰的伦勃朗画像(约1631)

伊萨克·乔德尔维尔的《身着东方服饰的伦勃朗画像》展现了伦勃朗身着颇具东方风格华丽服饰的风采。画中的伦勃朗戴着饰有羽毛的多彩头巾,穿着丝质外衣、系着腰带,左手拄着拐杖、右手叉在腰间。他面对着观赏者,睁大双眼,流露出自信的神情。

乔德尔维尔于1612年或1613年生于荷兰莱顿,他和格里特·德奥都是伦勃朗的第一批莱顿弟子。这幅画像约创作于1631年,当时乔德尔维尔在伦勃朗画室的生活即将结束,这也许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图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文字来自于国博官网)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

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1634)

伦勃朗·凡·莱因是荷兰黄金时代最热衷于绘制自画像的画家。伦勃朗关于自我的重要探索始于17世纪20年代,当时年轻的他还在莱顿,这种探索贯穿了画家的一生,包括他的油画、蚀刻画和素描画。 伦勃朗早期自画像作品大多涉及“表情画”(荷兰语:tronie)或性格研究画,他不断地探索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异国服饰,不断变换光影在自己脸上的效果。他在1634年创作了这幅自画像,当时他刚刚离开故乡莱顿不久,来到阿姆斯特丹,为知名画商亨德里克·凡·厄伊伦比格管理作坊。同年,他与厄伊伦比格的侄女沙斯姬亚·凡·厄伊伦比格结婚。

在莱顿收藏保存的这幅自画像中,伦勃朗把自己描绘成自信的年轻人,他充满自信地直视观赏者。贝雷帽的波浪状帽檐给他的双眼蒙上了阴影,他似乎在看着观众,似乎又有所掩藏。处于椭圆画框之中的伦勃朗身着老式服饰——毛皮滚边外套和贝雷帽——这让他透出一股传统的学者风范。伦勃朗的多幅自画像都出现了类似的怀旧服装,他还经常通过明暗效果来触动人心,让观众觉得画中形象真实可感。 伦勃朗一生都在持续创作自画像,他还经常让学生们临摹或重画他的作品。现在的这幅自画像就是很好的实例。完成这幅自画像后不久,大概1636—1637年,伦勃朗吩咐一位学生重画这幅作品,使之成为更受市场欢迎的表情画,画中人变成了中年外国男子,伦勃朗让学生增加了精致的服装、一顶皮礼帽和一条金链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人们去除了大部分重画的痕迹,以再现今天我们所见的伦勃朗原作风貌。(图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文字来自于国博官网)

伦勃朗的妻子沙斯姬亚·凡·厄伊伦比格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

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1635)

伦勃朗于1635年创作了这幅《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正是这一年,他在阿姆斯特丹创办了自己的画室。在这幅极其重要的作品中,伦勃朗展现了女神的庄严形象:明亮的房间里,女神密涅瓦正端坐在桌旁。一本巨大的书在她面前摊开,她暂停了阅读——手仍旧放在打开的书页上——然后望向了画外。她身穿点缀金色刺绣的蓝色衣服,肩上披着一件华美的斗篷。她金色的长发垂到了双肩,头上戴着一个桂冠。密涅瓦的坐姿是男性学者在书房里的经典姿势,但伦勃朗却把它用到这位司掌战争、智慧、艺术、医药和纺织技艺的圣洁女神身上,还用多种标志性物品展现她的特点,包括精美挂毯、厚重书籍、地球仪以及带着戈耳贡头像的盾牌。伦勃朗为密涅瓦精心绘制出光辉灿烂的服装,这也展现出他对荷马史诗的熟悉,密涅瓦在古希腊的对应者是雅典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雅典娜就为自己缝制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图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文字来自于国博官网)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

身披金丝斗篷的女孩(1632)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

红衣男子像(1606–1669年)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

白帽妇女像习作(约1640)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

女孩头像(约1645)

伦勃朗·范·莱因和他的工作室

安东涅·库帕尔画像(1635)

这11幅伦勃朗画作中,有3件是伦勃朗青年时代作品,并且同属其创作的《五感》系列,分别为《听觉》、《触觉》、《嗅觉》。

伦勃朗的作品《夜巡》1642年

在西方艺术史上,被称为“世界三大名画”的分别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委拉斯凯兹的《宫娥》以及伦勃朗的《夜巡》。

伦勃朗的作品《杜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年

伦勃朗22-23岁,23岁,29岁,34岁,39岁,46岁,54岁,59-63岁,63岁时的自画像

有“自拍狂魔”之称的伦勃朗。在他63年生命中,他一共留下了100多幅自画像,从少年时代的踌躇满志,中年时代的英姿勃发,再到后期虽潦倒又不失尊严的自我写照,他总是尽力反映最真实的那个自己,此次展览中就有伦勃朗28岁时的自画像《双眼被阴影覆盖的自画像》。

扬·利文斯(1607—1674)

自画像(约1629-1630年)

1628年荷兰执政者奥兰治王子秘书康斯坦丁·惠更斯游览莱顿,会见年轻的扬·利文斯时,他称赞后者为“奇才”,是一位“充满活力、难以驯服的人物”。他赞美利文斯的“创造才能和大胆的形式”,指出他“描绘人类面部”的伟大才能,认为他在这方面“创造了奇迹”。画家早期创作的《自画像》充分印证了这番赞誉。这幅自画像大约完成于1629到1630年,采用了近景,构图非常大胆,画家让头部、肩部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极富穿透力的眼神以及飘逸的长发凸显在画面上。画中人睁大眼睛,认真地注视着画外的某样东西,这说明画家正通过镜子细细端详自己的面部特征。描绘面部的生动笔触、落在头发上的柔和光效、紧紧围住脖子的围巾,这些都体现出了惠更斯所言的活力和激情。这幅自画像诞生于利文斯绘画生涯早期一个极其高产的阶段,也代表着该阶段的最高水平。在这个阶段,利文斯频繁与伦勃朗切磋艺术观点和技法,但在当时,没有人知道他们中哪一位将在今后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图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文字来自于国博官网。)

格里特·德奥(1613—1675)

腿上放着一本乐谱的淑女坐像(约1640—1644年)

格里特·德奥的这幅画描绘了一位高贵的年轻女子,作品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当时德奥已经在莱顿成立了自己的画室。这幅作品的时间主要是通过女子优雅精致的衣着来判断的。 画中的女子带着点缀花边的三层亚麻围巾,袖口上也缀有同样的花边,黑色胸衣上有一个蝴蝶结装饰,上面还有一颗闪闪发光的黑珍珠。白色高领上条条细金线穿孔而过,她的头发向后盘起,头上包着传统的蕾丝头巾,头巾盖住双耳。这位衣着优雅的年轻女子端坐着,腿上放在一本摊开的乐谱。她的穿着和周围摆放的物品表明她出身于虔诚、有文化的富裕家庭。她旁边的桌上摆着两本书。其中一本竖着摆放,书页侧面有烫金花纹,书身还用精美夹子夹住,这是一本典型的17世纪《圣经》。在她身旁的楼梯上方挂着红褐色帘子,衬托出屋内摆设的朴素简洁。 德奥用精湛笔法出色地展现出衣服上精致蕾丝、金线装饰以及额头边上一绺绺小卷发的质感。虽然画中人物身份并不明确,德奥通过画面上的元素及格外精细的画法,彰显了人物的高雅气质和高贵出身。(此图和文字来自于国博官网。)

弗朗斯·哈尔斯(1576—1666)

塞缪尔·安菲齐宁像(1630年)

在这幅作于铜面的珍贵画像上,弗朗斯·哈尔斯描绘的是哈勒姆牧师、诗人及史学家塞缪尔·安菲齐宁。安菲齐宁把脸转向右侧,把目光延伸到观赏者。他手里握着的书十分醒目,那是他出版于1628年的《述说和赞美荷兰的哈勒姆城》。他把一个指头伸进书页里,似乎在看书时被打断了。画家利用铜面的光泽着重突出了几部分,包括画中人的脸颊、双眼、袖子以及身后的背景。流畅的笔法,比如对安菲齐宁手部和鼻子的处理,增强了画像的真实感,仿佛画中人正在眼前。哈尔斯独特的笔法让他在17世纪享有盛名,并为他吸引了众多哈勒姆的上层雇主。哈尔斯大半生都住在哈勒姆。虽然哈尔斯的艺术造诣和名声让他成为荷兰黄金时代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关于他的艺术训练,却没有任何明确的信息。 画家为安菲齐宁创作的画像完成于1630年,两年之后的1632年,画中人便去世了。后来,画家把小幅肖像作品都刻成了版画,这幅画也不例外。这样一来,他就能把复制品分给国内外同仁,或者作为纪念品送给个人或家庭。(图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文字来自于国博官网。)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

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约1670—1672年)

1632年,约翰内斯·维米尔生于代尔夫特,他的父亲是艺术商人。1652年父亲死后,维米尔便接管了他的生意。1653年,他与卡塔里娜·博尔尼斯结婚,并成为圣路加公会的绘画大师。虽然有人猜测他师从过杰拉德·特·博尔奇、卡尔·法布里蒂乌斯和亚伯拉罕·布卢马特,但他的老师们究竟有谁,仍然不为人知。维米尔以历史画家的身份开启职业生涯,他现存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风俗画,数量相对较少,已知的只有34幅。这幅油画是唯一由私人收藏,代表其成熟风格的作品。 《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创作于1670—1672年,这幅画与维米尔晚年描绘的年轻女子演奏乐器的作品,保持了一致的风格和手法。画中女子坐在维金纳琴前,手指温柔地触摸着键盘,她望着观赏者,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她暂停演奏的动作带出了瞬间的私密感及可察觉的静谧感,营造出一种凝固的美。光线从上方的窗户进入,微微照亮了她的半边脸和颈上的珍珠项链。以上细节加上她的缎面衬裙和装点卷发的红丝带,都表明了她来自上流社会。维米尔描绘女子演奏乐器的画常与求爱有关,在这里,观赏者可以假设自己是潜在的追求者。 X射线照片显示,画中比例有点奇怪的黄色披肩其实是后来增加的,可能是维米尔死后有人添上去的。披肩下那件衣服原本有复杂精细的袖子,从手臂延伸到脖颈。她的衬裙本来裹在腰部位置,并没有从肘部延伸到椅背上的大量褶皱。在卡普兰一家获得这幅画作之前的几十年间,它从未出现在公众眼前,于近期才被重新纳入维米尔的作品中。技术检查显示,这幅画的原料和技法与画家晚年的作品相符,包括描绘画中蓝色部分所用的天然青金石。2011年,康奈尔大学的C. 理查德·约翰逊和莱斯大学的唐·H. 约翰逊对该画做了帆布织法分析,结果表明这幅作品所用的帆布和维米尔《织花边的女工》所用的是同一匹。(图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文字来自于国博官网。)

彼得·拉斯曼(1583-1633)

大卫将约押的信交给乌利亚(1619)

扬·利文斯(1607—1674)

玩牌者 约1632年

扬·利文斯(1607—1674)

戴头巾的男孩(巴拉丁的鲁珀特王子像) 约1631

格里特·德奥(1613-1675)

削羽毛笔的学者(约 1630-32)

格里特·德奥(1613-1675)

画架边的自画像 (约1628-29)

格里特·德奥(1613-1675)

正在写作的学者(约1635)

弗兰斯·范米里斯(1635-1681)

淑女像(1673)

雅各布·范·图勒夫利特(1625-1719)

医生到访(约1666-67)

分享一组伦勃朗的作品:

(以上图片来自维基百科英文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