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家胡同的这些名人,都和津门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明日大雪飘 2022-08-17 发布于上海

如今的东城区史家胡同55号,也就是昔日的老门牌26号,曾经被称作“焦家大院”。之所以出现这个称呼,是因为这座大院里居住过清代咸丰年间八大辅政大臣之一的焦佑瀛。焦佑瀛的名字,或许会让您感到陌生。没错,他确实不如同为顾命大臣的肃顺、端华、载恒等人那般名声赫赫。而且,焦佑瀛在八位辅政大臣中的地位最低,他不过是军机处的“挑帘军机”。只因其文笔过硬、才干超群、又颇有些见识,并得到肃顺的赏识与推荐,才被咸丰帝看在眼里。待到咸丰十一年(1861)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将肃顺、端华、载恒处死或赐死,受到殃及的焦佑瀛也被罢官、充军。焦佑瀛有何大罪?不过是得到肃顺赏识而已。两宫太后与恭亲王没有对其严惩,最终让焦佑瀛告老返乡。不过,从焦佑瀛开始,在史家胡同住过的诸多名流,都和津门有或多或少的关系。

文章图片1

史家胡同55号,原来的“焦家大院”

京津都有“焦家大院”

焦佑瀛的故乡在哪里?津门。他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当初能让肃顺看上,就是因为焦佑瀛于咸丰十年(1860)奉命在天津静海办团练时所展示的才干。

待焦佑瀛回归津门后,他便在“逋园”内消磨着自己晚年的时光。“逋园”,也被称为“家园”,它位于今天津河北区锦衣卫桥的解放新里。“逋园”二字,或许包含着“有幸免于死且逃亡于津”的意思。当然,津门百姓又把“逋园”称作“焦家大院”。这倒是与史家胡同的俗称相吻合了。想当年,焦佑瀛所隐居的“逋园”,正好处于海河港岔,看船只往来,帆樯如林,渔舟唱晚,风景如画。焦佑瀛在园中兴建亭台,植花木,喂养虫鱼鸟兽,亲自种植菜圃畦蔬。豆棚瓜下,花晨月夕,常开筵宴宾客饮酒赋诗,以消遣光阴。而今的我,无法揣测焦佑瀛彼时的所思所感。远离污浊的晚清官场,或许也是一种很大的福分。早些年,当我探访“逋园”时,发现院落尚且留存,然其旧貌早已荡然。

焦佑瀛留津,他的两个儿子焦子柯、焦厚安,又在为天津“八大盐商”之一的姚家管账。这盐商姚家,实乃老天津城厢之中居住年头最久的住户之一。自清乾隆、嘉庆年间起,他们就一直住在鼓楼东一带,所以被称为“鼓楼东姚家”。根据文献记载,焦佑瀛的堂妹就嫁给了姚家的掌门人之一姚承丰。

焦佑瀛是晚清的重臣之一,他的子嗣则为商贾。到了焦佑瀛的孙辈,出现了一位鼎鼎大名的文化人,他便是北京人艺副院长兼总导演焦菊隐先生。焦菊隐先生是焦子柯的儿子。尽管他的人生经历,绝大部分是与北京联系在一起的,但他毕竟是天津生、天津长。焦菊隐先生于1905年12月11日生于天津的时候,他的祖父焦佑瀛已经离世多年了。

文章图片2

焦菊隐

说来也巧,焦菊隐先生也在北京史家胡同居住过,那便是老门牌56号(而今的20号)。我曾以自己的行走速度作过推测,从史家胡同20号的北京人艺宿舍步行至史家胡同55号的“焦家大院”,大概需要五分钟时间。短短五分钟的路程,却跨越了焦家三辈人的居京时光。

文章图片3

史家胡同20号院

就在焦菊隐先生成为史家胡同20号的新主人以前,这处庞大院落的南侧,曾经被德国商人创办的禅臣洋行所使用。昔日的院落大门,是设在干面胡同一侧的,所以老门牌号为“干面胡同20号”。而今,大体是干面胡同47号的位置。当然,您若找寻这个新的门牌号,估计是见不到的。由于大门改为住房,所以门牌号也跟着消失了。

文章图片4

而今的“人艺”宿舍,当年与德商有关的部分

禅臣洋行有啥特别之处么?当然有了。关于它的一段故事,可说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的“夺宝大案”。

津门追回珍贵文物

话说1945年日本投降后,作为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驻平津区办事处助理代表的王世襄,得到了古玩商陈耀先等人所提供的一个信息。在沦陷时期河南等地出土的重要青铜器,有相当一部分被德国商人杨宁史买去。杨宁史是禅臣洋行的经理,他所供职的洋行及其住宅的地点,就在干面胡同中间路北。1945年11月上旬的一天,王世襄到干面胡同禅臣洋行去查看,恰好看见禅臣洋行一个德籍女秘书在打字,文件内容是青铜器目录。王世襄将目录拿到手中,声明就是为追查此批文物而来。女秘书说,目录是德国人罗越交给她打的,如需用这份目录,请告知罗越。

王世襄拿目录找到罗越,罗越承认目录是他编的,而器物则为杨宁史所有。杨宁史此时正在天津,因日本投降后,限制日、德两国人自由行动,所以杨宁史不能到北平来。为了使杨宁史承认有这批青铜器,只有把罗越带去天津,持目录和杨宁史对质。

1946年1月12日,经过王世襄的努力和官方出面交涉,杨宁史收集的古青铜器127件和古兵器136件被运到故宫御花园绛雪轩清点交接。而今,在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馆内,还能见到杨宁史所藏的珍品文物。其中最为出名的,是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

文章图片5

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青铜壶 故宫博物院

不是说杨宁史是住在津门么。那他到底居住在天津的什么地方?待我查阅相关资料时,“德璀琳大院”的名字突然映入眼帘。这个德璀琳,是近代天津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德国人。作为直隶总督李鸿章、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都十分赏识的人,德璀琳于1877年至1904年间,断断续续地担任天津海关税务司长达22年之久。德璀琳有五个“善于交际、喜欢运动”的女儿。而他的五个女婿,分别为李鸿章的顾问汉纳根,美丰银行经理腊克、奥地利驻津领事包尔、开滦矿务局总经理纳森,以及英国驻华使馆武官。一时间,兴建于1886年的德璀琳大院,俨然成为天津的社交中心。待德璀琳夫妇分别于1913、1939年去世后,他们的后代将院中的一、二、三号楼租给了三个财大气粗的德国商人。其中的三号楼,正是租给了禅臣洋行的经理杨宁史。待二战结束后,德国人占据的大院,被三个美国将军替代。当美国人撤离后,大院又被国民政府接管。如今,当我寻访昔日的德璀琳大院时,发现这里早已成为天津第一招待所。

才女之父原是天津知府

紧挨着禅臣洋行旧址的干面胡同49号,居住的是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名流凌福彭。“凌福彭”这个名字,读者可能略感陌生,或许提到他的女儿,会相对熟悉一些。凌福彭的闺女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女凌书华,凌书华的丈夫则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文化人陈西滢。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想起凌书华“小姐家的大书房”,那里曾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名的文化人沙龙。而凌书华、陈西滢所居住的区域,也就是而今被开辟为“史家胡同博物馆”的那片场地,恰恰是凌福彭寓所的花园部分。昔日的凌家后花园,占据了整个寓所面积的三分之一,而如今挂着“史家胡同24号”门牌的博物馆大门,只是旧时凌家的一堵后山墙。直到凌福彭于民国十九年(1930)病逝于广州西关前后,陈西滢、凌书华才将后山墙改造成出入的寓所大门。

文章图片6

史家胡同博物馆

说起凌福彭,他与天津的缘分可不浅呢。光绪廿六年(1900)春天,凌书华降生。但凌福彭并没有太多喜悦,他眼前看到的,是一塌糊涂的政局。待八国联军入侵京津之后,凌福彭被清廷补授为天津府知府。当上知府,凌福彭却没有丝毫的快意。毕竟,天津城正在被八国联军占据着。此时的天津城市管理机构,叫做“都统衙门”。直到光绪廿八年(1902),都统衙门的统治结束,天津城才算归还给中国,凌福彭也才走马上任。此时的凌福彭,在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的指导下,于天津地区推行新政。他与警政方面的专家赵秉钧合作,派遣训练有素的巡警队伍来治理天津。

与此同时,凌福彭通过考察日本的司法与监狱制度,并在袁世凯的支持下,于津门开设了罪犯习艺所。这可是中国司法史上的一项创举。依照袁世凯向清廷递交的奏折上所言:罪犯习艺所应该按照道来设置。直隶省有五个道,所以应设置五所。但因府库空虚,于是先在保定与天津各设一所。

让我感到好奇的,是凌福彭担任天津知府时候的府署衙门在哪里。为此,我专门询问了天津文史专家魏斌老师。根据他的介绍,凌福彭时期的天津府衙,应该是昔日天津卫署所在地。其位置,大体是在而今的鼓楼北街。此地于明代是天津卫署,清代则为天津府署。民国三年(1914)撤府改县,这里又成为天津县署。前前后后延续510多年,是津门历史最长的衙署重地。(文中图片均为高申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