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千年银杏王树

 闲庭斋阁 2022-08-17 发布于浙江

文/赵巨声

引子: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寺,

寺里有个人,寺前有棵树。

山叫浮来山,寺叫定林寺,

人名叫刘勰,树叫银杏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浮来山是一座仅三百米的小山丘,它之所以名声昭著,游者众多,就是因为山中有“仙”,“仙”指的是这棵生长近四千年之久的银杏树。

银杏树苍劲挺拔,枝叶繁茂,虽几经雷击,仍活力旺盛,高约30米,树冠遮荫一亩有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棵银杏树,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树”。

2005年,第一次看到莒县浮来山巅耸立的这棵古老银杏树,内心充满了惊赞,痴醉于大树的雄壮与瑰丽,那时满脑子是对树生命力的礼赞与膜拜。

2022年夏,因广电旅行社工作需要,来这里考察开发旅游线路,第二次来到了这棵大树的身边。

我想,一别经年,它定是认不得我这位渺小的后生了,它缄默而又强壮地站立,撑着硕大的华盖,骄热的阳光经过稠密枝叶的遮蔽,在地上投下些许零星地光亮。

倏尔,它看我一分熟识,九分友善,便轻舞枝叶,用青绿而又灵巧的“小手”向我招呼示好。就在无数枚扇形银杏叶晃动的隙缝间,我发现漏走了十七年的光阴,我已从“而立”行至“天命”。不过,岁月教会了我思考,我从一个满足视听感官的初级游者,过渡到见其然,知其然,执于刨根问底地的理性观者。

在人们心中,浮来山上的银杏王,有着“高能量”,不然怎能穿越历史风云,活力依然;不然怎会傲对雷霆霜雪,葱郁屹立。祈福的红布系满主干周匝的栏杆,纪念、赞颂的石碑,遍立周围。

植物学家研究的结论,银杏树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2.7亿年,由于第四纪冰川的袭击,唯独我国保存下来一部分活的银杏,成为古代裸子植物的“活化石”。银杏树早已是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有人说,我国几乎到处都有银杏树,种植量难以数计,怎么还濒危植物呢?

这里需要给大家普及一下知识,判断植物的稀有程度,不是以数量来决定,而是看它的价值、基因多样性和野生种群的分布情况决定。

银杏树虽然结果非常多,但果实长不出银杏树,繁殖能力非常弱。世面的银杏树,都是从一个母本树的枝条扦插而来,是无性繁殖。看起来各地都有银杏树,但是基因样本单一,是复制 “克隆”来的,没有研究价值,并且还潜存着巨大风险,一旦遇到病虫害,那么全部银杏树都会感染,有着灭绝的风险。

银杏树从幼苗到结果实比较慢,一般需要二三十年,甚至四十年。所以民间又把银杏树称为“公孙树”,即公公种树,到孙子才能吃得到果实。

浮来山上的银杏王树缘何这么长寿呢?首先银杏树就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普遍能活到数百年,一是树干形成层干细胞不进入衰老阶段;二是树体的抗性超强。不受单一的长寿基因调控,生长与衰老过程中有多个因素综合平衡。

结合这棵银杏树生长的地理环境来看,树处在浮来山小盆地间,周围的石头是漏水性强的石灰岩,水分丰富,土层深厚,利于根系发展,据测此树根长近80米,在大旱之年,也能保证日蒸腾量两吨多水分的需要。

清朝顺治年间莒县县令陈全国望树道“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这株银杏树早已成了浮来山的象征,莒县的标志。面树而站,万千感慨,无穷况味,忽然想起事关这棵树的两个故事,一是“七搂八扎一媳妇”,另一个是“鲁莒会盟”。

嘉靖年间,当地一位要进京赶考的书生来浮来山祈福,忽然天降小雨,书生便到银杏树下避雨。书生看着粗大的银杏树,想了解一下树的周长,于是用双臂去丈量。搂了七搂,忽然发现银杏树洞处站着一位来上香许愿的小媳妇,书生想让她避让一下,又没好意思开口,于是用手一拃一拃的测量,八拃量到小媳妇身边的时候,旁边看热闹的人打趣道:你又搂又拃的忙活半天,这棵树到底有多粗呢?书生灵机一动,不慌不忙的说道:“千年银杏有多粗,七搂八扎一媳妇。” 浮来山上银杏树究竟有多粗,测量结果是9.1米。

树因山而长,山因树而名。

浮来山占地约10平方公里,由飞来峰、浮来峰、佛来峰鼎足而成,三峰拱围相连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韵。

导游讲,公元前715年九月,鲁国和莒国为了缓和邻邦关系,在浮来山上的银杏树下举行了一次会盟,永守盟约,共抗外敌。当时已逾千岁的银杏树,见证了莒鲁会盟的成功。莒县多种宣传推介也是这般认为,为示权威,并且引用《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

导游的话需要商榷了,特别是《左传》中提到2700多年前的“浮来”,确定就是今天的“浮来山”吗?

我们翻阅史料进行论证,《春秋》成书之后,出现了三本解说《春秋》的书,分别是《左传》、《春秋公羊传》与《春秋穀梁传》。三本书中,都 记载了鲁莒会盟,会盟地点,《左传》称“浮来”,《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说是“包来”。

其实,“浮来”和“包来”不冲突,值得是同一个地方。在上古读音中,“浮”和“包”相通,例如, “伏羲”又称“包牺” “宓羲”,字音都相同。

莒县浮来山,最初名为浮丘山,被称作“浮来山”其实是在元代。元代益都田赋总管于钦(1283~1333)撰写了方志《齐乘》,书中写:莒州西三十里,春秋公及莒人盟于浮来,即此也。也就是说,这是会盟过去二千年后,才有人首次提出莒县浮来山是会盟之处。此后才由“浮丘山”改名为“浮来山”,这样看来,在莒县浮来山千年银杏树下举行鲁莒会盟,只是大家的一个美好想象。

当时莒国、鲁国因争郓地产生冲突,想通过会盟来化解,从安全角度,会盟到对方国家地盘上不合适;从礼节上讲,鲁国是周天子同姓诸侯,国君称作“公”,莒国是东夷古国,鲁国称莒国国君“莒人”,连“莒子”也不提,在这种情况下,鲁国不可能降尊到莒国,并且再到城郊的山上去会谈,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鲁莒会盟“莒县浮来山说”不可信。

通过历史考证,鲁莒会盟之地应在纪国的浮来邑,因为那时纪国和鲁国、莒国关系都好,不仅是两国的邻国,又是会盟的协调方。纪国的浮来邑当年已是逾千年的城邑,有实力承办两国会盟,位置也正处于鲁莒两国交界地。鲁莒会盟确切位置就是今天沂源县东里镇东安古城东部一带。

莒县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夏商时期就已存在。公元前11世纪,周起兵伐商纣,莒人全力以相助,并臣服于周。周朝建立后,没有封王室之人前来就国,仍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都于计(也称计亓,后人亦写作计斤,在今胶州市南关城子村),至春秋初迁都莒(今山东莒县),莒国的公族子孙以国都地名为姓,取一个计字,世代承继。

周武王建周朝时,按“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封天下七十余国。以周天子居的都邑周围为中原,四周皆称蛮夷之国,例,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莒国是东夷方国,虽为子爵之国,但自恃有较强的军事、外交优势,经常与周边国家特别是鲁国,发生边界摩擦。清代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说:“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 但从莒国角度来说“鲁朝夕伐我,几亡我”。

莒国春秋时期拥有大小城邑30多个,在山东辖区是仅次于齐、鲁的第三大国。莒国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曾十分活跃,仅《春秋》《左传》所记,会盟就达11次,会而不盟者也有21次之多。

莒国国君娶了向国(今山东莒南县)公主向姜,后来夫妻为琐事发生争吵,向姜生气回娘家,来到了向国。谁曾想,恼怒地莒国国君却派兵攻入向都。《左传·隐公二年》:“莒人入向。”《公羊传》补充说:“入而不居。”前721年,莒国得了向地,却不派兵占领。这是春秋时代为了显示礼节,而惯用的一种伎俩。当年楚国在北伐进程中用之不腻,这样既能安抚当地民众,也不会掀起惊浪滔天般的舆论。莒国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向国已成了莒国的领土。

莒国春秋时期拥有大小城邑30多个,在山东辖区是仅次于齐、鲁的第三大国。莒国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曾十分活跃,仅《春秋》《左传》所记,会盟就达11次,会而不盟者也有21次之多。

莒国国君娶了向国(今山东莒南县)公主向姜,后来夫妻为琐事发生争吵,向姜生气回娘家,来到了向国。谁曾想,恼怒地莒国国君却派兵攻入向都。《左传·隐公二年》:“莒人入向。”《公羊传》补充说:“入而不居。”前721年,莒国得了向地,却不派兵占领。这是春秋时代为了显示礼节,而惯用的一种伎俩。当年楚国在北伐进程中用之不腻,这样既能安抚当地民众,也不会掀起惊浪滔天般的舆论。莒国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向国已成了莒国的领土。

典型例子二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他的异母弟弟庆父,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来,鲁庆父逃亡莒国。鲁人贿赂莒人交出庆父。庆父交给鲁人后,鲁自食其言,未送贿赂,引起莒国不满。而庆父在回国途中自缢而死,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作为"庆父",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即源于此。

莒国虽然远在海岱之间,但并不能真正做到高枕无忧,除了鲁国以外,其他的诸侯强霸如晋、楚、齐等国也都企图控制莒国,由于大国之间的矛盾,莒国甚至在其中有时无所适从。

春秋晚期,莒国多次遭到齐国和楚国的攻击,《史记·楚世家》说:“楚简王元年,北伐灭莒。”即公元前431年,楚简王灭莒,但莒国因距离楚国太过遥远,不久莒地落入齐国囊中。战国时莒地为齐国六都之一,战国后期,五国伐齐,燕国乐毅破齐七十余城,齐泯王死,太子田章逃到莒地,继齐桓公之后再次上演“勿忘在莒”的励志大戏。

走进莒县,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刘勰(约465年—520年),刘勰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是《文心雕龙》的作者,是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他祖籍山东莒县,生于京口(今镇江),幼时便成了孤儿,四处流浪,所幸被定林寺高僧收留。

定林寺,是浮来山上的千年名刹吗?浮来山的导游曾讲,定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刘勰(xie)在此隐居,潜心著书,《文心雕龙》由此诞生。定林寺校经楼就是当年刘勰校经藏书之处。晚年的刘勰“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gang)午夜香”。在晨钟暮鼓中,埋头校经,直至在定林寺圆寂。

这段导游词,其实表达了莒县家乡人对刘勰的爱戴,借助他的名望来推介家乡的一种愿望,但历史终归是历史,事实是不容改变的。刘勰进住的定林寺,是南京东郊钟山上的定林寺。

《梁书·刘勰传》记载:“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所藏,勰所定也。”一句简单的“积十余年”,意味着刘勰的青春时光都是在定林寺度过。刘勰在寺中潜心研丰富的藏书,在三十二岁时开始《文心雕龙》的撰写。

据说,刘勰写作《文心雕龙》源于做过的一个梦,齐明帝建武五年(498)前后,他梦见自己手捧红色的祭器,跟随孔子向南走。梦醒以后,他感到非常高兴。遥想夫子曾慨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今天,孔子老人家竟托梦于自己这个无名小卒,这难道不是重任在肩吗?于是刘勰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历经五年完成了传世巨作。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其创造的一系列批评概念,比如神思、隐秀、意象、风骨等,被后世一直沿用。可以说,后世的一切文学理论的讨论几乎基于《文心雕龙》著作,足以见证其影响之深远。

但是,当时社会阶层分明,对出身庶族寒门而又无依无靠的刘勰来说,根本无法推介作品。《文心雕龙》书成之时,正值齐梁禅代之际。502年3月,齐和帝禅位;4月,萧衍即帝位,是为梁武帝。对刘勰而言,他已经历宋、齐、梁三朝,年近不惑,更感知生命的紧迫。

思来想去,怀才不遇的刘勰只能带着自己的心血在大街上等待一位“伯乐”的出现,“刘勰鬻书”的典故便是由此而来。后来,他在齐梁文坛领袖,尚书仆射、建昌县侯的沈约奖掖提拔下,作品得以面世,自己也渐渐步入仕途,顺达升起。

然而,命运有时不由人,天监十八年(519)四月,梁武帝于无碍殿亲受佛戒,掀起中国历史上崇佛高潮,直步青云的刘勰接到诏令,解除官职,回定林寺编纂经藏。

看来刘勰与佛缘极深,三十年前,他因生存无寄,被迫踏入定林寺,以庶族孤儿的身世奋斗打拼到仕途大道。未曾料到三十年后,从钟鼎之食的官宦之家,重入佛国净土,没有谁比他更能对命,对佛,参透玄机,彻悟明了。

两年后,刘勰一边上表“启求出家”(《梁书·刘勰传》)。一边用火烧掉了两鬓之发,以表出家之念的坚决。刘勰更换缁衣,终皈佛门。然,出家不足一年,就与世长辞,终年56岁,终生未娶。

刘勰一生无缘莒县,更未进过浮来山上的定林寺。但,家乡的人,认为他一直在故乡的山山水水行走,眼下就在定林寺著书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