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韵味人生(63)向一级作家蔡宗周老师致敬

 钟奋生 2022-08-17 发布于湖南

韵味人生

拾起岁月的珍珠,捕捉人生的韵味

捧起生活的浪花,品尝智慧的美味

2022年8月17日 星期三,农历七月二十

文学评论

心海一瓢 一串足迹
——向一级作家蔡宗周老师致敬

今年6月上旬,我与蔡宗周老师又在广东英德参加广铁集团组织的文学笔会,他这一次送给我两本书:《心海一瓢》与《海岸线诗韵》。尤其是那本厚沉的散文集《心海一瓢》,我接过这本书时,除了感动,还有敬佩!因为这是他足足半个世纪创作生涯来,第30部著作了!

蔡宗周 中国当代诗人、一级作家,1944年出生于江西金溪,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诗人笔会秘书长。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华夏诗报》副总编《中国铁路文艺》副主编。

现系广东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广东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侨星》杂志副主编。

他自1965年发表处女作以来,50年间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0余篇、300余万字,主要写诗和散文诗,也写有一定数量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歌词等。其作品曾10余次获省、市、部一级文学奖,数十次获各种报刊征文奖。作品选入百余种诗选、文选。其创作经历收录《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中青年诗人传略》、《广东作家传略》等10余种辞典。已正式出版专著30部。

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主席王勇平先生,对《心海一瓢》这部书的评价是:

这本散文集,不论是书写人生的篇章,还是叙述汶川抗震援建的故事;不论是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感受,还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歌赞,甚至朋友之间文字的交往和友谊,都能从中看到他成长的经历,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对社会的责任心和正义感,尽管是偌大心海中小小的一瓢,却能折射出生命的光彩,感受到宗周那一种向善、向美、向上、向好的温暖情怀,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正能量。

宗周能以温暖的情怀感受生活。“中大童年”一辑,记录了他童年时的欢乐与苦涩。他成长在大学校园里,高等学府的文化气息,困难年代的生活磨炼,风雨如磐的沧桑岁月,这些远久的故事在他的笔下都化作了温暖的记忆,尽管讲的是个人的经历、校园的往事,却反映了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境遇,印证了祖国历经坎坷走向发展的历程,在追忆中反思,在反思中追问,心怀坦荡、无怨无悔,乐于与祖国同甘苦、共命运。

宗周能以温暖的情怀关注社会。“汶川记事”一辑,更是他年近古稀,两赴汶川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他向读者讲述了灾区人民顽强不屈、灾后自救的抗争故事,宣传了广州人民集全市之力、争分夺秒,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奉献大爱的广州精神和广州速度。作者是一位有着爱心,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我了解到,宗周年轻时,曾冒着尚未散去的硝烟,前往广西、云南边防前线采访过自卫反击战中的军民;中年时,曾深入全国重点工程铁路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工地采访;晚年又到抗击冰雪灾害一线采访,到广州亚运会运动员村采访。“汶川记事”正是他晚年仍以一颗温暖的心关注于社会、投身于时代留下的作品,写得颇为朴素、生动而感人……

我读这部书感触最深的有两篇文章,一篇是汶川七日纪事中的第一天《奔向汶川》,另一篇是《父亲的书房》。

2009年6月15日,他在湖南常德驶往桃花源的汽车上,接到广州市作协秘书长袁建华的电话,问他“市文联要组织几位作家去汶川采访,写一部广州市对口援建汶川县城威州的报告文学集,能不能去……”他连想都没想,就爽快回答:“去!去!我去!”

他这时已经有65岁高龄了。紧接着,他就:“坐在飞往成都的飞机上,望着舷舱外朵朵飘浮的白云,犹如蓝色海洋上一束束、一片片翻飞的浪花,无边无际,令我有一种天上人间的遐想……就这样,我一下子从世外桃花源回到了人间,回到了地震灾区苦难的人间……”

笔者(右一)与蔡宗周(右二)老师2018年9月郴州文学采风合影

他到那里看到了什么呢?有哪些切身的感受?文中这样写道:

汽车驶进了山区,前面的路越来越窄 被两岸高高山峰“夹”得喘不过气的岷江左冲右突、滚落的巨石挡了河道,激起翻腾的浪花,水越发急越发黑了。我清梦记得,在2005年夏季,我是从这儿沿岷江西侧的公路蜿蜿蜓蜓前往九寨沟的。可如今,我们走的却是岷江东岸。过了汶都大桥。映秀近了,眼前已是一片疮痍:两边的青山已全是光秃秃一片,连绵不断地滑坡,还是滑坡,两岸是倒塌的民房、河中是淤塞的水道,路边是散落的巨石,像一个接一个硕大的惊叹号,赢立着。山场下一道道碎石流,一片片碎石场。

蔡宗周老师正中前排右一,笔者靠车左二

那一个接一个硕大的惊叹号,矗立着。山坡上留下一道道碎石流,一片片碎石场。那是一条当年进山的公路几乎全被掩埋,掩埋得密密实实,不着痕迹。满山遍野一处处泛着白光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就像大山一道道泪痕,自上而下,流淌着。这种破碎脆弱的山体,别说再遇地震,只需刮过一阵山风,甚至大喊一声,也会有石子滚落,腾起一股股烟尘。“快看,快看,山上滚石子了!”车上谁喊了一声! “前面也有滚石,从山上一直冒着烟尘而下”又是谁喊了一声!据说,都汶公路80多公里最严重的滑坡路段,在“5.12”大地震中就有4000多辆汽车瞬间被埋在山石之中,一下子就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经过一年多的清理,至今还偶尔可以看见被压瘪的大巴、小轿车从山石中露出残骸,就像伸出一只只求救的小手……

不要说是当时大地震的惊心动魄之中,一年之后那里还充满着惊险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日日夜夜川流不息车辆,正在为灾区的重建新生、新的崛起输氧输血,一场劫后余生的奋战正在这儿如火如荼地展开。作者细心地观察到,公路上的车辆大多是载满水泥、钢筋、砖石种种援建材料的货车,有5吨10吨的,也有重型的30吨40吨的,其间夹着一些大巴、中巴和轿车,一路上尘土飞扬。地震后曾有到过这儿视察的外国人士预言,要在崇山峻岭中重新打通这100多公里的都汶公路起码得3年!可中国人不信邪、不服输,军民同心协力,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岩、排危石、凿隧道、架桥梁,日夜奋战,只争朝夕,硬是仅用了3个月就打通了这条通往灾区的生命线,为汶川抗震救灾和对口援建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是的,他们从成都到汶川县城威州170公里,最艰难的都汶一段百余公里,正常行驶只需2个小时,今日他们行驶了4个小时!于是,夜里,他久久难眠,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援建者们的敬业精神,还有那些朴实而铿锵的感言:

宋金峰:“十个月的锻炼,让我精神得到洗礼,意志得到磨炼,道德得到净化、能力得到提升!”

曹金文:“不辜负广州市民的重托,用好每一分钱;不辜负灾区人民的期盼,干好每一件事!”

东序:“每一天都不平凡,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受感动,每一天都在成长!”

陈爱民:“我的名字赋予了我的使命:爱民!为民!”

徐明贵: “一个发生灾害的地方,一个诞生奇迹的地方,我们在做一件非常有价值,非常骄傲的事,要全力以赴,一心一意!” ……

在不断敲打着他的心灵,使他的心灵经受洗礼,得到新的升华!

《父亲的书房》这篇散文,则是另一种风味:

我家住在中山大学西南区60号,这是中大九家村中的一栋平房,与九家村其他住房一样,都是中大前身岭南大学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西结合的教师住宅,红砖黛瓦,独家独院,中式外观,室外装有纱窗纱门,室内上吊白色天花板,下铺黄色阶砖地,有的房间里还建有壁炉。我家檐前有一个小小长廊,从长廊的三扇门可分别通向室内的厢房、餐厅、书房。

紧下来,作者紧扣主题,描绘着父亲的书房:

南窗外一株婆娑的鸡蛋花树浓荫覆盖,夏日里绿叶丛丛簇簇为书房挡去暑热,一树盛开的花儿随风送进缕缕凉意和清香;冬日里天寒叶落,暖暖的阳光透过光秃秃枝杆,又能给书房投人一片温暖。西窗前安放的书桌,抬头可见邻里院内一棵高大茂盛的白兰花树,树木亭亭如盖,满眼碧绿,工作累了望上一望,然成了一道风景。

父亲的书房简洁整齐,无沙发、茶几,除一桌一椅外,仅一张可供休息的藤躺椅紧挨书桌旁边。两排书架置于东、西两壁,书架里的书整整齐齐依书脊的高低排列,书中常见夹有纸条,标有重点,还有的书写满密密麻麻的眉批。另一个多层的玻璃书柜置于北墙,柜里存放着较珍贵版本的书籍。书架顶则是一沓沓整洁的报刊,父亲订阅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几乎一期不漏,按年月码得齐齐的。由于父亲的整洁有序,使他做起学问查找资料可伸手取来,不费工夫……

他父亲是做大学问的人,“翻译《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纲》等教学书籍,后来这几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成了五六十年代全国大学英国文学教学教材,为培育莘莘学子出了一分力量。”

他小时候挺淘气,一次与小伙伴甩石子玩打仗,将对方的头砸出了血,引来了对方家长牵着受伤的孩子到家中告状。他父亲的脸色沉下来,母亲赶快端出一筐鸡蛋道歉赔不是。“只要是自家的孩子与他人家的孩子发生矛盾,父亲从不袒护,不管何方在理,父亲只是责怪和打骂自己的孩子。那一次待客人走后,我自然又是挨打后罚跪于挂钟前思过。这古老的挂钟俨然像一位默默不语的老人,嘀嗒嘀嗒地似乎在耳旁细细叮咛,告戒我啥对啥错;嘀嗒嘀嗒地又像在轻轻地诉说,教我如何做人。至今想一想,钟下的父亲有着多少恨铁不成钢的期盼,又有着多少“子不教,父之过”的自责。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山一样的沉默。当年这种体罚式的教子如今极少见了,可我们那一代人,谁没经历过这样的责罚呢。”

由此可见,他父亲对他的管教是非常严格的,促使他走正道,不走歪路。1962年,他从广州第六中学高中参军人伍,当兵六年,在部队的训练、牛田洋围海造田,以及通讯报道方面,他都能吃苦耐劳、出色表现,年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还立过三次三等功。

他的人生有了这些铺垫,加上他的勤奋好学,天资聪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以惊人毅力,公开出版发行了30部著作!可谓是硕果累累的高产作家了!

他在《心海一瓢》散文集的后记中这么写道:

我从事文学创作50年,从青丝到白发,人生经历过多少风烟,心海沉淀过多少往事,非一本书能够反映的,这本散文集只是我近十年,在人生征途前行和回顾中写成的,只能说是心海一瓢,小小的一瓢。

书中有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俗话说:年轻人好幻想,老年人爱回忆。我也不能免俗,迈入古稀之年,往事的回忆渐渐多了。上世纪50至60年代,我生活在广州中山大学的校园内,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个风雷激荡的时代,康乐园中的人和事,校园内的风和雨,父辈们教学的执著,学生们求学的热忱,童年伙伴们的友谊,以及校园内一波又一波的风浪冲击,让我难以忘怀,给我人生最早的体悟和思索。体悟到漫漫人生路上少不了坎河重重、关山重重,闯过去就会阳光灿烂;思索着自己伴随共和国成长,即使尝过苦涩,受过伤痛,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书中, “汶川纪事”一辑,是我两赴汶川采访时留下的文字。2008年"5.12”大地震后,我参加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灾后重建写作组前往汶川采访,在灾区人民抗震自救、灾后重建的抗争中,在广州人民各方支持、全力援建的奉献中,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洗礼,在参与报告文学《废墟上的神话》写作的同时,还写了一组散文,记录了当时的感动。我在《废墟上的神话》首发式上讲过一句心中的话:作为作家,我们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缺席,没有失语;作为公民,我们在国家危难中出了一点点力,为这段历史留下了一些纪录、一些史料;作为广州人,我们为广州人的奉献精神、大爱情怀、高效高速的工作作风作了歌颂和礼赞。

“生活点滴”一辑,顾名思义,写的是生活中偶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普普通通的小事中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从平平凡凡的细节中感受到人心的温暖,生活上的点滴浪花闪烁着阳光的七彩,只要我们以一颗温暖的心去体悟,就会触摸到,感受到。

“旅途偶拾”,是一辑游记作品。有写全国名山胜水的,然更多是作者身边的岭南风物;有写风光美景的,然更多是心中的人文情怀。这些文字大多是旅途中灵感火花点燃的思绪,抒发的是作者面对祖国山河,对文化、对人生,对生态、对环保的思考;面对秀丽景色,对历史、对未来,对人性、对人类的叩问;写作中力求有自己新的发现,努力地写出新意来。

最后一辑,则是记录文友间的交往和友谊。几十年间,我与文友间彼此交流、相互鼓励,同感创作的不易,共享成功的喜悦。有人说“文人相轻”,我却在长期坚持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文人相亲”。我们是业余作者,可写,可不写,心身自由,没有利益的角逐,没有名利的羁绊,因而少了一分嫉妒和攀比,多了一分关爱和友谊。有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信然。我感受到这水,是清澈的、纯洁的,有封存老窖酒般的醇绵。在世俗的社会,但愿人间还能存留这一方圣水。

向一级作家蔡宗周老师致敬!衷心祝福他健康长寿!文学创作喜迎新的丰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