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内圣静坐心法

 勇敢的芯2 2022-08-1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儒释道三家静坐法,均以心性修养为主要对象,其全体大用,均以心性为本。下手在此,了手补在此。佛家以「明心见性」为工夫,为头脑,道家以「炼心炼性」为工夫,为头脑,儒家以「存心养性」为工夫,为头脑。《大学》提「正心诚意」,《中庸》提「率性尽性」,孟子除提「存心养性」外,又提「尽心」。然此数者,以单提「存心养性」四字较为浅明,最切易入。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养性」者,养其本性也,亦即养其天心天性也。人与天俱来之本来心性,无不纯乎至善。故只须存养之勿失,勿为后天境地与乎物欲意念所转,便自可入于圣地而与天合。故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为尽心之本,养性为尽性之本。《中庸》除开宗明义标提「天命之谓之性,率性之谓道」外,其言以至诚尽性时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尽性工夫,扩而充之,即可与天地参。这全是一套最简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养性,不但为尽心尽性之本,且亦为炼心炼性与明心见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炼心炼性,固须从存养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见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养之何以得见?且也,明之之后,犹须存之;见之之后,犹须养之,久而弥光。不然,修证工夫,于证得明见之后,固可立地成佛,然于明见之后,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养,即于成圣成道成佛以后,仍不可有一时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动!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尔败之。故必须守而勿失,死而后已方可。历来儒家中人,好剽袭佛家明心见性之旨以为用,庶不知儒门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为方便说教也。举心即性见,举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与命与心与性与理与道,要皆是一体。亦可以说,皆统于道。分于道而具异名,名异而体同也。「天地与我同体,万物与我为一」。言理如是,论工夫则尤然。由静极定笃中,自家心上,自可证到。大程子曾云:「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又云:「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与天道,非自得之则不知;故曰:『不可得而闻。」盖只能默而识之,契而会之也。又程子论及心性时亦云:「自理言之谓之天,自凛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又云:「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一也。圣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静、「性即理」说。其实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统归之于一道;即天下万事万物,均无不可打成一片,而统之以道。故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曰:「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故修圣,以修道为第一。

夫修圣人之道,贵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为人之主宰,亦为宇宙天地万物之主宰。故象山与阳明继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说之后,力倡「心即理」。像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门「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与明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与「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等心佛一体、佛与众生一体之说,实深为高远矣!惟欲真能达到宇宙与吾心一体及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之无上境界,不能说以会得此理、说得此理即能达到,须从心地上性地上切实作工夫,脚跟确实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与物冥、理与事冥、性与道冥、道与天冥」之神圣境界,浑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无内外,无将迎,无物我,无动静;此则已至由太极而无极境界矣(按:非由无极而太极境界)!

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务者,外求其道于天下万事万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于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故求其道于吾心,自可普万事而无或遗。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足以为道。」《经》曰:「道在尔躬。」「道在尔心。」岂远乎哉?余故常谓:「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用佛家语意说则「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当体即得。是故与其倡「心即理」、「性即理」,远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备该万理,万理皆归一道。自伏羲、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轲止,圣圣相传,皆言道而不言理,传道而不传理。所以然者,以举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举理字,以立理学,除标新立异别开路径而外,岂有他哉?韩愈力倡道统之说,宋儒意欲创「理统」以继「道统」,井求之于禅释;且后分裂道术,各执一端,而有程朱陆王之千古公案,纷争不息,延及各家门人,亦复互相攻讦,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事,一经各立门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辩而理愈纷,理愈争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谓「无事生事」、「无争生争」者也。

夫道,寂然无物、无形、无名、无体、无象,远存于先天之上,近存于一心之内,广被万物而无或遗,中应万事而无不当。故天下万变万化,要皆备于吾心,一心不动,肆应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于吾心也。举心,则性自在其中矣;举性,则道自在其中矣;举道,则天地万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统圣脉,一是以存心养性为工夫为头脑。

或问:「心性存养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静而已矣。心之体本静,性体亦然。感于物而动,缘于欲而动,动则失其本,而违于道矣。道不可须臾离,故心不可须臾动。天地万物,生于静而长于静,失于动而亡于动。余故曰:『静罔不吉,动罔不凶。』此古哲之所以谓『一动不如一静』也。《大易》所谓『寂然不动』者,所以存其本心,养其性体也。所谓『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动,则湛然无物;湛然无物,则洞然虚明;洞然虚明,则有感即应,应而遂通矣。其所以能应而遂通者,盖洞然虚明,则灵觉不昧;灵觉不昧,则一神独耀,则无知而知,无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应,而应无不通也。」

兹为世人修圣人之道与成圣人之道之方便起见,特再将历代圣哲所述圣人修养之圣脉心法,无论其言道、言德、言学、言理,凡可应用于静坐中,以之为内修工夫炼养者,择要简述之,并明其条理体系,用为儒家中人修养内圣工夫之,准绳与典则。并免徒让道佛二家圣哲专美于前也!故就散见于往古经籍中之圣言圣法,归纳之共为十二条目,以为儒家中人修持「超凡入圣」工夫之心法。且此十二条目,不必一一全修,择其性之所近者,任修一条或二、三条,均可几于圣地。亦非谓除所举条目外,便无修持之法,惟大体说来,此即为内圣修养之最重要纲目。至其静坐中之诀法,亦当尽量择要简为指出,以供学者之所取法焉!其须自契自证,非言语文字之所可得而传者,亦惟有略之矣。良以「大道常存文字外,真途不在语言中」。凡所述者,要亦不外古人之陈迹与糟粕耳!兹分别著录如下:
守中法要
中为道体,尧、舜、禹、汤、文、武、孔、曾、思、孟等历圣相传之大道,只此一「中」字,亦即是中道。此中道不但为中华文化道统之所系,且亦系圣圣相传之心法所系。《论语》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张。』舜亦以命禹。」是以《大禹谟》载舜命禹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即是历史上有名之十六字心传。在此,人心与道心,只是一心,切不可作二心会,由其下句之「惟精惟一」,即可证之。其工夫头脑在教人以人心合道心。道心即天心,故亦即是以人心合天心工夫。以人合道,以人合天。此为最高之综合原理,与最高之相应原理,最吃紧处即在此。在求其合之以前,先须修「应」字工夫。以人应道,以人应天,也就是以道率人、以天率人之意。本天道以立人道,本天德以立人德,本天心以率人心,本天性以率人性。人则体而应之,修而合之;合与不合,再印而证之;印证不二,即得中道矣!一般人恒言「天人合一」,究竞如何修?如何合?如何一?干圣不传!实则全在吾人心地上入手,从心上起修,从心上求应,从心上求合。内容来自内丹术。合则同,同则一,一即所谓绝对本体,唯一不二,不二即中。中则至善,至善即道。《大学》之「止于至善」,即止于中,止于道也。《仲之诰》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心,以礼制心。」《大学》之「明明德新,民止至善」,与此诰若合符节,其为道一也。其次如舜命皋陶曰「民协于中」。《中庸》记孔子赞舜,亦称其「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孟子称汤曰「汤执中,立贤无方」。箕子陈《洪范》于武王,其所言「皇极」,亦即建立中道于天下也。故曰:「会有其极,归有其极。」子思之中庸,即中道也。执中之执,即「择善固执」之执。执而守之,守而行之,行而成之,成而勿失,则证道矣;是故执中即守中也。孔于不云乎:「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又曰:「回之为人,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勿失之矣。」拳拳服膺,即言守也。又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依乎中庸,即守乎中道而行之也。颜子之于中道,能守而勿失,故孔于称之。夫所谓守者,守之于内,守之于心,而非守之于事,守之于物,守之于外也。故孔于自谦称:「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此所谓守者,如神龙养珠之守也。中体无声无臭,无形无相;守则存,存则化,化则着,若则成,成则生;化化不已,则生生不息,而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亦可与万物合其情,与万事通其理,而无适不善,无用不宜也。程子解「中庸」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与乎朱子解「中庸」为「无过无不及」。两俱有失,末得道体,以其系求之于外,而非会之于内也。求中于外,不若求中于内。当吾心未与物接,未为欲动,一尘不染,一念不生,喜、怒、哀、乐未发时,即得中体。如只照二子之言解,则孔子何至有「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中庸不可能也」之叹!子思明言:「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发而皆中节之谓和。」已有正解在,何须再解?且夫宇宙有宇宙之中,天地有天地之中,人心有人心之中。能体而明之,明而契之,存而守之,守而养之,则吾心之中,自可与天地之中及宇宙之中相合而为一矣。或问:「究竟何所守?」曰:「此中自有虚无窍,直透鸿蒙末判前。」

守一法要
一者至善之地,无对待之体。儒家以中为道体,道体虚无,难为言说,故立一以为用。尧舜心传曰:「惟精唯一,允执厥中。」此心能一,方能得中。惟一由中生,中由一立。由中而生一,是「无极而太极也」也。由一而立中,是「太极本无极」也。言无极则为先天之学,言太极则为后天之学;用无极则为先天之功,用太极则为后天之功。言乎数,一则为数之始生;言乎道,一则为道之始生。有一则有二,有二则有三,有三则有万。故守无,可以致一,守一,可以制万。是以凡事守一则成,二、三则败。一心不动,天地可格,而况于人乎?道家《洞玄经》谓:「万卷丹经,不如守一。」余亦尝云:「圣学大要,全在守一。」夫子自谓「吾道一以贯之」。所谓一以贯之者,即以一贯之也。大学「格致诚正修齐始平」之教,格者格此一也,致者致此一也,诚者诚此一也,正者正此一也。修者修此一也,治者治于一也,平者平于一也。岂有多哉?一者绝对体,在心为良知良能浑然未分之本体,一动心起念,即为二矣。二则有善恶是非之对待,而天下之纷争起矣。内容来自内丹术夫一,又为《大易》之元也。《易》谓:「元者,善之长也。」又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故一又为无思、无虑、无念、无欲时之至善之体。伏羲画卦,以一画开天地;尧舜禹传心,以「惟一」开中道;老子以「抱一」为天下式,佛以一合相告须菩提。凡此皆绝对之一元论也。天地万物,莫不有「对」;合其「对」而为一,则不独「对」可合,万殊亦莫不可合。守一之极,则自可建立阴阳之统一观,心物之统一观,内外之统一观,人我之统一观,生死之统一观,时空之统一观。此为齐万不齐、同万不同、通万不通、化万不化之心法也。守一之法,有存心守一法,有系心守一法,有制心守一法,有寂心守一法。佛《遗教经》谓:「制心一处,无事莫办。」「制心一处」,即制心守一也。然实不若「存、系、寂」三者工夫之较自然也。大程子力倡「主一」之说,复谓「主一无适,敬以直内,便有浩然之气」。实不若以「守一」为内圣之功,更为明畅易晓。就圣功上言:寂心守一,凝神默照,集义养直,不摇不动,则天地气象与圣人气象,亦自油然而生。孔子告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六字实为圣道心传,虚字吃紧,最宜注意,端则中正,虚则窍存。守此一,即此窍也。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人得一以圣。」故曰:「得其一,万事毕。」何以得一?曰:「守则得之,不守则不能得也。」丹家教人「一念规中,可以入圣」。《书》言「勿贰尔心」,「勿二、三其德」。凡此皆教人以守一为入圣之心传也。濂溪则认一为学圣人之要功。其言有曰:「或问:『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闻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朱子释此谓「一即所谓太极」。只此二字,不能尽该之也。或问:「何以守之?与一之方所?」曰:「此一非凡一,乾坤共合成。」


图文素材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追溯到原文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