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子》教育思想探析

 寂寞中快乐 2022-08-18 发布于北京

《管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部小百科全书,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各部分内容有一定的相互联系,但更为明显的是相对独立。就《管子》教育思想而言,更是自成体系,应可独立成篇。有观点认为,管子是中华民族教育理论的开创者和教育工作的奠基人,从时间的先后和内容的丰富上看,这一观点应比较符合历史发展实际。通览《管子》全书,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既有理论上的系统阐发,又有认识上的精彩评论,更有实践上的措施方法,可以说体用结合,为齐桓公成就王霸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管子》论教育观

教育观是指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诸如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每一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管子》的教育观反映了管子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对后世具有重要的指向和引导作用。

(一)教育是长期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教育工作方针始倡者就是管子。《管子》在《权修》篇中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作终身的打算也即强调一个国家作长远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人才。《管子》认为“一树百获者,人也”,培育人才,收获是多方面的,强调培养人才的社会效果。从表象理解,《管子》所表达的是一个国家也即齐国要想称霸天下,必须着眼长远把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手段。从其内涵理解,此段蕴含着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艰难性,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长期的工程。这也为后世树立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理念,即要把人才作为长期的工程来抓。

(二)教育讲求潜移润化。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首要的是改变人的思想,然后才会指引实践以反映教育的效果。思想的升华和突破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坚守。《管子》提出:“教者,摽然若秋云之远,动人心之悲;蔼然若夏之静云,乃及人之体,然若謞之静。动人意以怨,荡荡若流水,使人思之。”(《侈靡》)用“秋云”“静云”“皓月”“流水”等词,形象地描绘了教育的润化过程。这种润化,就像秋云同时感化贤者和不肖者;就像在神山上筑起篱笆祭神的气氛一样,贤人虽少,不肖者虽多,但教化使人转贤,不肖者怎么能不变化呢?《管子》引导了后世之人强化对教育特征的认识。

(三)倡导“大教育”。《管子》重视教育,其阐述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各个领域。《管子》提出:“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牧民》),从政治角度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管子》认为:“器成教守,则不远道里。号审教施,则不险山河。”(《幼官》)士卒教化到位,就不会害怕远赴他乡作战,就无畏山河的险阻,便会无往而不胜。在法治领域,《管子》也反复强调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使民众知法、懂法从而守法。等等。《管子》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反映出管子的“大教育”观念。

(四)教育受政治和经济的制约。《管子》既认识到教育对政治和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从另一个方面认识到教育受政治和经济制约。《管子》提出:“夫君人之道,莫贵于胜。胜,故君道立;君道立,然后下从;下从,故教可立而化可成也。”(《正世》)这不仅道出了教育从属于政治,也说明圣明君主必然会重视教育。《管子》还主张:“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明确地指出社会的道德教育受社会经济活动的制约。由此,《管子》认为,教育受制于政治而服务于政治,教育受经济制约而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二、《管子》论教育的功能

《管子》论述的教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事关国家治乱兴废。《管子》论述道:“国犹是国也,民犹是民也,桀纣以乱亡,汤武以治。昌章道以教,明法以期,民之兴善也如此,汤武之功是也。”(《宙合》)明智的君主都非常重视教育。《管子》则把教育的好与坏提升到国家治乱兴废的高度看待,提出:“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牧民》)强调“礼”、“义”、“廉”、“耻”的教育对国家政治统治至关重要,极力劝导统治者予以高度重视。唯其如此,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教育是富国强兵的重要保障。教育对于富国和强兵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在农业上,“不告之以时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乘马》)只有教育农民“务在四时”并积极开展生产,他们才会尽力而为,进而才会实现家给人足、国富民强,国富民强才能兵强,这都是发展经济的巨大作用。

(三)教育促进社会风气治理。《管子》认为:“必先顺教,万民乡风。”(《版法》)只有先对百姓施以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教育,他们才会趋向好的风化。《管子》主张由“乡师”主管教育,由“民啬夫”向人民具体实施教育内容。强调通过教育和训诲,社会上的“邪行”和“淫事”就会大大减少,社会风气也会好转。

(四)教育能够塑造积极的人性。《管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和自私自利的。“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形势解》)。“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故欲来民者,先起其利,虽不召而民自至。设其所恶,虽召之而民不来也。”(《形势解》)所以,《管子》强调教育要适应人的本性,有针对性地施教。要“以厚其生,输之以财,遗之以利”(《五辅》),如此,才会引导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管子》论道德教育

道德的范畴非常广泛,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有不一样的规范内容。就今天而言,有国家、社会和个人等三个层面不同内容的道德规范。纵观《管子》,其论及的道德内容相当丰富,但就其内容看主要是针对个人行为的道德约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把握:

(一)把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管子》书中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包括礼、义、廉、耻、孝、悌、慈、惠、仁、信等道德规范。而礼、义、廉、耻又是其中心的道德教育内容。《牧民》篇中对这四种道德规范作了简要的说明,“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其中,《管子》在《五辅》篇中对礼与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礼的论述相当完备,同孔孟对“仁”的论述一样,在我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管子》这种以礼义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与孔孟以仁义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是不同的。在孔孟那里,是由“仁”及“礼”,即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上升到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循;《管子》则主张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个人道德行为规范。但二者对于维护社会等级制的“礼”的目的却是一致的,诚可谓相辅相成。

(二)把握道德教育的原则。

《管子》综合分析道德教育活动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道德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

反倦怠。《管子》主张,人们在接受道德教育时应有积极主动的精神,不能懒惰,提出:“解惰简慢,以之事主则不忠,以之事父母则不孝,以之起事则不成。”(《形势解》)强调怠倦者是根本培养不出道德意识的。

忌伐矜。《管子》反对骄傲自满,居功自伐,积极提倡谦虚处世。并认为独擅其美,自持其盛,自奋其能,而以骄傲放荡的姿态去欺凌他人,失败就会从这里开始。《宙合》篇还以“盛必失而雄必败”来提醒那些居功自大的人注意,不然则大事难成。

慎言。《管子》主张说话要分场合,要有原则,做到“言察美恶,别良苦”。如果言不周密,有时不仅会给自己招来祸患,甚至还会给他人或社会带来危害,故“言不可不慎也”。

从小处做起。《管子》认为,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统治者就必须教导人民注意“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如果道德教育不从小处做起,不去防微杜渐,那么“微邪”就会变成“大邪”,最终会危害到国家。

自我反省。《管子》教导人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同样,还要从“绝理者”身上记取教训,从“不及者”身上取得借鉴,以能更清楚地反思自我,如此,才能不断地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四、《管子》论职业教育

“叁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以为民纪。”定民之居在于士农工商四民者“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按此,各分居之民,“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年少的时候就在学习本地域内的风俗和礼教,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他们安心于此,不会因看见别的事情而改变志向。据考证,这是最早的古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先行者和实践开创者。管子是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一)关于“士”的教育。在《管子》中,士为四民之首,分为文士和军士。对文士的教育,《小匡》篇曰:“令夫士,群萃而州处,闲燕则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其事君都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北。”经常对“士”及其子弟实施“义”“孝”“敬”“弟”等方面的教育,要求他们“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大匡》),从而提高他们的伦理道德水平,使这部分士成为知情达理,有一定素养的文明阶层。对军士的教育。主要包括“政教”与“服习”,即管理与思想教育/军事训练两方面内容。前者主要是由将帅对士兵经常进行爱国、爱家乡父老乡亲的教育。后者具体内容如《幼官》篇所规定的“动慎十号,明审九章,饰习九器,善习五教,谨修三官。”如此,便可守则固,战则胜,无敌于天下。

(二)关于“农”教育。《管子》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本”。因此,它极力规劝吏民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首先,它劝导农民“务在四时”,精耕细作,辛勤劳动,然后做好粮食的贮藏工作。为有效地向百姓推行农事教育,发展农业生产,《管子》还主张设立“虞师”、“司空”、“司田”、“乡师”等官职,由他们常年分别负责向农民实施农事教育,视察农业生产状况,及时为农民解决困难。这种包含农技指导和教育的“农政”制度一直沿袭到两汉。

(三)关于“工”教育。“工”教育即手工业者或工匠的教育。《小匡》篇中有:“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要求工匠选造出种类齐全,工艺精致的手工业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稷下先进继承发扬了管仲提倡的“群居相染”的社会教化原则,后来齐国的统治者运用它来发展“耕战”,既进行法家的“地利之教”,又进行兵家的军事教育。而且,寓兵于家,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发展了农业生产,充分显示了这一社会教育原则的正确性。

(四)关于“商”的教育。对于商人的教育,它也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小匡》篇曰:“观其饥,审国变,察其四时百监其乡之货,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光,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促进商品交流和市场繁荣。

五、《管子》论学校教育

现行本《管子》中的《弟子职》一篇,古代为单行本。《汉书艺文志》将之列入“六经·孝经”类。但《管子校注》的作者们(郭沫若等)则认为它是战国时代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则,故将其收入《管子》书中。如果这一论点证据确凿的话,那么,《弟子职》应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它成为后世宫学、私学、书院制定学则、学规的范本。《弟子职》有关学校教育的思想主要有:

(一)规范学生与先生之间的礼仪。学生与先生之间的礼仪,指的是学生和先生分别定位好相应职分,各自履行职分内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弟子职》还只是相对单一地规范了学生应尽的义务。其强调:先生起床时,弟子要“摄衣共盥”,轻提衣襟小心地把盥洗之器进献在先生面前。“至于食时,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置酱错食,陈膳毋悖。”到了先生用饭时候,弟子要先把饭菜送上。挽起衣袖洗漱之后,跪坐把饭菜献给师长。摆放酱和饭菜,饭桌陈放不可杂乱无章,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然后按年龄的大小分别给先生添饭。“先生已食,弟子乃彻。趋走进漱,拚前敛祭。”先生吃饭完毕,弟子要马上去做善后工作。“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是说,先生要休息的时候,弟子要起来服待。恭敬地奉上枕席。学生和先生之间的礼仪,可以理解为在教育领域的师生道德准则。

(二)规范学生学业学习。主要规范学生在稷下学宫里如何进行学业学习,对学生如何学生提出了要求和必须加强的学习内容等。《管子》提出:“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先生施教时,弟子要遵照学习。谦恭虚心,所学自能彻底。见善就跟着去做,见义就身体力行。“受业之纪,必由长始;一周则然,其余则否。始育必作,其次则已。……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接受先生讲课的次序,一定要从年长的同学开始;第一遍这样进行,以后则不必如此。学习中若有疑难,便举手提问。先生下课走出,学生一律起立。平日里学生要勤勉、刻苦地学习,“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为学则。”早起迟眠,衣带必须整饬;朝学暮习,总是要小心翼翼。专心遵守这些而不懈怠,这些就叫做学习规则。等先生休息后,学生聚“各就其友。相切相磋,各长其仪。”就是说与同学一起学习,相互切磋琢磨,各自增进所学的义理。这里反映了稷下学宫里各学派之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学术气息的深刻影响。

(三)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日常行为准则,是在学生与先生条为之外,立足学生自身应遵守的各项准则。在言谈举止方面,《管子》强调:“凡言与行,思中以为纪,古之将兴者,必由此始。”一切言语行动,以牢记中和之道为原则,古来成大事的人都是由此开始。《管子》要求学生“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即性情温柔孝悌,不要骄横而自恃勇力。心志不可虚邪,行为必须正直。《管子》要求学生外出交游时,要“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出外居家都要遵守常规,一定要接近有德之士。容貌端庄整齐,内心必须合于规范。“若有宾客,弟子骏作”,若是有宾客来,弟子要迅速起立。对待客人要彬彬有礼。《管子》簹对学生日常起居、洒扫、饮食、进退、应对等方面的行为制定了繁乎其繁的规定。

总之,《管子·弟子职》篇,是对学校教育相关内容的规范和明确。从一定意义上讲,内容还很不完善,但毕竟有了模样,是后代学校教育的奠基和示范。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