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难于飘扬,打开楷书呆滞、死板的桎梏,这种笔法一定要学会

 艺素简 2023-08-06 发布于河北

作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他的赵体楷书独树一帜,温润娴雅中透出筋骨遒劲,被誉为活的楷书。苏东坡曾说过,“真书难于飘扬”,这里的真书就是楷书,飘扬自然就是赵体楷书中所有的这种灵动的自然之气。

魏晋古意很大程度上就指这种自然的流露,锺繇、二王的书法都是这种率真朴茂,不尚雕琢的书风。赵孟頫能有如此的书法风格,跟他后来师法锺繇、羲献有很大关系。锺、王楷书潇洒纵横,不拘于体。而唐楷恰恰太重法度,拘于字形齐整。再加上今天学习的唐楷多是碑版,自带金石的凝重,使学习者很难跳出刻板、呆滞的怪圈,而独具风韵。

赵孟頫早年学习本家宋高宗赵构书法,中年学“锺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李北海即从二王入手,“得右军之气而失于体格”。赵孟頫从中继承了锺、王书风,得到了直追魏晋的方法,明代董其昌说他的书法直接晋人。

赵体楷书中的折笔都比较圆润,可以换一个词“弯转”来表述,这是与今天唐楷最大的不同。如今的楷书的折笔多是用提按顿挫的方法完成,方法来源于永字八法的勒和弩的组合。“永字八法”中没有横折的笔画,是因为八法讲的是方法,不是笔画。横折正是两个笔法组合成的组合笔画。

在篆书中,这种转折是圆转直趯过的,在隶化的过程中被分成两笔,横画和竖画,楷书时又把两种笔画组合连写。除了横折,这样的组合笔画还有很多,比如横勾,是横勒与短掠组合;戈钩,是磔与趯的组合。组合笔画的出现,表面上看似多了步骤,变得复杂,实质上相较于篆书的圆转是使书写变得更容易了。书写上是容易做到了,但是却失去了美学效果。

如此,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写出具有魏晋风骨的赵楷的圆润转角呢?张怀瓘记录的永字八法专门介绍了两种弯转的方法,钩裹势和钩努势。

“钩裹势,须圆而憿锋”,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即介绍笔势的状态,又说明了书写的状态。笔势是弯曲带有缠绕的状态;方法是,用激流受到阻碍而改变方向的方法书写。钩,《说文解字》中是“曲也”,“曲物曰钩”。裹,本意是“缠也,绕也”。



“憿锋”的憿(jǐ),本有快速的意思,并且在这里应该是“激”的误写。激,“水礙衺疾波也”,是急流受到阻碍而改变方向时回旋的样子。我看过黄简老师对这一部分的分析,他也分析“憿”为“激”的误写。至于对钩裹势的解读,不敢苟同。他的解读中说,钩努势的口诀是,“圆角䟐锋做努法,势未尽而趯之”,然而在他负责编辑的《历代书法论文选》里,这句话是这样的,“圆角趯锋做努法,势未尽而趯之”,不知道这两处哪一处是对的。

这句话实例上是横折勾的写法,转折处圆角,后面趯(yuè)锋写竖画,势未尽时趯(tì)出钩来,很显然“圆角趯锋”是在说钩努法。那就是《翰林秘论二十四条用笔法》中记录给录颠倒了。钩裹法的口诀是,“圆角憿锋,待筋骨而成,要如武人曲臂”。曲臂的肘部突出,与水流受阻而改变方向时的转折点,都如同有物缠绕于此。


总结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钩裹势弯转在弯转出会歇一下笔,这跟现在的楷书顿笔是不一样的,有了这种激流受阻转向的状态,笔画想不圆润都难。钩努势,须圆角而趯。就是圆转地转过去,并且要快速地行笔,中间没有停留,这正是篆籀的弯转方法。

篆书作为最早出现的书写性书体,两千年来学习的法帖都是碑拓版本。就算当初刻石时有淡墨本同时辅助,后世的人已经不能看见。所以对于篆书的笔法,多的是根据史料记载加以个人揣测的组合,许多地方都有矛盾。

就拿这个弯转来说,如果用平移行笔的方法,类似于描字,是出不来篆籀之气的,所以捻管之类甚不可行。《石鼓文》也好,《泰山刻石》也好,转弯处无不流利飘逸,无生硬之笔。这种张怀瓘《书断》所记载,“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其势飞腾,其形端俨”的笔画特征,与捻管平移的肉讷和拘谨相差很多。

好在当今我们出土了大量的秦汉简牍,透过这些简牍我们就可以看见秦汉时期书法的笔法。湘西里耶出土的秦简,篆书虽然已经被隶书所分解,已经在向分隶演化的路上。但仍有大量的篆书笔画,从中可以看出圆笔中的中锋行笔,也能看出弯转处的圆转方法。其中的“司”和“勿”分别使用了钩裹势和钩努势两种方法。



楷书是主流书体从赵孟頫到今天一直没有人有突破性的成绩,一半的原因在于被唐楷的法度所禁锢,只临碑版唐楷,越努力禁锢的越严重。我们可以拿颜真卿的碑书楷书和帖书楷书作一下对比,不难看出,除了书体本身的限制,碑刻对原作的更改也是学习书法的一大障碍。

要想摆脱这种障碍不但要博学兼收,还要分析对比判断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