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居吟|【乡土历史研究】当涂古城池的演变

 古稀童趣 2022-08-18 发布于安徽

 【编者的话】对家乡故土的满腔挚爱,对千年古城的赤子之情,使得这片热土上的许多文史爱好者对当涂历史进行着持之以恒的探索研究,经久不衰。本公众号特辟【乡土历史研究】专栏,供广大爱好者进行研究探讨,甚而争论,让历史得以传承,使子孙得以了解。本期先发程建华先生的此文,以飨同好。

视频《影像方志-----当涂》

【程建华】  当涂古城池的演变

图一     在原址新建的清源门

盛世辉煌。

千年古城当涂重建古城墙,在原址新建的清源门楼巍然矗立,金碧辉煌,让人肃然起敬,心头不由得产生一种对家乡历史顶礼膜拜的震撼。

我带着好奇心反复查阅《当涂县志》,从字里行间里零零星星抠出一点相关信息,拼拼凑凑勾勒出古城的旧姿模样,用文字叙述古城历史演变,把大家拽回到那段时光,透视古城曾经的辉煌。
       三国时期,古当涂属湖熟之地,包含今繁昌、芜湖、当涂、采石一带地域。当涂古城建于公元222-228年,即三国孙权黄武年间。围城初称湖熟城,东晋开始称姑孰城。史料没有对湖熟城的描述,我们只能通过古县志提供的信息进行逻辑推测。 

图二   明清时期当涂古城布局简图

湖熟城为土城,周长九里三十八步,厚二三丈,高三丈左右,没有敌楼,置五个城门,西、北、东各一,南两门,没有城楼,没有月城,有耳门,穹顶扁平,城门跨度不大,东西各一水关。
      关于城周长。《民.当涂县志》记载,明朝初年改城:“因城南频溪,为陈友凉舟师缘舟尾攀堞入,乃北移去溪岸二十余步,周城减至九里十八步。” 明朝初年,西南角城墙向北移二十步 ,使太平城周长减至九里十八步,故湖熟城应加二十步,为九里三十八步。(注:古时左右合跨为一步,约1.2米)。    

图三   当涂古城南津门城垣所在地

---正待拆迁的大成坊居民区 

关于湖熟城墙的宽度和结构。《民.当涂县志》载: “宝庆三年加筑甃甓一新,内土厚二三丈”,”万历十一年…..削土之半镶以抟高二丈三.....”,可见南宋以前湖熟城为土城无砖,墙厚二三丈,直到南宋宝庆三年(1227)才将外墙镶砖,明万历十一年削土之半,内墙也镶以砖。
      关于湖熟城的城高。《民. 当涂县志》介绍:南唐时 “…复加高广,高三丈三…”。可见湖熟城高应小于南唐墙高,城墙要具备防御功能,其高至少二丈五到三丈。     

图四    旧时的江南水师提督衙门

关于“湖熟城置五门”的解释。湖熟城有五门,分别为清源门、澄江门、行春门、南津门,湖熟门。正南置两门是争议的焦点。正南置两门根据有三:一、传说三国时即有上下两浮桥,上浮桥对应南津门,下浮桥对应湖熟门,如果只有一门,则没有必要开设两桥,故两门应于建城时开设。二、开辟新城门是重大事项,都要记录于史册,古县志中应有记载。如明朝开辟龙津门后朝都有记载,然而一直没有查到三国以后增添新门的史料记载,故南面两门在围城时已有。三、东汉时,该地属湖熟地域,围城后称湖熟之城,而下南门称湖熟城之门,“湖熟门”应是建城时命名。但湖熟门并不是正南门,而是连接清源门(又称平远门)直通建邺(今南京)的关隘或驿门。南津门又叫广安门,连东街直通帅府,应该是正南门,由此判断五门的设置与建城同时。      

图五     当涂古城南津门前的南津桥(上浮桥)

关于湖熟城门风姿。湖熟门没有城楼,没有月城,只有耳门。据老人介绍,城门穹顶为扁平状,系三分之一圆弧。根据力学原理推测,门不是很宽。五座门均无重建的历史记录,但有过多次维修的记录,故五门风格一直保持到拆除时为止。
      关于敌楼。湖熟城四角一直未筑敌楼,直至明洪武元年(1368)方增建敌楼。

湖熟城有没有水关?尽管没有明确史料记载,但根据有关资料推测,围城时设有水关,一个在城西,一个在城东。当涂地处江南,夏季多雨,城内多处积水,早期许多地域为沼泽地或水地,如马军寨、群学圩、马家滩、受水塘、长塘、西湖等,设水关便于城内泄涝。明《太平府志》记载,十字街东路路中有王公桥,在王公巷口【编注1】,即今天东营路口,旧时马军寨积水严重,积水穿王公桥通东湖(后来叫万寿寺放生塘),再由东水关泄出东城河。

图六     六十年代的提署中路(现东营口附近)

十字街西路路中有铁锁桥,在原果糖厂门前,西城受水塘积水穿铁锁桥过长塘流入西湖,再由西水关泄出西城河。东西水关设置是合理、科学的,符合当时构思。但是宋.《廓见堂记》记载: “庚辰【编注2】之春,始克浚河,凿东城之下,得古河遗迹,取水于壕,由城隍庙、州治及学之前以达于河,乃撤营墙筑堂以对于学,宏丽爽垲,冠于一城。”  可见东水关凿(筑?)于宋绍兴年间。以上两种观点供参考。
      南唐城“高三丈三尺,周十五里,跨姑溪河,东西至水门,为上下栅”,其余不变。
     围湖熟城以后,东晋时期也有一次筑城
【编注3】,但没有改变城池结构,仍保持原城风格和格局,只有在城内修建子城的记载,直到南唐则有“复加高广”。《民. 当涂县志》中写道:“南(唐)大保三年,剌史林仁肇复加高广,南至三里甸,东连凌家山…” , “高三丈三尺,周十五里,跨姑溪河,东西置水门,为上下栅”。南唐大修城池的两个要点是,一、加高城墙、拓宽城河;二、加广城池规模,城跨姑溪河。唐城没有留下遗迹。城东墙向南引伸至木牌湾,再偏西至杨家坝设东水门,于杨家坝跨姑溪河(荷叶淀为水门遗址) 。城西墙(今环城马路)向南引伸至林家坝(今为老汽车桥)设西水门,于林家坝跨姑溪河。南唐城南段边界应在今化肥厂职工宿舍再稍南一点。
      南宋城周长同湖熟城周长,为九里三十八步,城高三丈三尺,墙厚二三丈,土砖结构,南北增筑三个大水关,共五个水关,五个城门依旧,增筑五门城楼,两门已筑月城。
      南宋时期,城池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整和修葺,史料记载比较清晰,具体情况如下。

一、宋时,由于水贼入城骚扰,建炎三年(1130)废南唐旧城,割姑溪河于城外,重新启用湖熟城南段城墙,并对其进行整修,故宋城长依然是湖熟城长,即九里三十八步,高度为南唐城高,三丈三,“内土厚二三丈”。二、宋时墙体为砖土混合结构。“宝庆三年(1227)加筑甃甓一新”,外墙已镶砖。三、修津关。乾道三年(1167)开始筑行春、澄江、南津、湖熟、清源五门城楼,其中两门建月城。四、宝庆三年(1227)增筑南北三个水关,分别为上南门进水关(位于原当涂一中大门),下南门进水关(位于张恒春药店后面),清源门出水关(位于清源门东侧),加上原来的两个,合计五个水关。
      明时太平城,九里十八步,城墙厚二三丈,高二丈三尺,砖城,拥有六门,其城南三门,六门有吊桥,五门有城楼,五门有月城,清源门两道月城,城四角筑敌楼,三个大水关,一个小水关,一个暗水关,城堞一千八百五十余,周城窝铺五十一所,五门设兵马司。
      关于太平城周长。明初为防陈友谅大船尾部接城堞登城,于是将西南角北移二十步筑城,城周长减至九里十八步。《明 太平府志》载: “国朝今制周六里,高二丈六尺”,与《民. 当涂县志》差距较大。《明 太平府志》在描述街道时曰:  “ 自清源门至湖熟门内约五里,谓之西街。自行春门至澄江门内约五里,谓之十字街。” 边长五里正方形城周长应为二十里,又何以六里呢?可见,《明 太平府志》记载本身存在矛盾和逻辑错误。《明 太平府志》记载:“郭伟改筑新城,以便守御,减旧三之二,即今之城也”;《民 当涂县志》载: “因改筑新城,用便守御,减旧制三之一”。《明  太平府志》记载与《民 当涂县志》记载不一致,而后者记载与实际较为相符,故太平城周长应为九里十八步。
       关于太平城高 。《民  当涂县志》(以下简称民志)叙说明朝修城的一句文字:“削土之半镶以抟高二丈三尺。” 这句话三层意思,1.削土之半,2.镶以(砖),3. 抟高二丈三尺。“削土之半” 是削减高度,“抟高二丈三尺” 是墙高二丈三尺。而《明 太平府志》(以下简称明志):“国朝今制周六里,高二丈六尺”,明志 高二丈六尺与民志二丈三尺其差异或许是堞高,故太平城高为二丈三尺较为可信。
      关于太平城墙厚。城厚应为 “内土厚二三丈”再加镶甓的厚度。“内土厚二三丈”即上口二丈,下基三丈,所以太平城厚上口为二丈二尺,下基为三丈二尺。
       关于墙体。"削土之半镶以抟高二丈三尺” ,此句被很多文章引用,作为砖城土城分水岭之依据。其实不然,早在宝庆三年(1227)则有“加筑甃甓一新”,明朝天顺六年(1462)则有“重修外甓”,可见“镶以砖” 并非从万历十一年(1583)始,宝庆三年(1227)即开始外墙镶砖,万历十一年(1583)始内侧外侧均镶为砖。     

图七       大成牌坊

关于城门津关。万历十一年(1583),再修城楼和津关,五门的月城也是这个时期完成的。万历二十四(1596)年增筑龙津门,合计六门。龙津门没有城楼,没有耳门,半园弧穹顶,不同于五门风格,龙津门不直接通城,而是直通县学宫(今大成坊),或许龙津门专为学宫而增置,为学宫之大门,也未可知。      

图八    今天的城墙与远处的城楼

关于何时筑堞楼。洪武元年(1368)建四角堞楼,崇祯十六年(1643)四角堞楼易砖为石,置堞一千八百五十余,周城窝铺五十一所,五门设兵马司。
     明朝时的当涂城最美丽,也是最坚固,功能也最完善。明时不但城修的好,城内布局也很美,两条市淮河
【编注4】及府治河水潺潺细流,十七座小桥于市河上错落有致,与楼、台、亭、阁相映成趣,七十二座牌坊矗立于街中,五十条坊巷有序分布,三十多所寺庙散落城中各处,化城寺、万寿寺钟声娓娓缭绕,一片太平盛世景象。       

图九    今天的城墙与角楼

清时,当涂城仅有九里土垣,废二门,尚存四门及五水关。
      清朝初期城池也作过修,主要对倾圯的敌楼、墙垣、城楼进行维修恢复,城的结构和布局依旧是明朝风姿没有改变。修工程有的得以完成,有的工程因战事而搁浅。清朝中后期,太平天国攻陷当涂,太平军拆城砖运至金柱关修筑天宝城。太平军失败后,清军拆天宝城,将砖运至石头城(南京)修城,几番折腾,于是当涂古城仅存九里土垣,二门洞,四门及水关,后来也就没有再修,这个状况一直维持到撰写《民. 当涂县志》时均未改变。日本入侵当涂前,当时的地方政府为防止日本人占据关隘城门作为据点长期据守,于是将城门全部拆除,仅留下九里城垣。解放后,先后建厂、修路、筑桥,城垣逐步消失,上世纪九十年代城市改造,最后一段城垣彻底消亡。   

今天的当涂已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城界拓展数倍,街道纵横如网,高楼鳞次栉比,古城的风姿、风貌在人们的记忆中已经淡忘,这段文字或许能勾起你对古城的遐想。

END

【编者注释】

【编注1】现时当涂人常称原塑料厂南面的小巷为“王公巷”,其实不是。真正的王公巷就是现在的东营路,与马军寨(现在的南营路)隔提署路相对。塑料厂南面小巷的真名叫“秦陆巷”,因巷内有王公庙,故以讹传讹,将“秦陆巷”叫成了“王公巷”,而真正的王公巷名称却在历史的风尘中湮没了。

【编注2】庚辰年,经由干支推算,应为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二十九年(1160年)。

【编注3】即桓温移镇姑孰时大规模修城,现重建的清源门即位于当年的原址。具体情况见本公众号3月25日文章《桓温父子与姑孰》。

【编注4】市淮河,指市河中间水质最清的一段。淮,清水的意思(由百度)。


相关文章链接:(点击文章名浏览)

1.【历史探秘】  桓温父子与姑孰

2.  解读“梗王”桓温的一生

【作者简介】

程建华,网名闲居吟,大专,一九五七年生,曾从事教师、企业职工、机关职员,二0一七年退休,热爱历史、证券。对当涂历史及方言叵有研究。

【图文视频编辑】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