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 松|马鞍山特色历史文化

 古稀童趣 2022-08-18 发布于安徽

晋 松|马鞍山特色历史文化

【编者按】为弘扬家乡文化,普及乡土历史知识,本号特约请本市知名历史学者、原当涂县史志办主任晋松先生撰写了此文 ,相信对热爱家乡文化、渴望了解家乡历史的读者会大有裨益。

一个越现代的人,越尊重自己的历史文化。

                                  ——冯骥才
 

马鞍山市成立于1956年,是个年轻的城市。但,马鞍山市直接脱胎于千年古县当涂。所辖当涂与和县首置于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全国第一批建制县。因此,马鞍山又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马鞍山市名来源于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座下的乌骓宝马,想念主人义不独生滚地而亡,化鞍为山的感人故事。

马鞍山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可用古、要、美、名、多五个字概括。

古——历史悠久;

要——地位重要;

美——风光美丽;

名——名人荟萃;

多——名胜众多。

一、古——历史悠久。

马鞍山历史悠久体现在石器文明、先秦文明、封建文明三个方面。

石器文明,包括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文明。旧石器时代以 和县猿人为代表。和县猿人,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1980-1981年,和县陶店镇汪家山北坡的龙潭洞发现1个近乎完整的头盖骨化石。经过专家鉴定,和县猿人头盖骨是约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研究南方和北方古人类在演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渊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

马鞍山新石器时代文明内容很丰富。以凌家滩遗址、烟墩山遗址和钓鱼台遗址等为代表。凌家滩遗址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凌家塘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 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试掘,先后进行五次发掘。遗址年代为距今5 500 -5 300年。凌家滩文化在中国考古发掘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为探索中华文明凌家滩遗址玉器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先秦文明。马鞍山地区先秦文明可以伍子胥过韶关和吴楚长岸之战为标志性事件。

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伍子胥乃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师。后平王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奢被杀。子胥逃走。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到处捉拿子胥。子胥先奔宋,后投吴,路过陈国,东行数日,便到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北)。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世传伍子胥欲过昭关,一夜急白了头。赖东皋公巧妙安排,更衣乔装,蒙混过了昭关,到达吴国。该故事入选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吴楚长岸之战。周景王二十五(前525),吴军攻楚,交战于长岸,当涂与和县之间长江一带。楚军司马子鱼战死后,楚军反攻,击败吴军,缴获吴王乘船“余皇”号。吴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为夺回“余皇”,先派人潜伏在“余皇”附近。夜间派兵袭击楚军并高呼:“余皇”,吴军潜伏者轮流答应。楚军误认为吴军已攻入楚营,楚营大乱。吴军乘势进攻,大败楚军,夺回“余皇”。 

封建文明。马鞍山地区封建文明可透过丹阳与历阳等地名演变来了解。

丹阳,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当涂又属秦。第二年,秦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本地设置丹阳县,县治为今当涂县城东25公里的丹阳镇。丹阳县是当涂境内最早的县建置,也是秦统一全国后最早建县之一。西晋时,丹阳县被一分为二,在县境南部增设于湖县,两县并存,直至被当涂县取而代之。

历阳,和县古名历阳,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秦嬴政元年(公元前221年),秦兼并诸侯统一中国,分为三十六郡。灭楚,置历阳县,历阳与丹阳均为全国最早的建制县。

 二、要 ——地位重要。包括政治地位、军事地位、交通地位都很重要。

政治地位。马鞍山地区自古是南朝南豫州、宋太平州、元太平路、明清太平府的治所,也是安徽学政与长江水师提督署所在地,政治地位十分重要。

南朝南豫州东自溧阳,西至历阳,北起南京,南达宣城,马鞍山辖姑孰镇与历阳镇是其两个治所之一。姑孰自古为重镇名城。公元222年由孙权始建于姑溪河边,东晋大司马桓温和桓冲先后坐镇于此。宁康元年(373),晋孝武帝徙南豫州治姑孰。南豫州辖地甚广,包括宣州、历阳、丹阳、于湖……等,历宋、齐、梁、陈至隋统一,尽管其辖境治所多次变迁,但姑孰却是历时最长的州府驻地。

宋太平州、元太平路、明清太平府。当涂又称太平,但太平却不是县名,而是设在当涂县城的州、路、府的名称。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北宋朝廷为了纪念太平兴国这一宋太宗继位登基的重要年号,特以太平和兴国分别命名两个地方军政区域名称。首先将原设于当涂的平南军升格为太平州。太平州辖当涂、芜湖、繁昌三县,当涂为附郭首县,州治姑孰城。元朝改太平州为太平路。元末,朱元璋率军攻占当涂后,又改太平州为太平府,辖县依旧。明清时期,相沿未变。

安徽学政   清代安徽省正省级官位,与布政使、都指挥使平级,分管科举、教育、礼仪,是全国少见的不是按惯例设在省会,而是设于金陵门户太平府的正省级机构。

长江水师提督   清王朝镇压太平天国后,建立北洋、南洋、粤洋与长江四大水师,长江水师提署署衙先是轮驻于上江岳阳府和下江太平府,后撤岳阳府专设太平府。

军事地位。马鞍山自古拥有天门与横江之险要:“上有梁山极天门之险,下有采石扼横江之冲,右控庐和以制两淮,左屏宁广以蔽两浙” 。 “与金陵居其上游为其储圉而制其命,故北不得太平不可以窥金陵,南不得太平不得以自固。” 自古南北统一兵家必争之地。由此,六朝古都的突出地位得以彰显。

三、美,风光美丽。

马鞍山的风光美丽,既有山水之美、名人赞美,还有名景之美。

山水之美,马鞍山自古有山水都之美誉。 山、河、江、湖俱备,南朝大诗人谢朓誉之为山水都。境域的横山、鸡笼山、太湖山、青山、天门山与丹阳湖、横江等都是风景优美的名水名山。

横山,又称横望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交界。在马鞍山市区东30公里,为皖苏界山。因山形四望皆横,故名横山。主峰太阳拱海拔459米,为全市最高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皖南支队在此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名胜古迹有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宏景读书堂故址、石门古洞、九龙池、仙人拖船壑等。还有横山抗日英雄纪念碑、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遗址。

鸡笼山,旧名亭山,又叫历山、凤台山。坐落和县县城西北约20公里处。群山环拱,一峰独雄,状若鸡笼,故名。系道家 “第四十二福地”, 素有“江北第一名山”之称。山中遍布参天古树,迂回于山间小道,目不见天,宛如置身碧海,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掩映于莽莽山林中的千年古寺——凤林禅寺,宛如绿草丛中的一朵奇葩,灿烂夺目!风光绮旎的鸡笼山,山雀噪空而过,松涛撼谷而鸣。清风阵阵,令人神清志远,心旷神怡。历代诗人、墨客、学士名流、帝王将相,乘兴游览,托物抒情,每多吟咏。《竹书纪年》载:“夏桀放逐南巢,卒于亭山。”据此,鸡笼山亦为桀之荒冢之地。

太湖山,位于含山县南部。东近长江,西邻巢湖,界于江湖之间,是合肥市通往江南旅游黄金线上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区主要包括波光潋滟的月亮湖,妙趣天成的奇石异洞,香火兴盛的太湖禅寺,以及太湖山鹿苑等景点。太湖山有20座秀峰,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山脉绵亘20余里,势走龙蛇。群山在茫茫林海的掩映下,宛如翠屏一道,分外妖娆。太湖山主峰高约450米,主峰周围拥立9座秀峰,壁立秀挺,逶迤曲折,恰如9龙奔腾飞跃,古称“九龙戏珠”。主峰南面一字形并列着3个山峰,左为钟山,右为鼓山,中间是木鱼山,因太湖禅寺位于木鱼山对面,故有“左钟右鼓,怀抱木鱼”之说。太湖山不仅山水胜、林壑美,更因众多的人文遗迹而生色。

青山,位于当涂县城东南7.5公里处。主峰五贤峰海拔372米,东西宽6公里,南北长7.5公里,山围36.7公里。因森林茂盛四季常青,又名青林山。青山北临姑溪河,东带丹阳湖,西滨青山河,南望平野极目,山势险峻,风光绮丽。从不同的方向,远望青山,所见景致迥然有异:或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或似朝天双阙,苍翠亘天。青山现为省级国家森林公园。

青山古迹甚多,山阳有李白墓、谢公祠、“第一山”碑、五贤楼、白云寺、巢云亭。山阴除桓温墓之外,还有明代琉璃瓦遗址,东麓又有晋墓群以及郑家遗址。这些山里的、山外的,显露地表的、深藏未知的名胜古迹,犹如一个个岁月老人,在向游人诉说着历史的脉动,诉说着世事的苍桑。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无可争辩地赋予青山以中国第一诗山的历史地位。青山是名符其实的“诗仙圣境”。

横江,万里长江到达天门山突向北折,天门山至采石这段长江被称为横江。横江馆原在采石镇下江口,即今锁溪河旁横江街一带,与古历阳横江浦(今和县县城东南13公里处)隔江相望,是古代官府传递文书时更换马匹与休息、住宿之所。唐天宝年间,李白欲在此渡江前往历阳,被风涛阻隔,遂写下著名的《横江词六首》。

香泉,位于距安徽省和县城北20公里的覆釜山下,又名“香淋泉”、“平疴泉”、“太子汤”等。泉水四季常温,可治皮肤病、关节炎等症。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于大通年间(527—529),在如方山“萧家藏经寺读书时,患有疥癣,曾至此沐浴而愈,于是称该泉为“太子汤”。明代戏曲家汤显祖《送客避和州》诗中有“晓色连古观,春香太子泉”;清代和州学正吴本锡在《太子汤》诗中写道:“旧时太子汤泉水,流入溪饮夜猿”。六朝南梁时,建有“文选楼”、“尔雅台”。

名人赞美。马鞍山风景秀丽,得到许多著名诗人的热情赞美。南朝大诗人谢朓誉之山水都,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称之为江山之胜天下之奇处。杨万里更是留下了“垂杨夹道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的历史咏叹。

名景之美,马鞍山美好风光,自古诸多古辈先贤赞誉有加,如故孰八景、丹湖八景、横山四景、灵墟四景、历阳八景、天门八景等。

 四、名——名人荟萃。

马鞍山人杰地灵,名人灿若群星,交相辉映,既有流寓人物亦有本籍人物。历史上马鞍山地区流寓人物以桓温、谢朓和李白为代表。

桓温   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一生铁马金戈,西征北伐,既是一位“奇骨英物”的领兵统帅,又兼备南朝名士谈玄、游宴、任诞的种种风情特征。凭着他的显赫地位,在移镇姑孰期间,曾经风流一时。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因谢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实现。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

谢朓  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显贵门第,是东晋谢氏大族的后裔。祖父谢述曾任吴兴太守,父亲谢纬官至散骑侍郎,母亲为刘宋之长城公主。“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从十七岁就开始做官。任竟陵王萧子良的功曹时,与爱好文学的沈约、范云及皇族中的萧子隆和后来成为梁武帝的萧衍等八人,结为文坛好友,史称“竟陵八友”。因文才出众,调任骠骑咨议,兼领记室和中书郎,由是名声很大。明帝即位,委之以外领大郡重任,特任命他为宣城太守。随后又迁升为尚书吏部郎,接近权力的中枢。但因不愿依附权势,被诬下狱处死。他在短短的三十六年里,给后代留下了许多脍灸人口的诗篇。
 

李白   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尤其对姑孰山水份外眷恋。一次又一次来到当涂,写下了五十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晚年定居姑孰,埋骨当涂,魂归青山。李白逝世后,当涂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美好传说。诗仙李白所留下的众多活动遗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瞻拜、凭吊。李白因姑孰风光丰富了诗歌灵感,当涂更因李白而名扬天下。

刘禹锡,出生于彭城,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贞元末,加入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842年卒,追赠户部尚书。刘禹锡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名作《陋室铭》作于贬官和州通判任上。
 

当涂凌云山公园内的之仪阁

李之仪   北宋词人,晚年寓居姑孰河畔,在当涂整整生活了十年,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所著的《姑孰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姑溪词》二卷,后来都被收入了著名的《四库全书》。其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古代当涂的山川胜迹和风土民情。尤其他在当涂写的一首《卜算子》最为人称道,其云:“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几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后来虽沉冤得雪,调往唐州,又任河东提举常平,阶至朝请大夫,但他逝世后,后人仍遵其遗嘱,将其归葬于当涂藏云山麓。

李之仪钓鱼台遗址

游酢(1053-1123),号广平,建州建阳人,北宋书法家、理学家。游酢一生品行纯正,高风亮节,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任期所到之处,百姓拥戴犹如父母。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等,被学者尊称为“廌山先生”。一天,游酢与杨时谒见程颐,程颐正在闭目静坐,他们两人在门外侍立。等程颐醒来,不觉门外已雪深三尺,因而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在濠州任上,因属官违法遭贬,游酢受到牵连,宣和二年(1120年)被罢知州,寓居和州含山县。病逝于寓所,终年71岁。葬含山县车辕岭。
 

马鞍山籍历史人物众多,灿若群星,交相辉映。如汉末群雄之一的陶谦,一夜白头急就千古奇文《千字文》的周兴嗣,唐代乐府诗与王建齐名的张籍,宋代以歌豪著称的杜默,宋高宗钦点状元的张孝祥 ,“李白后身”郭祥正 ,“济美”名宦邢珣,以《明通鉴》、《中西纪事》扬名史坛的夏燮等都是突出的代表。
 
五、多——名胜古迹多。

马鞍山名胜古迹众多,据《中国旅游大辞典》安徽分卷载,赫然同列安徽24古迹中, 21处古迹分属21个市县,唯天门山、采石矶、横山石门三处古迹为古代当涂所独有,这是马鞍山市与当涂县的无比骄傲。

天门山,位于当涂县城西南十五公里的长江南岸,当涂东梁山与大江北岸的西梁山夹江对峙,有如两扇敞开的大门,默默的迎送着势如万马奔腾的江流。两山合称天门山,亦名蛾眉山。天门山景色旖旎迷人,气势陡峭险峻。当年李白乘一叶扁舟,沿江游经此地,惊叹于这里的山势、激流,诗兴大作,昂首吟哦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采石镇翠螺山西南部。高约 50米,峭壁临江,山石嶙峋,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相传三国赤乌年间,矶上建寺掘井,石矶院和尚从井中得一块璀璨斑斓的石头,凿成五彩香炉,供在寺内,故得名“彩石矶”,又称采石矶。采石矶地势险峻,突兀江流,扼长江天险,故为历代兵家争夺之地。

横山石门,在横山的一条峡谷深处,有两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状若大门,气势恢宏。《太平府志》云:“石形瑰奇,洞穴盘纡,故有石门之称。”由于岁月沧桑,石门右侧已毁,在幸存的左侧石壁上刻有“石门”二字,直径1.2米,横2.1米,笔力遒劲,赫然入目,字为唐人所镌。

马鞍山市国保文物单位和县人龙潭洞、凌家滩、朱然墓、李白墓、洞阳东吴墓原本都是名闻遐迩的名胜古迹,诸如太白楼、谢公祠、济美坊、叶家桥、香泉、霸王祠、古昭关、褒禅山华阳洞、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等,无一不是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景点。

马鞍山特色历史文化是马鞍山人引以为傲的宝贵财富,是每一个马鞍山青少年培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情怀的生动教材。值得热情颂扬与宣传,更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

晋松,当涂县政协原副主席,马鞍山市政协原常委。市历史学会、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市历史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师大、安工大、市委党校客座教授。

【插图选配与图文编辑】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