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建华|简介当涂旧城学宫(外一则)

 古稀童趣 2022-08-18 发布于安徽

《当涂乡土志》备选辑(一)

【编者按】欣闻当涂民间知名学者曾再新先生正在编纂《当涂乡土志》,故向有志于当涂乡土文化研究且素有心得之诸君征集文稿,供主编先生筛选,并先期发表其中部分文章,以飨热爱当涂乡土文化的读者朋友。为尊重原创与历史事实,先期发表的文章均尽量保持原貌而不作改动。插图均由原作者提供。

1

程建华|简介当涂旧城学宫

介绍当涂旧城,当涂旧城学宫不可忽缺的内容,《民当涂县志》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当涂学宫,但显得散乱,阅读困难。本人依照《民当涂县志》,按时间顺序对学宫兴办过程作一介绍。

宋朝以前当涂不置学,宋英宗三年(1066),郡府在子城东南角院侧巷内办学,就是郡学圩之地,今天的团小校区。但是礼祀建筑、文庙却在子城内西南角,也就是今天的八六医院大礼堂之地,称府学宫。《民当涂县志》中的府学宫示意图就指该地。学堂和礼祀分处两地是何原因值得探讨。

府学宫布局图

建炎三年(1129)守臣郭伟改城,廓见堂迁至钦化坊,规制简陋,钦化坊又叫双桂坊,即五条巷也。郭伟改城与迁学有什么联系呢?建炎年间改城有一桩大工程,即在城内掘挖市河,府治河向东拓挖恰好廓见堂阻,宋《廓见堂记》一文记载: “庚辰之春,始克浚河,凿东城之下,得古河遗迹,取水于壕,由城隍庙、州治及学之前以达于河,乃撤营墙筑堂以对于学,宏丽爽垲,冠于一城。” 拆廓见堂,治河东扩,通东水关,得东河水。另外,廓见堂南面为群学圩,地势低洼,夏季常积水,廓见堂南扩不宜,故才有迁学一事。”关于群学圩有单独一文介绍。绍兴六年(1136)学堂又迁至城东南角,即今天的“五七”新村之地,明朝万历年间始称大成坊,绍兴三十年(1160)廓见堂于东南隅落成,相继建宸章阁、复礼堂,郡学楼、进德堂等建筑。

《民当涂县志》记载,元朝元贞二年(1297)年修棂星门、戟门;至正四年(1344)重修大成殿。这两条我得说明一下。元朝重修棂星门、大成殿是子城内的文庙及其建筑,并非后来的大成坊那个大成殿。宋亡时,子城内文庙等设施糟兵毁,元朝立国即重修大成殿(文庙)。大成坊那个大成殿、棂星门于明朝成化年间迁至建造。可见宋朝府学宫祭祀活动一直在子城内,至宋亡终止。
元朝没建学宫,但在行春门外办学,地址不详。

明朝洪武三年(1370),在行春门内宋尉司(简称都察院)旧址置学,三年初见规模,即马军寨口对面,原工农中学职工宿舍之地。成化四年(1468),迁建大成殿、棂星门,正德六年(1511)改棂星门为石;万历三年(1575)学堂迁至宋绍兴郡府学遗址,开始建县学宫,明朝县学迁址之因为“诸生以学基卑下,请于巡抚,都御史宋仪望…”,迁至东南隅则有“丙丁之明之象。”万历十八年(1590)掘泮池、设泮桥。万历二十四年(1596)辟龙津门,万历三十一年(1603)建尊经阁, 万历三十九年(1612)建聚奎楼、树大成牌坊,其时始称大成坊,县学宫落成,以后将进德堂改明伦堂,玉之堂(玉之堂早先称聚奎楼)改称集贤楼,增建奎星楼、亭榭等学宫用房设施。

明朝灭亡,学宫建筑糟兵毁,清朝立国后,又复建原来的建筑,布局没有变化,咸丰年间又糟太平天国军毁坏,同治年间再次复建;光绪年间,提督府炸药库爆炸,震踏了学宫部分房屋,后又一次修复,民国十一年还修复一次,直到纂写《民当涂县志》时,泮桥泮池己塞,围墙倾圮,奎星楼没有重建,其它建筑虽破但基本尚存。

关于学宫培养的学生何为?卧碑文道:“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官以教之,各衙门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庭之用。。。。。” 可见,学宫是培养政府官员的学校,学员侍遇可见一斑,有意思的是,新中国成立初,这里又为县委党校用地,称“五七”干部学校。
关于办学规模,轶传,以清朝为例,每年招生文生20名,廪生20名,增生20名,武生12名。

到光绪年间学宫停办,1905年在明伦堂创立当涂第一所高等小学新式学堂,是为团结街小学之肇端,解放后新式学堂迁至南禅寺旧址办学,称南寺巷小学,后称团结街小学,旧廓见堂由县政府接管,改为“五七”干校。欲知大成坊布局且看《大成坊》一文。

县学宫布局图

上图为县学宫布局图。图中,e为集贤楼,b为明伦堂,e、b今为“五七“新村小区,c是龙津门,d是泮池泮桥,a是大成殿,文革前为电影院。

上述介绍了当涂学宫概况,许多细节省略,文中对县志了解不够深入,必存在一定的差错或缺失,如子城内文庙建造时间,明朝初行春门内办学规模、布局不详,由于年代久远,己无法考证,本文仅供爱好当涂历史的朋友参考。

★ ★ ★

2

程建华|古“于湖”是“芜湖”吗?

芜湖人把“于湖”、“鸠兹”都属于芜湖古称。陆游《入蜀记》谓:“芜湖即于湖,末知孰是?”

古于湖是芜湖吗?本人谈谈我的观点。

先说芜湖县沿革。芜湖的古称鸠兹,但是鸠兹城不是今天的芜湖市,而是今天芜湖市东40里水阳江南岸黄池村。这是一块高地,春秋战国时期土族人聚居地,该地树木茂盛,斑鸠鸟云集,故称鸠兹。江南属吴语区,“鸠”在古吴语中读gou,故史书中也作“勾兹”。战国时,“楚伐吴,克鸠兹,至衡山”,子重在鸠兹置楚王城池,这盖是黄池地名来由吧。今天在黄池村楚王遗城上发现了大量文物,楚王遗城定为省重点文化遗址加以保护。秦灭楚后,楚王城改称鸠兹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名芜湖县,城址仍在鸠兹,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县治所迁至鸡毛山,就是今天芜湖市青弋江口北岸。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废芜湖县,侨置襄垣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襄垣县并入当涂县,是为当涂属镇。南唐时期(公元937年)恢复芜湖县建置。

再说于湖县沿革。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丹阳县分拆丹阳、于湖两个县。分拆后的丹阳县幅员:今当涂东北部及江宁,溧水部分地区。于湖县幅员:采石河以南至今天的芜湖鸠江区及大官圩等地域,(注:西晋时采石河以北归属秼陵县,永和元年始采石、马鞍山归属于湖),在今天的王旭(音拐)乡之地置于湖城,于湖城则为芜湖县和于湖县边界。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侨置当涂县县治所移至姑孰,当涂立县,同时于湖县、襄垣县裁撤并入当涂县,并入当涂县的还有繁昌西部地区。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丹阳县裁撤并入当涂县。

上述县制沿革清晰,公元281年一589年间,先是于湖县和芜湖县并存,后是于湖县和襄垣县并存。

认为古于湖为芜湖古称盖有两个原因。一是陆游《入蜀记》;二是于湖城处于今芜湖地界。但是《入蜀记》谓“芜湖即于湖,末知孰是?迹亦难考”。就是说“芜湖即于湖”不能肯定,没有遗迹考证。于湖城虽然地处今天的芜湖地界,但是,西晋时芜湖九江区地属丹阳县,《通志》谓:“于湖城在当涂南三十八里,为汉丹阳地”,况且,芜湖县,丹阳县均隶属丹阳郡,割地立县是可行的。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置治在王旭(音拐)乡地,而不置治在姑孰呢?三国时期,姑孰东南围湖造田,即今天的大公圩,在浦里塘置督农校尉治所,王旭(音拐)乡即为督农校尉治所所在地,旧称浦里塘,借农校尉遗城置于湖城即减轻筑城耗资及劳力,又有遗存的人气基础。而姑孰是军事重城,保证守城安全,那个时期姑孰不置行政机构。历史应该是真实的,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鸠兹是芜湖古称,于湖是当涂县古称,以上为我的个人观点。

作者简介

程建华,网名闲居吟,大专,一九五七年生,曾从事教师、企业职工、机关职员,二O一七年退休,热爱历史、证券。对当涂历史及方言叵有研究。

SPRING

图文编辑  老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