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

 古稀童趣 2022-08-18 发布于安徽

伏枥老骥|我的77年高考

今天是2022年高考的第一天,距恢复高考制度已经整整45年了。

1977年是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后的第一年,中央决定恢复中断了十一年之久的高考。

这一英明决定“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反响。下放知青、应届高中生、社会青年纷纷报考,还包括象我和黄德培、吴仰生这些已经有了工作、但仍不甘心的大龄考生。据事后统计,参加当年高考的考生人数乃集十年文革停考期间之总和,达570万人之多,年龄段则是从十六七岁的应届高中生到三十岁出头的老三届知青,平均录取率仅为4.7%,与四十五年后的今天相比,无疑为云泥之别。

四十五年前,我三十岁,已经成家生子了,为什么还要去蹚这个“浑水”、冒这种风险呢?其原因与心路历程已在拙文《四十三年前的突围》中详谈,这里不再赘述。

别人的准考证

我记得发布高考报名通知是十月下旬,距考试日期仅一个月多一点。12月初发放准考证,准考证的纸质很差,也就填个姓名、贴张照片,盖个公章而已。我们省的考试日期大概是12月10、11日两天。考试科目四门,语文、政治、数学、理化,没有外语。停课多年了,“复课闹革命”的应届中学生也只是学点浅显的语文知识,学工学农,物理课讲的内容是“三机一泵”(电动机、柴油机、拖拉机与水泵)。对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说,所学的知识早就忘光了,哪还记得什么英语、俄语?数理化试卷的考试内容大约仅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水平而已(物理题相当于高一,有一题考了自由落体),尽管这样,还是将570万考生中的极大多数挡在了高校大门之外。

文革中的中学教材

由于考生成分复杂,为了保证应届高中生的录取数量,同时又要考虑大批上山下乡知青的报考,故当时设置了两道最低分数线:以25岁为分界,25岁以下总分150分,25岁以上总分250分。报考最大年龄30岁,对部分特例适当放宽年龄限制。录取后,很多学校中出现了“叔侄同桌上课,母子一道读书”的奇葩现象。当年我所在的班就有年龄33、拖着奶娃的妈妈来读书。

由于复习时间短促,加上文革期间流行“读书无用论”,很多书包括一些老教材都被当作“封资修材料" 烧掉了,复习资料奇缺,因此说仅凭短暂复习就能“跳龙门”,那是胡侃。真正拚的还是实力,即考生的文化基础,也就是在学校曾经学过的知识量,特别是数理化知识。因此大龄考生中能够考取的大部分还是老三届中的高中生,特别是66、67届毕业生。因为这些人基本或大部学完了文革前的高中课程。低龄考生中能够考取的当属真正的佼佼者,如我所知道的谢宏、潘慰、张世丰、查励华等人。

四门课分两天考,第一天考语文、数学,第二天考政治、理化。这种安排似乎与现在的高考安排巧合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高考的第一天,天气阴沉,寒风凛冽,记得77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冷。穿着棉袄背着书包,年龄从十六七岁到三十好几不等的形形色色的考生鱼贯而入,进入设在原当涂一中的考点。这所学校是我县许多考生的母校,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今天又旧地重“游”,要在此进行人生命运的重要一搏,真是令人唏嘘呀!

一中校园内有一条小河,将校园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潺潺的流水曾经承载我们美好的理想,向远方流淌,远去,似乎将永远消失......想不到斗转星移,十二年后,我又回到这里来参加高考,向命运作最后一搏,真是造化弄人啊!

我的考场在“河北”——小河以北,当我根据准考证上的考场号,找到考场时,不由得更是惊诧莫明了,因为这间老房子就是我读高一时的班级教室,在教学区最北边的一排老教室的最东头。

1962年的时候,我们高一(1)班45个人,曾经在那儿度过了快乐的一年时光。当时团支书是陶永福、班长是石德梅、学习委员是汤复江、数学科代表是朱长城、俄语科代表是汤建伟......而班主任则是和蔼可亲但对学生又严格要求的王庆年老师......

老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

人生之路是一条复杂的曲线,蜿蜒曲折,起伏波动,是很正常的。但象这样在曲线的一些关键点上出现“地点重合”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呀!

走进考场,努力让激动不已的小心脏尽快平静下来,按照考号找到自己的座位,开始打量四周。十多年过去了,教室还是老样子,只是课桌变矮了,而且十分破旧。从62年时的高一到77年时的成人,我的身高并没有增加多少,为什么课桌显得这么矮?奇怪!事后才知,老教室已经准备拆迁,再加文革期间停课,原有课桌已移作他用,现突然恢复高考,考场顿觉不够,此考场的考桌系从附近小学借来的旧课桌,故此又矮又破。

铃声大作,考试开始了。第一场语文,因为报的理科,不考语文知识,只考一篇作文。展开试卷,只见试题寥寥数行:(大意)考生须以《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为题,写作一篇短文,字数不得少于1000字。

细看试卷,纸张质量不错,据说是文革后百废待兴,因考生特多,纸张缺乏,邓小平特批,临时调用《毛选五卷》印刷用纸,故试卷卷面洁白,试题印刷清晰。随卷还附有草稿纸两页,其质量则不敢恭维,十分粗糙,连现在的一般商品内包装衬纸都不如。管它呢,反正打草稿,只要能写字即可。

开始构思。作文题目虽然事先并未猜到,但考前在工厂工作,技术改革活动中正在进行一项如何提高注塑机电加热效率的研究,绞了好多脑汁,翻来复去改了N多次才搞成功,正是体会颇深之时,素材自是拈手即来。再加上其时中央刚开过科学大会,全国氛围正浓,报刊宣传力度正大,脑海中印象深刻,于是笔下滔滔,一挥而就,不用一半时间便完成了草稿。

下面便是向试卷上誊写正文。不顺的事情出现了:本想把方格格中的字写得漂亮一些,无奈天冷,手展不开,课桌又矮,趴在上方特别吃力;破旧桌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宽窄不一的裂纹与沟缝,一边写一边还得留神,不能将笔尖插到桌缝中,否则笔尖会折断,还会将卷面弄得一塌糊涂,那可就完了!

于是小心谨慎,一笔一划,如同小学生描红;一行一挪,躲开桌缝,如同躲避蛇窝。等到誊写完成,已是热气蒸腾、满头大汗,背后内衣也湿透了,那还有寒冬的感觉,只觉得春暖花开了!

此时抬手看表,离结束铃响还有五分钟。

再细心检查一遍,自我感觉甚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交卷!事后成绩出来,作文93分。

作文写得顺利,开局良好,心情舒畅,对后面的数学和政治、理化考试都产生了良好的联动效果。结果就是进入了4.7%的圈子——被录取了。

别人的北大入学通知书

人生苦短,转眼四十五年过去了。古稀之年,正在“奔八”的途中。精力明显不济,特别是短期记忆力大为下降,出门忘钥匙、丢三拉四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是,四十五年前的应考,包括一些细节,竟是记得清清楚楚,这真是怪事!这可能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强烈刺激会在人的脑海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记,以致永誌不忘了!

2022年6月7日14时完稿

伏枥老骥,公众号主编。七旬翁,奔八中。常忆半纪童趣事,调侃嬉笑寻志同。也曾考场咤风云,更寄厚望于后雄。文化自信终铭记,公平公正世界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