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能与文明》109.经济怎么“管”?

 巨蟹座思考者 2022-08-18 发布于北京



偶读闻歌的《本能与文明》,其对许多事物的理解或许对当下有重要意义,问他为何不发表,他却认为人们追求的大多是短暂的愉悦,没人会对他思考的问题有兴趣,我便说今日自媒体发达,不妨一试,或许对部分人有所裨益,这也算不枉费思考与写作的辛苦,他仍然拒绝。而此次却找我试试自媒体发布,我自然欣喜。

109.经济怎么“管”?

闻歌 著

现在有许多人在谈论经济的时候,经常找到许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比如,有人说,市场经济导致了贫富差距,垄断行为破坏了自由竞争等,于是为财富“平等”,我们不能任由市场经济肆意发展,为了完全竞争,我们要反对垄断。这些观点反映出实际上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经济活动,也不知道是什么在破坏经济的竞争。更有甚者,他们呼吁人们要按市场规律行事,但经济规则却是他们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

经济行为是个人对拥有处置权的东西进行自由交易的活动。处置权即是决定保留、卖出或买入的权利,它是交易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处置权便没有交易,更不用说经济行为。把别人的东西拿去售卖的行为不是经济行为,而是盗窃。虽然“交易”的最初含义就包含着按自己意愿的“自由决策”,但无论强调多少次都不为过。“交易”本身也意味着收益,否则为何要交易?

由于人们认为市场经济存在着“问题”,他们便开始对其进行“反思”。根据不同的角度、立场以及所关注的问题,反思的方向大致有以下几个:第一,市场是盲目的,而且容易被资本超控,所以不能要市场,应该由专门机构来规范经济活动;第二, 经济中普遍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尤其是垄断,破坏了竞争,应该防范不平等竞争;第三,要约束经济主体,使其按“经济规律”行事,遵守经济活动中的“游戏规则”。这些主张看上去不是一个人的,似乎相互之间有冲突,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学流派”。但事实上,你会发现有些人的确同时有这三个观点,具体使用哪个,由他当时身处的条件决定。当然大多数时候,不同的人所持的观点不同。其实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都试图去“管理”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自发产生的,它的规律早在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之前就已经有了的。或者说,经济规律虽然是人的行为的结果,但是它就如同自然世界里的规律一样,是内在的,而并不受人的“管辖”。人既然无法改造自然规律,那么也不能改变经济规律。问题是,什么是经济规律呢?与对待自然规律的思路一致,我们只能试探着去发现。另外,有些经济规律在一定范围上可能是合理的,超过该范围,就不一定有效。例如,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边际效用)为零是均衡的状态,但是不完全竞争情形中,可能就有别的经济规律,而并不是人为地强迫市场中所有经济主体都是价格接受者。

经济活动必须有市场,真正的市场的形成依赖于经济主体具有自由处置资产、物品、劳动力、智力等有价值或能够创造价值的东西的权力,这才能够形成交易。有交易就必然会产生市场,市场就能够反映出经济状况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过去和现在,还包含着未来。人们是没有能力消灭市场的,即便最严苛的法律来禁止人们交易,交易也会在地下进行,市场总还会存在。试想想,即使在动物的世界,交易行为都是存在的,相应也存在市场,只是那种市场是非常短暂的。任何强大的武力,即便消灭了人类文明也消灭不了交易,当然,也消灭不了个人的处置权。

交易对象是经济主体的能力、知识、物品等,其实可以抽象地说交易的是“自由”,其中最基础的便是个人自由。无论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机构的服务,还是国家实力,最终都可以追溯到个人自由上。个人自由来自于个人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企业、组织和国家的机制的好坏反映在:设一个人单独生产的产出为1,那在这个群体中,N个人的产出是大于N、等于N还是小于N。要动态地看,不能选择一个静止的点来比较。

由于个人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不同,他们的自由量也不同,用于交易的东西数量自然也不同,能够得到的财富也不同,贫富差异总会存在。我们解决贫富差异的角度不是让个人自由量大的人减少自由,而是如何让个人自由量小的人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显然最最重要的是教育,这又是一个大家都觉得复杂的问题。

其实我们眼见的所谓贫富差距问题本身不是市场经济的问题,而是个人自由被侵犯的问题。有知识、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却不能获得相匹配的财富,而有些有财富的人却并没有为社会提供什么真正的产品和服务。仔细观察历史和现在,你就会发现,“领地本能”下的“分配”是这些贫富差异的根源。当然,也有“好心人”办了坏事,他们根据似是而非或似懂非懂的“经济理论”来“调节”经济,改变经济媒介的价值关系,让本该属于价值创造者的财富最终转移到非创造者的手里。

只要是来自于经济行为而不是因为侵犯自由,就不会存在所谓的财富不公平问题。很长时间里,人们迷信垄断是阻碍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论断。这是一个典型的似是而非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的道理一样,只要是自由交易的结果,只要没有侵犯自由,就没有会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垄断。要知道,任何一项创新发明的产生结果都包含着人们认为的“垄断”,因为一个产品只有我会做,别人不会做,尽管我也想别人能够做,但别人怎么也学不会,那么我这个垄断就是必然的。有人说专利保护给予创新者垄断的条件,其实没有专利权保护,因创造而形成的垄断也不能避免。如果能够避免,人类文明进步就不可能,因为专利保护不过是近来才有的,而文明却有超过万年的历史,文明的所有内容正是人类的创造力推动的创新成果。

人类社会起源有两个,一个是领地本能,另一个是保护自由交易,这两个来源根本上就是对立的。如今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在许多方面都是这两个对立物的产物,垄断也是如此。来自“分配”而形成的垄断与来自于自由创新的垄断看上去好像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根本就不一样。原本应该射向“分配”产生的“垄断”之箭却经常被人射向创新的“垄断”。对经济规律似懂非懂的人常做出害人之事。

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按着经济规律进行的。当我们认识并认可(某些)经济规律,那么我们犯的错误就会少些,经济的发展就过快些,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经济规律,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是碰运气,如果我们错误理解了经济规律,那么我们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也阻碍着文明的发展。尽然我们很难判断我们所认为的“经济规律”是不是经济规律,但是经济规律绝不会与更便利的服务、更好的产品、更能激发个人创造力相矛盾。如果你认为的“经济规律”带来的结果不符合上面任何一条,那么你一定不是个懂经济的人。

其实,经济活动是不需要“管”的,管的是侵犯自由的行为。

声明
本文章所有权归贝博文化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时,注明“来源:贝博文化”。违反上述声明者,贝博文化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