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街上的“廉价自酿酒”,原来藏着这么多猫腻,行家:别再上当了

 小面姨美食日记 2022-08-18 发布于陕西

莫愁厨路无知己,谁人不识小面姨

点击关注小面姨美食日记,置顶公众号

 ▎ 小面姨美食日记  


小姨原创,需要表扬∣先赞后看,养成习惯

评论转发,小手一拉∣你我一家,心里开花

图文 ∣ 小面姨

要说最便宜的酒,且受众最广泛的酒是什么?那必须是“自酿散酒”!

在集市上,经常能看到散酒的小摊,或者是现烤现卖的小作坊,价格在5-10块钱不等,相当便宜了。

正因为同是白酒,却低于市场酒的价格这么多,难免要谨慎一点。

但对于很多酒友来说,一看到这么低的价格,难免会抑制不住想“贪小便宜”的心理,转头就去买了一斤散酒,还乐滋滋的。

但稍微懂点行的人都知道,出酒率最高的清香型白酒,都是“3斤粮食1斤酒”。

高粱的市场价是2元/斤左右,再加上一些大麦、豌豆等辅料,最起来的原料成本也在10块钱左右,这还是不算其它杂七杂八的费用。

可能有人觉得“散酒没有包装、宣传,而且是自家人酿造,没有人工成本,价格低也正常”!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没有谁是圣人,只要是商家,都不可能做不赚钱的买卖。

接下来咱们就来看看自酿散酒为何这么便宜,里面到底有什么猫腻,这些都是从行家那里了解来的内幕,看完别再傻傻上当了。

一、为节约成本,用劣质原料酿酒

小作坊、家里自酿的,很多都不在市场的管理下,甚至连正式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都没有,用的原料是把控不了的。

尤其是价格这么低,很可能用的是劣质的玉米、红薯、柿子等原料。

又或者是发霉、不要的粮食,加上香料勾兑而成,酿成的酒容易甲醇超标,含有细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口感差,对身体也不好。

二、酿造环境、技术差

小作坊不像大酒厂,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支持,也没有那么多的专业人员、设备等,只要去看过散酒的酿造场地、过程就会发现,非常的简陋、随意。

就像家里酿馒头的设备一样简陋,而且很多抹布擦完桌子,又直接擦盛酒的工具。

其次就是酿酒人员,学了一点皮毛就开始酿酒,非常的随意和草率,几个月可能就好了,这样出来的酒怎么可能好呢!?

三、没有经过窖藏

窖藏的目的,是为了让酒质变得更好,最起码也得1年的时间才能有效,大多数的散酒为了节约成本,会忽略掉这一环节,导致酒里面甲醇超标。

上面的种种环节都不如市场酒,就算是小牌子酒,质量也是有国家把控的。

就拿产自贵州茅台镇酒厂的酱酒——君中元私藏酒来说,酿造人曾传政,师承茅台原副厂长李兴发。

不仅和茅台酒共享得天独厚的酿造环境,用的原料、工艺也和茅台无二。

酒厂有技术精湛的酿造人,还有专业的设备和敞亮的厂地,用的红缨子高粱,是经过层层筛查,只选用当地皮厚粒大,支链淀粉含量在88%以上的,这样才能酿出酱味足的酒。

用的12987坤沙工艺,含有165道工序,要经过9次反复蒸煮,7轮次的取酒。

1年后酿出的酒还要窖藏6年,不仅利用老窖池中的丰富微生物,让酒质醇化生香、自然老熟,还将多余的杂质,甲醇、醛类都最大程度挥发掉。

用留下来的粮食精华,经过反复、严格的勾调,让酒质达到平衡状态。

最后投入市场前,要经过专业酒水检测,质量达到优级才可以,所以这个酒入口顺滑,酱味纯正,尝不到一丝杂味和刺激感,咽下也十分顺滑,喉咙间还荡漾着淡淡的焦甜香味,饱满悠长,让人忍不住惊叹一句“茅香足”!

可惜因为忽略了宣传,才导致怎么不温不火的,只有当地人知道酒好,经常回购。

最后,买酒千万不能只看价钱,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