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治愈路上的“煎熬”,医生帮你挺过来

 新用户8825scGG 2022-08-18 发布于北京

作者: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消化(肝病)科 梁静

临床实践证明,以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如核苷(酸)类似物(NA)]或免疫调节剂[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 )α]序贯或联合治疗的优化方案,针对部分优势人群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清除乙肝病毒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乙肝的临床治愈正在向我们靠近。

在接受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相信很多乙肝病友都曾经或正在经历着干扰素相关副作用的“煎熬”,如流感样症状、血细胞减少、乏力、免疫相关疾病等。一些乙肝病友甚至因为难以耐受这些不良反应而对干扰素治疗望而却步,不敢尝试。今天,肝大夫就和大家谈谈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不良反应

1

流感样症状

干扰素最明显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个别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症状,就像得了流感一样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注射后2-5小时内开始发热,体温可高可低,有时可达40℃,高热时可伴有寒战,一般在发热3-4小时后自行退热。首次注射后70%-100%患者均有上述表现,注射3-5次后大多患者不再发热或呈低热。

流感样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体质、免疫状态、干扰素类型、用药剂量等有关。

处理措施:采用睡前或周末进行注射,体温高于38℃可应用退热药物如扑热息痛)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进行退热处理,同时充分饮水,保证充足睡眠休息。事实上,发热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注射后体温升高,不必过于担心,这正说明体内干扰素正在发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一般不需要减少干扰素剂量

2

外周血细胞减少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多为一过性可逆反应,当减少剂量或停用药物后可恢复,在干扰素应用过程中患者应该定期随访复查

处理措施:轻微外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无需处理,如出现明显下降可用粒细胞集落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或血小板生成素(TPO)等药物处理。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较低,如出现下降,首先判断是否与合并用药有关再做处理。假如出现血细胞的急速下降,应立即停止干扰素治疗,及时就诊,由医生进行评估。

3

皮疹

全身或局部皮疹:多数皮疹为一过性,在治疗初期出现,颜面或四肢多见

处理措施:应注意避免食用海鲜类食物,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轻度皮疹患者可给予局部外用保湿剂和激素类软膏等,重症患者需皮肤科就诊,必要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4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桥本病、亚临床甲亢或甲减、甲状腺毒症或Grave病等。

处理措施:干扰素治疗期间患者应每8-12周检测血清甲状腺功能,轻度T3,T4升高,或亚临床甲亢及亚临床甲减不影响干扰素治疗可密切观察。如出现甲亢和桥本氏甲亢应停用干扰素,待甲功控制后可在医生监测下继续应用,必要时请内分泌科医师会诊

5

精神系统症状

精神系统症状:常出现于治疗2个月后,轻症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易怒和睡眠障碍等。

处理措施:及时请心理医师进行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大多可以缓解,少数患者出现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抑郁躁狂,应及时停用干扰素并请专科医生治疗。

6

消化系统症状

胃肠道症状:发生较为普遍,如恶心、食欲下降等。

处理措施:可给予对症治疗,摄入清淡高热量有营养的食物。如严重反应需停药观察。

7

其他

体重下降、脱发等现象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常为一过性,停药后会逐渐恢复。

乙肝治疗过程需要有战胜疾病的毅力和良好的医患配合,当出现干扰素相关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规范处理。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分享一波

顺便点个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