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不过成人礼,残酷的还在后面

 heii2 2022-08-18 发布于澳大利亚
前天小镇谈了下龙子湖大学城,其实也没发表什么看法,只是客观梳理了下龙子湖大学城的前尘旧事,尽量做到客观中立、不偏不倚,也列举了几个数据,但引起了很大的反对声。还有的读者留言让小镇去看看一些“为河南伸张正义”的文章,推荐的文章小镇也看了,就不评价了。

小镇非常理解大家的情绪,毕竟小镇也是从有名的高考大省“杀”出来的,非常理解3年如一日每天超过16小时的艰苦付出,试卷等身不过等闲,相比很多高考相对容易的省份,高考大省的学生们格外不易。

但没必要质疑小镇“攻击”甚至“污名化”河南,因为小镇的爱人就是河南人,如果小镇对河南说一些没有依据的话,那都等不到大家来批评。她也是从小地方通过高考走出来的,比较幸运的是成绩还不错,但直到现在她都对河南高中的“卷”心有余悸,作为应届生想要和高达三四成的复读生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复读完全可以理解,国家也没有禁止复读,毕竟就连非在校生也可以参加高考。但也有一些地方已经进行限制,比如同为高考大省的山东在2008年就发文“严禁公办普通高中占用学校正常教育资源招收复读班和招收往届生插班复读”,也是为了打破越来越“卷”的困境。

但是打破一个循环非常需要魄力,更需要顶住压力,以目前河南的情况已经很难有所改变了,那么河南高考越来越“卷”几乎无法停止,也只能够想办法多获得录取名额。这方面国家对河南支持力度很大,比如近两年教育部拨款近400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河南获得拨款最多,郑州大学等本地招生比例也比其他外省同类大学高得多,这与多年来河南地方政府和河南人民强烈诉求不无关系。

至于龙子湖大学城,国家批评的也是违规建设,而不是反对建设大学城,也没有要求停工,否则国家为什么后来批复了更多的土地?

河南高等教育不足有很多历史问题,也错过了很多机遇。比如优等高校迁移、异地办学等等都没有抓住,大学城建设上也长期服从于城市建设发展,作为吸引“人气”的手段,一些大学城开建的早、完工的晚,高校扩大招生更是进展缓慢,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改善。

但是无论如何,必须承认一个现实,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就算在北京,能够上高中的也只有78%,随着生育高峰到来,预计还会下降,更不要说其他省份。

未来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尤其今年新生儿数量首次低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未来确实有可能实现普遍的高等教育。

但是人和人比较是相对的,人人都能上高校,那比拼的就是谁的学校更强、谁的专业更好、谁成绩更高、谁实习更多、谁拿更多的奖,到时候与其上一些毫无教育质量可言只有一张本科文凭的末流学校,还不如转投高质量的职业学校。

零零碎碎说了很多,最后说几句心里话:

高考很重要,但高考也不重要,高考考得好不过是能踏上更好点的战场,相比以后的人生路,高考根本谈不上残酷,甚至还是难得的幸福。

这个世界没那么多公平可言,相比各种抱怨,倒不如豁出去“杀”出一条血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