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1951 我们那个年代……

 读书当玩 2022-08-19 发布于湖南

假如日子可以折叠,可以倒车,可以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愿意回到我们那个年代。

我们的年代,童年是无忧无虑与无比快乐的。

青少年是相互理解、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在风雨中成长的年代。

我们那个年代,父母一心扑在工作上,基本上没什么时间照顾家。

在家庭与工作发生冲突时,父母一定是工作放在第一。

这不是一家一户的父母,而是家家户户的父母,无不如此!

我们那个年代,上幼儿园时,多半是全托,半托一般是家里有老人帮助带孩子的。

我们上幼儿园,从来不觉得少了温暖与关怀关爱。

在幼儿园,从来没有家长给老师送礼,分不出老师与那位同学更亲近一些,更分不出幼儿园的小朋友,谁谁是地委书记的儿女,某某是专员的小孩。

绝对不会有哪个哪个的孩子,会得到老师格外的照顾。

孩子们在幼儿园,不分彼此。

每个男孩都是王子,每个女孩都是公主。

孩子与孩子,老师与孩子的关系都是非常亲切的关系。

时至今日,从专署幼儿园出来的孩子,都非常怀念那段日子。

大家都把幼儿园的日子,当作金色的童年。

幼儿园全部的学习,一定是在玩中学,学中玩。

我记得幼儿园,只学到了一百的数数,以及没有硬性标准与大纲的加减法。

在幼儿园中班时,老师叫了一部分幼儿,与大班一道参加升小学的测验。

我被老师选中参加测验。因为比较流利的数数可以从一,数到一百,并认得一些简单的字,可以完成简单的加减法,就可以提前升入小学。

后来,父母征求我的意见。

我不同意提前上小学。我说,大班同学不熟悉,要同中班的同学一道上小学。

我们那个年代读小学,回家,没有任何的其他辅导。

那时的孩子,除了玩,就是玩!好不快活的童年!

上一年级,我记得书包就是染过的两片布缝起来,非常简单的书包。

这样的书包,不结实。容易弄破。

书包洗几次,掉色严重。

但那个年代,大家都用这样的书包。

一年级,我们的书包里,只有语文与算术书。一本语文作业,一本算术作业,一本图画本。

另外,有一个文具盒。文具盒里一两只铅笔,一个卷笔刀,一盒蜡笔,几只石笔。比较重的东西,是青石板做成的写字石板。石板外面用木头做了个框。

我们那个时候,写字是最先写石笔,然后是铅笔,三年级后才用钢笔。

我们读小学,语文算术都非常简单。

家庭作业,好多同学在学校就完成了。学校一般不允许家庭作业在学校完成。即使是回家,也就是几分钟,十几分钟的事。

那个时候,从来没有听说,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连农村的孩子要帮助家里干点农活(如放牛,扯猪草,带弟妹等),他们也从来没有拖欠家庭作业。

我们那个时候,绝对的没有什么这样与那样的辅导班。

从来也没有像如今小学教学这样纷繁复杂的数学的逻辑与语文的扩充句子训练。从来没有校外收费的各类辅导班。

上小学时,每次上学孩子们三五成群,去上学的路上,大家都不紧不慢。

好多孩子,会到合作社去转一转。一分钱,买一两粒水果糖。两分钱,买一个棒棒糖,或者买一包彩色的小豆豆糖。五分钱,买一包姜。姜有红姜,黄姜,紫苏姜。也有买一小包一小包的葵花子与南瓜子的。西瓜子,很少有人买。因为小孩大多不会嗑西瓜子。

我记得小时候吃西瓜子,一把放嘴里嚼,吃西瓜子壳子上的味道,然后把嚼过的渣滓吐出来。

买了好吃东东的孩子后面,时常会跟着好朋友,一个一个的伸手,给我吃一点啰,给我吃一点啰。

如果买东东的孩子不肯给。那得不到东西的孩子就会说,好,你记住,下次我买东西,也一定不给你吃。

这样,买了东西的小孩犹豫一下,为了下一次,可能就会分给这孩子吃。

我们初中高中,经历了缩短学制的改革。

在五七指示的精神下,走出校门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

每个学期,农忙时,都要到农村去支农。还经常会到工厂学工。

我记得在工厂学会了开车床,可以车简单的模具。

一些同学,学会了翻沙做模具;一些同学学会了冷作(敲铁皮做东西)。

除了到农村支农,我们每个学期要打起背包,到学校的农场去劳动十天到半个月。

学军,主要是学习战地救护与野营拉练。

读中学时,经常开展兵教官,官教兵活动。老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活动。

那个时候的老师,没有师道尊严。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特别的学生,也根本没有什么保送生。

我们这代人,亲身经历了波澜壮阔的文化大革命,见证了轰轰烈烈的斗私批修与反对走资派的革命洪流与社会激荡。

中学毕业,我们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我们这代人中,好多人承担起了领导国家领导人的重担,承担起了每个系统与各条战线领导人的重担。

同时,更多的人,承担起了上山下乡(减轻国家负担)与回城失业,“工人下岗”(为国家改革与产业调整作出重大牺牲)为社会前进与改革作出时代性的特大无私奉献。

我们这代人,经风雨,见世面。学工学农学军,走的是开门办学,与社会相结合的学习道路,是承前启后不可替代,见证快活,也历经风雨的一辈。

无论是与上辈与下辈比较,我们这代人,在时代转型与变迁时,展示着骄人的能力,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022818日星期四上午10点 怀化清乐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