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李北齐”书画大师李耕的中国古典国画作品欣赏【图文】

 雨霖收藏屋 2022-08-19 发布于北京

    大家都听过国画大师齐白石,可李耕这个名字,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可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弘一法师却将他的佛道人物画和齐白石的花鸟画相提并论,俗称“南李北齐”。

    为了培养挖掘人才,国家还首开以李耕个人名字成立国画研究机构—— 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

    出身贫寒、才华出众,当地秀才精心教授成大器

    李耕(1885-1964),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堂号菜根精舍,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镇中岳凤池村一个贫寒的民间绘画世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李耕祖孙三代都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祖父李泰系是一位民间画师,父亲李墀继承家业,画艺精湛。李耕幼年即跟随父亲学画,丹青绣像、寺庙壁画,古典人物、山水花鸟,样样都画。七岁时就能用木炭画出莆仙戏里的舞台人物,还常与父亲奔波于山林村野,为寺庙作壁画。闲时学诗经,学论语。

    当地秀才邱明奎、张立夫见李耕年少才华出众,就精心教授他古典文学、诗词和书法。李耕聪慧好学,师承家传,博览佛门群书及历史名人传记、名家名作。

读书乐

    在启蒙老师邱明奎、张立夫的启发、引领下,李耕有意识地融入乡村生活,因与当地百姓情感融洽,李耕得以近距离地观察乡村生活,体验乡村风情,从民间艺人那里吸取智慧,从乡野历史、自然万物中寻找灵感,使得自己绘画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

    在这个阶段李耕的画艺研修,主要是师法上官周、黄慎、郑板桥等诸位大家,又远溯顾恺之、吴道子、仇英、吴彬、曾鲸、黄慎等历代书画大师,锲而不舍地追求传统国画技法,主张“效先贤、严法度、坚基础、师造化、脱窠臼、创新意”,力求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劲拔奇拙、造型洒脱、豪放不拘的风格。

    李耕擅长古典人物,尤精仙佛,他结合民间传说,将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阐释得明明白白,特别是把神仙的长生不老与世人希冀福寿安康的愿望予以无缝对接。八仙、麻姑、福禄寿等题材一经李耕品题,其祝寿的世俗化意蕴更加明晰起来。

    画品上乘、人品也好,徐悲鸿、弘一法师赞赏有加!

    李耕画品上乘,人品清高,为人淳厚质朴,秉性耿直,爱憎分明,极富正义感。

    1925年,他的十八笔写意《弥勒佛》获中国东南五省画展第一名;1928年,他创作的《东坡笠履图》《秋风归帆》《无量寿佛》等11幅作品在福州举行的中法绘画联展中再获首奖。

    1928年7月,徐悲鸿到福建访问交流,应邀参加“中法绘画联展”。在展览中,徐悲鸿看到李耕创作的《东坡笠屐图》《秋雨归帆》等作品,被深深吸引,连声赞叹:“画得好!佩服,很佩服!”他还特地拍摄了李耕的展品,并在《申报》撰文盛赞李耕的画艺:“有奇拙胜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肆,可以追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

    弘一法师推崇当代艺坛杰出人物,他驻锡泉州铜佛寺时,缄口不论世人,一贯谨言慎行;但有一次与信士周希贤谈论佛像时,提起闽中李耕,欣然神往,褒其绘画艺术成就可与齐白石比肩,誉称“北齐(白石)南李(耕)”。

    著名书法家于右任看到李耕的《观音》等佛像人物作品后,亦欣然抄录《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并款署“砚农先生正”,嘉赞李耕所绘仙释佛像艺术的精湛。

    这个阶段,李耕的代表作有《十八学士》、《开科取士》、《十八罗汉》、《铜雀台》等,最大特点是构图大胆,运笔雄奇,形、神、韵兼备,享誉画坛,风靡海内外。

      人民有难,画家发声,挥毫泼墨作诗振奋士气

    李耕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人民的苦难激发他挥毫绘画作诗,倾吐了爱国忧民的炽热心声!以蒲松龄写《聊斋》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寓意深刻的社会讽刺图,配上辛辣的诗予以淋漓尽致的痛斥。如《钟馗图》画上是:“两峰粉本黑风生,入妙魔王一笔成,豹目虎须君莫厌,予今人面更狰狞。”把独裁统治者的丑恶嘴脸刻画的入木三分。

钟 馗

    有一回,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的一位国民党旅长向他买画,李耕画了一幅大腹便便、齿露讥笑的弥勒佛,身边六位儿童在玩铜板,一个在钱眼里翻跟斗,上面题诗曰:“皆大欢喜总是钱,莫将钱眼打秋千;此心已解金钱劫,一笑婆娑自在天。”辛辣的笔触如锋利的匕首直指吞噬民脂民膏的国民党达官显贵。

呵 欠

    1930年,李耕与享誉海内外的画家李霞、陈子奋、郭梁等在福州创办闽派首个艺术社团《龙珠画苑》,为振兴福建美术呕心沥血。1937年,李耕目睹日寇蹂躏中华,难民流落街头的凄凉情景,即作《难民图》并附诗:“偶写秋山枫叶丹,中原风景不摧残,渡头多少樵秦客,莫作流浪一倒看。”这期间,他也创作了《郑成功》、《花木兰》、《戚继光扫倭寇》等不少爱国题材的作品,振奋中华民族抗战救国的士气。

    1949年,他深信五更寒后的曙光将带来温暖的春天,欣喜地吟诗赞道:“漫云蜀道险嵯峨,世道于今更坎坷,深处武陵谁觅见,伫看陇上舞秧歌。”

      享誉画坛、创立画派,培养出一大批国画人才

    1950年,他和学生张英在福州举办“李耕·张英国画联展”,李耕的艺术更是佳作频频,精美绝伦。李耕盼望半个多世纪的梦终于圆了,国家给予李耕极高的荣誉,推举他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省文史馆馆员、省政协委员、仙游县政协副主席等。他不禁激动题诗:“一座园林集老成,漫天如雪也争鸣,元和佳话垂今日,甘雨和风颂政声。”

瀛洲学士       李耕 作 

    艺术之路步入坦途后,李耕也广收门徒,热心培养一大批后起之秀,为国画艺术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为弘扬仙游画派艺术,195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李耕亲自担任导师,研究仙游画派创作技法,培养出一大批国画人才,其入门弟子有蒋金读、陈毓和、孙仁英、李朴、周秀廷等。

仁者寿     李耕 作 

    1963年,李耕漫游大江南北,游览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名胜古迹,沿途与潘天寿、沈柔坚及全国美协领导蔡若虹、华君武、蒋兆和、叶浅予等大画家交流画艺;在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师生举行座谈会,现场作画示范。

达 摩

    六十年代,以文名与商誉并称于海内外的著名企业家周颖南先生在印尼曾举办自己收藏的李耕国画精品展览,印尼总统苏加诺光临参观,将一幅《达摩图》赠予收藏。万隆会议期间,苏加诺曾会晤周恩来总理,大加赞赏李耕画艺。

       活到老、画到老,精品被国家限制出境

    李耕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画到老”,一生守望砚田,执著丹青,把自己长期珍藏的320幅作品献给国家。《春夜宴桃李园》《达摩》为中国美术馆和故宫博物院收藏,入选“中国画百年展”。

    1989年,中央文史馆和故宫博物院举办“全国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联展”,李耕人物画《东方朔》与齐白石的《红菊》分别作为南、北画家的代表作参展。

春夜宴桃李园      李耕 作 

    2001年,李耕作品《春夜宴桃李园》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并选登《百年中国画集·优秀人物画作品选二十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李耕《达摩图》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李耕列为“精品限制出境”的著名画家。

 
-END-
( 2022/08/19/收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