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杨广是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一直演戏到父母去世。 1 杨坚一生虽然只爱独孤伽罗,没有跟其他女人生下过儿子,但夺嫡的惨烈程度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朝。 太子杨勇性格宽仁,弟弟杨广城府很深,夺嫡的序幕徐徐拉开。 杨坚和独孤伽罗,都是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人,不仅自己躬行节俭,对于儿女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太子杨勇虽然贪图享受了一些,但也算不上过分。 这对于二代出身的杨勇,也非常正常。 另外就是杨勇有一些姬妾,他特别宠爱一位姓云的小妾,反而对正妻元氏有所冷落。 奈何摊上母亲是头号大女主独孤伽罗,除了对老公严防死守,还痛恨天底下一切花花肠子的男人,包括自己的儿子。 所以独孤伽罗屡次责骂太子,但太子仍然没有改进。 与此同时,年轻的表演艺术家杨广,在一旁煽风点火。 他深知父母所好,投其所好。 他也有姬妾,但他从来不宠幸任何一个妾氏,只与正妻萧妃敦伦。 难得的是,他能一直演到三十六岁,直到父皇去世,才露出狐狸尾巴。 两相对比之下,慢慢的杨坚夫妇,心里就倾向于这个二儿子了。 为什么说杨广是表演艺术家呢,因为日后杨广登上帝位,立马变得残暴荒淫。 杨坚夫妇心中偏向二儿子杨广,但太子杨勇也无明显过错,尚不足以达到废黜太子的地步。 杨广虽然可以通过演技来赢得父母的偏心,但也还没有找到一击必杀的契机。 因此,这一对兄弟的争夺,就演化成水面上风平浪静,水面下波涛汹涌的微妙局面。 储位之争,历来是封建王朝权力斗争核心中的核心。 在开皇年间储位之争非常微妙的局面之下,按照惯例,朝中重臣们,也该裹挟进来了。 2 隋文帝杨坚手下,可谓人才济济,但其中最重要的两位,自然是高颎和杨素。 此二人都堪称国士无双,在杨坚建立帝业和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功勋卓著。 从能力上说,两人不相上下,高颎更偏政治一些,杨素更偏军事一些。 但在品德操守上,两人则相差甚远。 高颎是直臣,是君子,在建功立业的同时,恪守为人之道、为臣之道。 杨素是奸雄,是小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再介绍一下背景。高颎是第一重臣,杨素是第二重臣,同时高颎与太子杨勇又是儿女亲家。 所以,太子杨勇自然依靠高颎,晋王杨广就依靠杨素,结成两党,分庭抗礼。 太子党自然是君子党,晋王党则是小人党。 看多了历史,到这里两党谁胜谁负,其实已经可以大致猜出结果了。 正好我们用这个案例,来探究一下,为何君子总是打不过小人。 先看君子党,硬实力和明权力,都占上风。 杨勇是名正言顺的太子,高颎是首席丞相的尚书左仆射,内外朝都占据二圣之下,万人之上的权位。 但天时地利人和,太子党对保住储位,做了哪些努力呢? 没有。 顶多是隋文帝杨坚暗示高颎想废长立幼时,高颎坚决表态不同意而已。 从太子妃去世,到杨勇被废黜,近十年时间,隋文帝夫妇心中存了废立之心也已多年。 但有足够长的时间,却完全看不出他们有联络谋划之实际行动。 所以只能说他们是同一立场,都不能称为一党。 再插播一个小知识点。 “党”这个字,现在看来很神圣,但我国古代,“党”这个字是妥妥的贬义。 繁体字“黨”,部首从黑,所以结党、朋党,都是勾结营私的黑点,朝廷之大忌。 君子坦荡荡,心理一般是比较排斥被划为朋党的。 3 再看小人党。 硬实力和明权力都占下风,那就搞软实力吧。 杨广正在为夺嫡而苦寻机会之时,亲信宇文述献策,主动结交朝中重臣杨素。 杨素也不甘总被高颎压一头,可谓一拍即合。 小人结了党,那就真是朋党,要狼狈为奸,出嘴咬人的。 杨广主要是凭高超演技,主攻点是亲妈独孤伽罗。 虽然独孤伽罗是一代女杰,但亲妈碰上嘴甜的儿子,基本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 加上长子杨勇有点犯个性,独孤伽罗的立场就逐渐倒向杨广了。 尤其是太子杨勇的正妻元妃,因遭受冷落抑郁而终,这下可碰触了独孤伽罗最敏感的神经。 杨广趁热打铁,一边表现的自己独爱正妻萧妃,别的姬妾正眼都不看,另一边在母亲面前添油加醋,痛心疾首,为了嫂子去世大呼不平。 独孤伽罗毕竟是女人,比较感性,情感上倾向于二儿子,就自己也成为晋王党一员了。 赢得了母亲的支持,晋王党算赢了一半,但最后一击,就得杨素出马了。 皇帝杨坚是男人,考虑的会更理性一些,赢得皇帝支持,杨素的手段就是阴谋。 大进谗言,诬陷杨勇,诬陷高颎,暗箭齐发。 有些时候是杨素亲自出手,有时是暗中撺掇杨广和独孤皇后出面。 高颎的失宠是缘于一件私事。 高颎晚年夫人去世,独孤皇后建议皇帝赐婚。 高颎流泪拒绝,不愿意晚年再续弦,但此时恰好高颎的小妾生了个儿子。 这本来是个很正常的事,但独孤皇后借机进谗言,说高颎心存狡诈,不愿接受皇帝赐婚,是为了小妾,有意欺君。 结果引出杨坚猜忌之心,疏远了高颎。 就在谗言诬陷的各种打击之下,隋文帝杨坚终于下决心,罢黜了高颎的官职,废黜了杨勇的太子之位。 公元600年,晋王杨广被立为皇太子。 杨素也如愿以偿,接替高颎的尚书左仆射,成为首席宰相,晋王党大获全胜。 之所以君子总会败给小人,我们不想简单进行道德谴责。 至少可以看出,小人更加努力,找到关键,抓住不放,不达目的,绝不干休。 皇帝之猜忌,皇后之心病,都成为小人重点公关的目标,成效斐然。 君子呢,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谋。 但是为达目标,难道全凭一身正气吗? 我们是说过,推崇阳谋,鄙视阴谋。 但阳谋乃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可遇不可求。 如果时机不对,宁可束手就擒,这君子也太迂腐了。 太子杨勇被废后,心中觉得冤屈,屡屡求见父皇,都被杨广暗中挡住。 这位君子只好爬到宫外树上,大声呼喊,希望父亲可以见他一面。 杨素趁机向隋文帝进谗言,说杨勇已经疯了。 隋文帝又听信了谗言,至死也没再见这个儿子。 野心家杨广终于夺得了太子之位,他将如何开始后半段的表演。 我们下篇再见。 - end - 最好的支持是在看和转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