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炀帝-唐高祖:李世民面临的困局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主要观点

李渊打下的天下,李世民居功至伟,一个秦王已经不足以酬谢其功劳。

1

隋末群雄争霸中,最初李渊家族并不占据绝对优势,是逐步统一天下的。

 图:隋末群雄割据

当时仁望最高的当属窦建德

窦建德起兵于河北,与李渊建唐同时,也建立了夏国。

窦建德虎踞河北,击败宇文化及、罗艺等周边军阀,成为关东实力最强的群雄。

应该说,唐朝统一之路上,最强大的敌人就是夏国。

窦建德躬行仁政,不虐民,不逞凶,在隋末群雄中独树一帜

如果说李渊代表了关陇集团,是贵族阶层起兵的代表。

那么窦建德代表了群雄中的另一个阶层,寒门武将阶层。

在隋末唐初的时代,门第观念仍然占据主流,拥有高贵门第的领袖,容易受到广大士人的拥戴。

李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既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又是陇西李氏的高门,还与隋皇室有亲戚关系

李渊起兵,自然比较容易受到高门士族的拥护。

那么寒门子弟窦建德在河北,从人脉与威望上,起家要更艰难。

可能也是意识到自己的先天不足,所以窦建德另辟蹊径,恪守仁德之规。

大量吸纳河北的高门大户、隋朝官僚、文人墨客这些层面人物的支持。

从结果来说,窦建德做的是很出色的。

隋炀帝被杀之后,隋朝河北的官员、士人很多投入窦建德的阵营。

比如孔德绍、魏征、虞世南、裴矩,等等,这些人都是一时的俊杰,文化素养很高。

军事方面,窦建德也拥有当世一流军事能力,手下如刘黑闼等将领。

整个班底的军事能力,也就仅次于拥有李世民、李靖等的李渊集团。

可能军事、政治、道德操守都臻于一流的窦建德最大的不幸,就是遇到了李世民吧。

当李世民率军围攻洛阳的王世充时,窦建德接受王世充的求援,发兵救援洛阳。

按说当时北方的形势,唐在西,夏在东,王世充的地盘在中间,属于必争的战略缓冲地带

窦建德援助王世充,联合抗唐,战略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李世民战斗力太强了。

在汜水鏖战一番,大败窦建德,将其俘虏。

窦建德失败,王世充也就开城投降了。

窦建德被押回长安,就被斩首了。

一代枭雄就此殒没。


2

应该说,无论这个决策是李渊做的,还是李世民做的,都是一个十分错误的决策。

本来夏国已经接受了被唐朝征服的结果,窦建德的妻子和重臣裴矩等,带领部众已经向唐朝投降。

但就因为杀了窦建德,造成了夏国内部的大反弹。

众部将推刘黑闼为首领,起兵反唐。

结果刘黑闼是一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七月起兵,连续击败李神通、罗艺、李玄通、李世绩,兵锋所向,无不披靡。

半年之内,夏国原来的地盘就全部恢复了。

从当时的情况看,从军事能力上可以击败刘黑闼的,唐朝阵营中只有李世民和李靖了。

李靖当时和李孝恭在南方,平定萧铣,安抚岭南。

所以,只能再次启用天策上将李世民了。

 

李世民当时因为北方已定,实际已经弃武修文,开文学馆招揽四方才学之士。

房玄龄、杜如晦、姚思廉、孔颖达、虞世南等,都是饱学之士,讲经论道。

结果河北风云突变,唐朝守将被打得屁滚尿流。

无奈之下,李世民又一次挂帅,讨伐刘黑闼。

用了十个月,李世民击败刘黑闼,全歼敌军,平定河北,刘黑闼北逃突厥。

李世民又一次立功,太子李建成终于坐不住了。

当刘黑闼借突厥兵力卷土重来,作乱山东时,李建成接受魏征的建议,主动请缨,率军讨伐。

李建成主动出战,就是因为弟弟功劳太大,心态失衡了。

李建成军事能力其实也不错,六个月击败并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虽然扳回一城,但总体上,李建成的军功要比李世民差得多。

在军中的威望,也远逊于李世民,这也是即将到来的悲剧根源。


3

如果以自己打天下为标准,唐高祖李渊,是开国皇帝中存在感最弱的一个皇帝。

我们数一数,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明太祖朱元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开国皇帝基本都是这个量级的人物。

 图:开国皇帝天团

把唐高祖李渊放到这个天团中,确实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唐帝国的开国之路,却是大一统帝国中,非常顺遂的一个。

建立的帝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大。

这里面肯定有一定的原因,那就是唐高祖李渊被刻意贬低了。

我们了解古人,只能通过史书,唐代的正史《旧唐书》、《新唐书》,原始史料高祖、太宗实录是被唐太宗李世民关照过的,由许敬宗编写而成。

由于玄武门之变的缘由,关于李渊、李建成的记载,有扭曲的成分。

温大雅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就与新旧唐书有所参差,《起居注》的记载更可信。

我反倒认为《剑桥中国史》对唐高祖的评价,更加客观公允。

太原起事到定都长安,这个时期的主要决策是李渊做的。

在统一过程中,战略方向选择,对突厥的外交,对李密的拉拢,包括在政治格局和制度建设方面,李渊都是主要决策者。

李世民确实在军事成就方面无可匹敌,但主要在军事方面,属于执行层面。

太子李建成也不是水货,虽然军事上弱于李世民,但从政事方面及用人方面,也可圈可点,功劳同样很大。

唐高祖李渊也确实有一些明显的缺陷,比如杀戮降人,冤杀功臣,刘文静、窦建德、薛仁杲、萧铣、杜伏威等。

另外唐高祖对于储君之位和两个儿子的排布,也缺乏决断力和洞察力。

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放任两个儿子争斗,最终酿成人伦惨剧。

后面的玄武门之变,李渊也要负责任的。

本来父子三人同心协力创建了大唐,开创了中华文明的第二次高峰,可以传位历史佳话。

但就是因为后面一次惨烈的宫变,千古佳话在人文伦理上蒙羞。

具体悲剧是如何上演的,我们下篇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